我这个写的够有启示性了吧,哈哈,马上就有人回复, 都提到哲学范畴了.
针对amige的意见, 我得澄清一下:
1. 我说的缺乏交流是指在技术层面上的, 个人习惯层面上的. 比方说amige喜欢冲起来接球, 但陈超, xinan喜欢接脚下球, 这是很不一样的. 这些特点是我们踢了很长时间之后发现的, 但是呢, 肯定还有一些彼此不了解的, 那么说出来, 就会很容易的提高我们的配合默契程度.
比方说, 我接高空球不好, 所以我就希望最好传给我的都是脚下球; 我的速度和爆发力都不快, 所以在边路打后插上的时候, 就希望传过来的直塞球不要太快. 传给我的球和传给Amige的球速当然是应该不一样的. 当我带球下底的时候, 我喜欢再回敲中路, 作个倒三角传递, 如果知道我这个习惯, 那就最好能有人出现在那个包抄的位置上. 这些细微的区别, 就决定了一次的进攻是不是能打成.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些喜好, 当然有些是一些缺点, 比如说接球不好, 但是那是场下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等到了场上, 还是应该怎么舒服怎么来. 等到哪一天, 突然发现我高球停的也不错了, 那当然可以尽情的给我高球.
2. 关于"自我". 可能这个词用的太大了. 但是想表达的意思基本还是表达出来了. 那就是, 我们有些时候, 并不是全部时间, 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踢球. 比方在本方后场的过人, 人过了, 是很爽, 那要是没过去呢, 那就是对球队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再比方说, 因为交叉跑位,或是别的原因, 一个前锋临时出现在了中后卫的位置上. 就在那个时刻, 如果他的思维是建立在全队基础上的, 那么他就会明白自己那时的职责是中后卫. 一个中后卫和一个前锋对球的处理当然是不一样的.
坚持自我, 就表示不容易变通. 在小场比赛中, 位置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清晰, 就要求我们对场上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样的认识, 不应该建立在自己的喜好的基础上.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 我们的前锋不知道需要给边后卫补位, 边后位不知道得给中后位补位.
往往是危险出现的时候才知道回追, 而不是在危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保护.
3. 所以, 有球的时候就不愿意早出球, 就想去过人, 就想自己去传威胁球, 还想自己去射门. 等到了该防守的时候, 那种脏活累活干起来不爽, 那就都交给别人了, 荣誉是自己的, 责任是别人的.(。。。。。留待后人评述)
那么场上的人永远都是割裂的, 这可能就是baby足球的意思.
baby的时候身心是合一的, 吃到甜的就笑, 吃到苦的就哭, 看到球滚就追, 眼里只有球, 不知道人在哪里,不知道球场在哪里, 不知道追球的目的, 就想把球追上再抱到怀里.
这段话是我试着去分析一下中国人, 特别是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 只踢过野球, 在那种环境中长大的人的一些心理痕迹. 和想明白为什么人家称我们的足球是baby足球.
4. 小宁说的战术总纲的问题属于另一个层面, 不过这里有一个矛盾就是, 是设计一个战术让我们的人去适应, 还是设计一个战术适合我们的人的特点.
如果是前者, 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去推行,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口号在国内大行其道. 如果是后者, 我觉得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睿智的脑袋, 去充分了解队员, 充分发挥队员特点, 还得让他觉得心服口服脚也服, 当踢球的人变了之后, 又得再设计一套新的.
能化解矛盾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想法束缚住, hehe, 还是交给小宁慢慢研究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