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亚历山大国王来到延安探访黄土高原,除去政治层面的原因,国王其实是去看看自己曾经参与的水土治理项目成果。
中国自古有“大禹治水”之说,荷兰和中国都有着数千年的治水实践经验。早在10年前的2005年10月,中国与荷兰达成“黄河三角洲环境流量研究”项目,旨在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当时,代表荷兰在现场见证协议签署的,正是威廉·亚历山大——他当时还是荷兰王国的王储。
据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CoenRitsema教授介绍,经过中荷两国的治水专家15年的共同努力,黄河流域的沉积物如今达到了历史最低。
(左侧两图为1999年黄土高原航拍地貌,右侧两图为瓦格宁根大学参与黄土高原水土整治后的2004年航拍地貌。)
大约2000年前,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造访被水淹没的荷兰时,写下这样一段话:“海水一天两次涌上岸来,淹没大片土地。这里的人们只能居住在人工堆积而成的小山包上,艰难地生活。”如果普林尼活到今天,他一定会目瞪口呆。这块60%面积均低于海平面的河流三角洲,现如今已蜕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
过去几十年,荷兰积极参与了其他国家的治水项目,承担了全球40%公开招标的治水工作,并为伦敦、威尼斯、南非等多个城市开发了防洪系统。
亚历山大国王对水管理深有研究,他曾担任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顾问委员会的主席、联合国秘书长的水和卫生设施咨询委员会的主席。十年过去了,亚历山大国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很想再回去看看黄土高原的治理情况,想看看自己曾经参与的植树造林项目的成果是什么样子。
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到,这是一个环境再生的非常好的例子,因为其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对于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借鉴,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现在应对环境灾难上的领导力。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九派新闻 图片来源: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