儅你去西藏時,請記得這些^_^---zt
西藏禁忌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藏族的礼仪
藏族人的礼仪很多。献“哈达”是最为普通的礼节,无论婚丧节庆、拜会师长、瞻仰佛教,都要献“哈达”。关于“哈达”的来历传说,据西藏壁画上画有藏族人手捧“哈达”迎接文成公主入藏的画面,估计公元7世纪就有“哈达”,以次表示纯洁、忠诚、尊敬、祝福、吉祥。“哈达”多用生丝织成。献的“哈达”越宽长,表示敬意越深;多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献五彩哈达,这是最隆重的礼物,因为五彩是菩萨的服色,只有献给菩萨和献给近亲做彩箭时才用。 一般僧人见到自己的师傅,要行叩拜礼,如觐见堪布或活佛时,更要行三叩头。坐垫子也要根据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区别。宗教节日时,达赖、班禅给朝拜折摩顶时也有分寸,对最大官员行碰头礼和用双手摩顶;对中等官员用一只手摩顶;对于一般平民,则用一条穗子在其头上拂一拂,也算是赐福了。 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礼节。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拿在胸前,这时地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逢年过节,如果你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喝三口再一满杯喝干。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客人进屋坐定,主人的妻子或子女必倒酥油茶敬客人,待捧到客人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此外,行路时,不要抢在他人前面,如相遇必先礼让。坐时,不能抢主宾席,坐姿不要东倒西歪,也不要随便伸腿。在吃饭时,注意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做响,择食不可越盘等等。
藏族的饮食
藏族人民的食物,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农区以糌粑为主食;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他们都喜吃糌粑,爱喝青稞酒、酥油茶。
糌粑是用炒熟的青稞或豌豆磨成的粉,类似炒面,吃时用茶一和就行;如果条件允许,加一点酥油更好。只有客人用餐时才备有各种菜肴。酥油是一种粗制的奶油,也是藏民每日必不可少的,主要用来制作酥油茶或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于朝佛时为寺庙布施。酥油茶(用砖茶汁、酥油、食盐反复搅制而成)和青稞酒(自酿的低度酒,色淡而味酸甜)是藏民每天必喝的和待客饮料。提过酥油后剩下的牛奶,经过堂花制成酸奶子、奶块。入冬后藏民便将牛、羊肉切成条块,挂在阴凉处风干。这种风干肉既可生食又可烤食,其味鲜美。
活佛、喇嘛饭前要念经。有的藏民,饭前要用手沾酒或茶在桌上点三滴,表示供佛。
藏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作为一门独特文化艺术的藏族烹饪,自然也是我国烹饪文化的组成部分。
藏族认为: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吃饭。然而,吃饭必须有道,藏族古典文学名著<萨迦格言>指出:“平时不为他人着想,他的行为就像牲畜一样;专门寻找自己的吃喝,难道牲畜不也是这样?“一首藏族民歌这样唱道:“敲燧取火为的烹食取暖,辛勤劳动为的今世美满。无衣无食在雪地里冻毙,首领的美馔里尽是百姓的血汗。“藏谚又说:“食之无道,吃人魔王。“这是藏族人民饮食观中的朴素的阶级观。藏族还认为:吃饭虽是人生第一件大事,但是为了吃饭有许多的事要做。一味追求吃喝,不务正业,不过禽兽一样而已。<萨迦格言>又说:不分辨有益无益,不增长智慧见闻;一心一意讲究吃喝,纯系一头无毛的猪猡。“这些痛斥了那些饕餮无厌的人。还有一首藏谚也说:“红蓝宝石价连城,珍馐美酒人人爱;如果得来无道义,视之如石和流水。“这些关于饮食的道德观,我国各民族都是相似的。
藏族认为讲究饮食是为了尊客敬友,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凡是到过藏族地区的人,第一个印象大概是藏族的好客。广袤的青藏高原,解放前人烟稀少,加之交通不便,外界消息闭塞,方园数十里仅一两户人家。有的地区竟行马数日不见一顶帐房,因此难得亲友团聚,过客往来。部落里一旦来了客人,便全村哄然,争相供给美食,笑问客从何处来,打听外界新闻,主客娓娓而谈,极尽欢快。如果客人缺少盘缠,还要为他预备旅途的食物。若有人不敬过客,不供给住宿,则认为是败坏了本村的声誉,事关全体,人人口诛之。来客如果是某家的亲朋,全村人都来问讯,相邀至家,设酒宰羊,敬若至宾。杯盘罗列,轮番饮酒,必使客人酒醉饭饱,心畅意乐方休。藏谚云:“把锦衣美服留给自己,把珍馐美食献给别人。“又云:“投石于河是问渡之方,献美食于人是尊客之道“,这充分反映了藏族人民待客的一片赤诚之心。主妇们还经常把最好的食物珍藏起来,不让馋口的孩子染指,为的是一旦来了客人,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孩子常常盼望着来客。一客进村,孩子们争相引道,希望把客人请到自己家中,以沾美食余惠。牧区还保留着一种分食之制,称之为“打份子“。家中如果有客,就要把牛羊肉最好的部分献给客人。客人如果吃不完,或客气大方,就把自己的一份,分给主人家的老人或孩子们。受分者视之为客人的赏赐,称谢不已。
藏族文物
西藏石器时代的实物资料,全部是一九五一年以后陆续发现的。三十多年来,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在西藏共发现旧石器地点5处,细石器地点28处,新石器地点和遗址20余处。另外发现吐蕃时期墓葬群20多处,墓葬2000座。
西藏已发现的旧石器地点有定日县的苏热,申扎县的卢令、珠洛勒、日上县的扎布和普兰县的霍尔区。这些地点分布在唐古拉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广阔地区,海拔高度为3 500一5 200米。在这些地点中,采集到石核、石片及各种石器数百件。苏热的石器加工方法较成熟,器形较稳定,有心形尖状器出现。其时代初步推定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大约距今五万年前。珠洛勒地点的石器均以角岩为原料,石片厚大,石器多由狭长的石片制成,不少石器保留有局部砾石面。这些石器采用直接打击法,修理精细。其年代较苏热石器稍晚,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也有的研究者认为:“由于缺乏地层和伴生动物群遗骸的依据,所作推断仍嫌证据不足。”
已发现的细石器地点有藏北的那曲、申扎、双 、班戈,藏南的聂拉木,阿里的日土,昌都的卡若等28个地点,共发现细石器标本1000多件。其年代大约距今一、二万至四、五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主要有昌都卡若、林芝云星、红光。居本、加拉玛,墨脱的背崩、玛尼翁,拉萨北部曲贡村,乃东县钦巴村,阿里札达等。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只有昌都卡着遗址进行过科学发掘,清理出原始社会的房屋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 昌都卡若遗址发现于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夏,对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揭露面积230平方米。一九七九年,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1570平方米。两次共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遗址原始面积约1万平方米,除早期被破坏着外,其主要部分已全部揭露。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以南12公里,在澜沧江以西卡若附近的三角形二级台地上,海拔高度3 100米。是中国已发掘的海拔最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两次发掘共获房屋遗址28座,石工具7 968件,骨工具366件,陶片2万余件,装饰品50件,以及粟米、动物骨骸等。
卡着遗址经放射性碳素鉴定,年代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它所代表的原始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首先在生产工具方面,遗址呈现出新石器时代的全部特征,但却仍然是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并存,巨以打制石器占大多数。其次在陶器方面,陶质均为夹砂陶、手制。纹饰以刻画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为主。器形以罐、盆、碗为基本组合,均为小平底器。再次,在建筑方面,大量采用石块作为原料,如石墙房屋、石砌道路、国石台、石围圈等。 卡若遗址的这些特征表明,卡若文化是西藏高原上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过去在定回县苏热、申扎县卢令、日上县扎布、普兰县霍尔等地发现的旧石器,在那曲、申扎、双湖、班戈、聂拉木、日土等地发现的细石器,在林芝、墨脱以及在拉萨、札达、乃东、小恩达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都与昌都卡若文化有相似之处,似乎具有某些联系,或者说受到卡若文化的某些影响。
卡若文化并非西藏高原一种孤立发展的原始文化,而是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原始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东面的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黄土堆积中发现一些打制石器,在北面的甘肃、青海境内存在着距今四、五千年之间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等文化。卡苦与这相邻的两地区之间似乎有着密切的古代文化交流。在打制石器方面,卡著文化的盘状敲砸器见于甘肃四坝滩、永靖大河庄和酒泉下河青马厂类型遗址。切割器见于兰州附近的罗汉堂、齐家坪等马家窑文化遗址。细石器和磨制石器也同样见于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至于卡若文化早期的圆形和方形半地穴房屋、处理过的红烧土墙壁和居住面则属于甘肃、青海等地马家窑文化传统和居住形式。卡若遗址发现的粟米,属于黄河流域的传统农作物,耐干旱,南方较少种植。卡若文化的粟米,很可能就是从马家李文化传播面来。 卡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藏的原始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西藏人的祖源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说明从河煌南下的氏羌系统的人仅仅构成西藏先民的一部分,而已是后来加入融合的一部分。实际上,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有原始人居住。卡若遗址发掘的资料说明,西藏高原自古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开拓这片广阔的土地。
林芝和墨脱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地点19处,采集到各种石器数十件,其中打制的石器有盘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头状器和网坠等。磨制石器加工粗糙,多数仅局部磨光,制法与卡若磨制器相同。陶片数量不多,有泥质陶和夫砂陶两种,火候不高,均为手制,陶片多素面,少数有花纹,有的口缘压印锯齿纹,有的还有三角形镂孔。从两地的石器和陶片看来,其遗物当属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其特点是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不见细石器,陶器还不发达。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拉萨北郊曲贡附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先采集到一些打制石器和陶器,然后进行了试掘,发现窑穴1座,灰坑两座,出土大量打制石器、石片、陶片和少量骨器,磨制石器。是继昌都卡若遗址以后又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八十年代,在文物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量吐蕃时期墓葬。有贡觉县香具区石棺墓、朗县列山墓群、朗县西日卡雪地墓群、林芝县红光三队墓地、林芝县吉日乡墓地、乃东县泽当区赞塘墓地、乃东县泽当下本嘎大墓、乃东县昌珠区普鲁沟古墓群、乃东县昌珠区察如村红墓山墓群、乃东县温区切龙则未墓群、乃东县结桑村石棺墓群、琼结县屯卡墓群、洛扎县吉村墓群、当雄县乌马区墓群等共20余处,近2 000座墓葬。
八十年代开始,在中央和陕西、四川等文物单位的支援下,开始了对各县、区文物古迹的普查工作。乃东、札囊、琼结等县已完成了文物古迹的普查。
藏族的宗教
藏族普遍信仰喇嘛教。喇嘛教是西藏地方化了的佛教。大约在公元七世纪初,藏族接受佛教,十世纪形成喇嘛教。 一二七六年(元至元十三年)喇嘛教首领八思巴在元王朝支持下,统管卫藏十三万户,是为“政教合一”制度之始。大约也就在此时,喇嘛教红教势力发展到云南藏族地区。明末清初,黄教势力进入中甸,拆毁红教、白教十三个寺,建黄教大寺。清雍正年间,该寺奉命易名为归化寺,喇嘛也从三百人增至一千二百二十六人,由清王朝发给度牒,每人每年发给七斗青稞及其他费用。至解放初期,迪庆州共有喇嘛寺二十四个,其中黄教、红教各有十二个,共有喇嘛四千零六十人,尼姑六十八人,活佛四十人。 喇嘛教寺庙内部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由活佛、“略奶”(堪布,大寺掌权者)、“格西”(经典博士)组成最高统治集团,下有管大寺财政收支的“西苏”、“觉衮”等。寺内“康参”是地域性机构,有自己的财产、学习制度。“康参”下文有“密村”。
喇嘛禁止娶妻,活佛死后,寺院上层集团即通过占卜、降神活动,寻找同时出生的婴儿,作为转世,但多出自贵族,如维西一家土司的三个儿子皆被选为活佛。喇嘛教在社会上享有特殊的地位。藏民当喇嘛的很多。如大中甸扎雅“康参”,规定喇嘛名额是一百八十个,所属六个村子仅二百户,几乎每户要出一个。但穷人当不起喇嘛,因为当喇嘛要出钱买“坐位”。初入寺要带三斗青稞、五钱银子为入寺礼,自己要盖静室,要带骑的马。无“坐位”的穷苦喇嘛,虽能入寺,但地位低微,备受奴役。小喇嘛入寺十年才有进藏资格,路费自备。到拉萨至少学习六个月,送礼投师,学习清规,回来能升“格隆”(小管事替补者)。有钱的喇嘛可以在拉萨学习十年三十年,考取了“格西”,便进入统治阶级之列了。藏民见活佛要顶礼膜拜,吐舌后退表示敬畏,能得活佛摸头顶视为莫大幸福。喇嘛回家,全家老少都要向其磕头。民主改革后,摧毁了农奴制,废除了寺庙特权。
藏族的节日
正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初四至十五日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藏语称"莫朗钦茂".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绕回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称"娘奈"节.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故要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浴),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除以上正规节日以外,藏历称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这三天为"聂当杰松",人们多有转经礼佛.
西藏婚俗情况
藏族因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形成了特殊的传统婚姻习俗。因与汉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至今已有许多变异,但那些底蕴深厚的古老婚俗仍情趣盎然。历史上,迪庆藏族的婚姻形式有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和一妻多夫三种形式。一夫多妻多限于历史上的上层阶级内,但和汉族的娶妻纳妄不同,一个男子以姊妹两人为妻,婚礼中明媒正娶1人,其他姊妹则逐渐与姐夫(或妹夫)同居为妻。几个妻子无尊卑之分,能和睦相处。一妻多夫是藏族广大平民百姓中最典型的婚姻形式,1949年前广泛存在。在几乎全民信奉佛教的文化环境中,在特殊的生存条件下,男子多入寺为僧或在外奔走,女子在家中操持家业。若一家有几个兄弟,就只为长兄举行婚礼。婚礼后,主妇在自己成婚时的房屋中,可轮流与其他几个弟兄同居。弟兄之间一般不会冲突,因为常有在外的,或者是“弟娶寡嫂”。即使同时在世在家,也不会互相冲突仇视。 随着时代的进步,1949年后一夫一妻逐渐取代了上述两种婚姻形式,但长女留家的习俗一直不变,妇女在家中操劳的程度、主持家业的地位根深蒂固。其余兄弟姊妹或出家、或入赘、或入寺,也有姊妹留做家庭尼姑的。藏族以豪放、深情的歌舞丰富着生活,所以有了歌舞中的婚礼。藏族青年男女在歌会茶会中以歌相识,在相恋后以情歌谈情说爱。婚礼中,男女双方家庭要特意邀请能说会唱的男子充当喜官,作为迎亲队伍和送亲队伍的领头。中甸藏族嫁者(或入赘者)出门前,父母作临行嘱咐。出门时唱告别歌,如泣如诉。届时,喜官手中要捧着洁白的哈达,带领队伍绕柱而歌。
送亲者骑马而行,途中唱路歌村歌,将一份深情藉歌传给途中景物,传给全村人,以喜气祝愿村中万事万物美好兴盛。娶方已在门前列队迎候,备好香案、下马桌和背水女童。当送亲队伍到达时,充当迎亲队伍首领的喜官就上前恭请送亲队伍,喜官在下马桌上下马。有的地方的婚礼,在下马前还要举行迎福仪式。送亲队伍派一个骑手,手擎箭旗往离家门口较远的地方迎候,视为迎福。送亲队伍则唱着福歌而来,表明将福份带来了,呼唤福主来迎接。迎福者听歌后骑马绕送亲队伍一圈,道一声辛苦,然后高喊:“福份来了!”飞马奔向村中迎亲方家门,以示迎来了福份。此时还有情趣盎然的一个“插曲”:送亲的骑手也飞马而前,旨在追赶迎福的骑手,如果追上了,可用鞭子“惩罚”他。其实,这正是青年骑手表演骑技的好机会,且让婚礼中的人们多了一份笑闹之趣。送亲队伍下马后,将哈达献在背水女童的水缸上,以示吉祥如意,然后唱门歌。进门时,迎亲者边蘸水洒向送亲者和新人,边唱“洒水歌”。进门后,送亲者还要唱赞歌,赞扬新人入门的家中祖辈等,然后宣布陪嫁礼物。新郎新娘下跪点灯,披系红绳,就标志正式成婚了。宴席上,新娘夫妇向宾客献茶敬酒,以示谢意。中甸一些地方的婚礼中还有婚宴最后的“厦觉”仪式’:主人为客人献上青稞酒,收下客人的贺礼,然后从喜官开始,依次脱帽致幽默诙谐的笑词,互相取笑,使婚礼气氛更趋于活跃。送亲队伍返回前,喜官还要唱“嘱咐调”,以拳拳之心,请迎方家人亲友善待进门的新人。当晚,迎方家举行锅庄舞会,长的通宵达旦甚至数日不歇。德钦藏族婚礼中歌的气氛更为浓厚,以一套完整的婚礼歌贯穿始终。先以歌求婚。媒人向女方(或男方)父老叔伯献上酒,唱歌求天神龙王之意、父老叔伯之心。送亲队伍和迎亲队伍中的喜官是歌唱的领头者。
在女方家中,迎亲者为催促新人出门,要唱《起座歌》,迎亲者请送亲者起座,送亲者以相应唱词请迎亲者耐心等待时辰的到来。新人出门前,喜官唱告别歌,以美好的语言,留下美好的心愿。新娘出门,唱乘马歌,营造一种吉祥的气氛。然后双方以问答的形式,唱起程歌、拦路歌,一路上,过岔道唱岔道歌,遇桥梁唱过桥歌,见水唱水、见山唱山,见了玛尼堆就要唱敬神歌。送亲者作趣,迎亲者凑趣,一路洋溢着欢歌笑语。在问答唱合之中,送亲者竭力设问,迎亲者就要设法流利应答,若有无以对答的情况,就客气地向送亲者敬酒献哈达,席地而坐的送亲者也就起身前行,使新娘在卜卦决定的时辰跨进新家。到了男方家门口,迎亲者举行迎接仪式,之后,进门又有进门歌。进门后,上楼唱攀梯歌,入座唱卡垫,入歌宴席唱席位歌……。歌声就这样烘托着婚礼的气氛。男方家婚礼高潮中,还要唱圆梦歌,送亲人和迎亲人以美言给婚姻一个圆满的祝愿和美好的象征。在离开前,送亲者唱寄托歌,标志着已将新娘寄托在幸福的新家,恳请新家给她照护。在州内一些藏区,曾盛行抢婚习俗。当有情的男女不能自由结合或无财力举办婚礼时,就由一方结伙背着另一方父母将另一方强拉回家。所谓“抢”,其实也只是一种形式称谓,被 抢的人心甘情愿,过后,抢方托人向被抢方父母赔罪禀明,被抢方父母也一般不再反对,婚事就告成功。
藏民家庭关系 藏族无姓,多取佛经上吉祥词汇做名字,因而相同的很多,常冠以地名、村名或家族名来区别。近年来取汉族姓名的也不少。家庭婚姻基本上是一夫一妻的个体小家庭,但也残存着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的习俗,几姊妹共招一夫或几兄弟共娶一妻,不过比例不大。这是在旧社会为了减少门户负担、怕分散家产而削弱势力,以及特殊道德观念(如一妻能服侍诸夫是贤惠等)制约而采取的一种婚姻形式,一般以家庭富裕者居多。通婚范围比较广,一般是等级内婚制。藏族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常可以在牧场里、庙会上及其他节日里寻找意中人,经父母同意,便可结为夫妻,也有父母包办的。不重聘礼。早婚的少,一般二十余岁才结婚。婚礼很热闹,唱歌跳舞,喝茶饮酒,尽兴方散。离婚的少,但比较容易。离婚后男随父,女随母。寡妇再嫁不受限制。藏族对血统关系和祖先崇拜的观念比较淡薄。对死去的长辈,一年以后不再祭祀。对财产和职位,赘婿、养子都可以继承,私生子不受歧视,同样可以承继家产。
藏族的服饰
藏族的服饰,可分为牧区和农区两式。牧区服饰以皮袍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皮袍肥大,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夜里解带宽衣,如同被囊。白天脱去一袖或二袖,束在腰间,适应高原牧区“作息一袭衣”的气候特点和和游牧生活方式。农区妇衣多穿一件色彩艳丽的内衫,外罩宽大的氆氇长坎肩,腰间束带。内衫一般是无领短衣,但袖子特长,劳动时卷起,歌舞时舞动双袖,飘洒自如,平添魅力;最有特色的要数腰下的花围裙,藏语叫“邦单”,一般用氆氇制成,厚重而色彩鲜艳。以红蓝色横条为主调,加上其它色条,交错组合成十分美丽的图案,特点十分突出。
云南藏族服饰基本属农区式样,与西藏地区的藏族服饰略有差异。妇女喜爱上着粉红色坎肩,后肩有一彩色绣带,下围白色围裙。云南各地也稍有不同:中甸妇女头梳三辫,有的带白关皮和彩线制成的发圈,也有的包布帕或戴圆筒缕全帽。上衣外套领挂,下穿长裤,系白围腰,脚穿皮靴或统靴;中旬东旺一带妇女常梳三层辫,由几十根小辫组成一条大辫;德钦妇女则爱穿长裙,外系色彩鲜艳的“牛肋巴”花围腰,发辫盘在头上后,再缠上大红头巾。各具风采,同中有异。妇女们爱戴金、银并镶有珊瑚、绿松石之类的耳坠,坠长一寸左右;胸前佩戴着金、银丝盘制的经盒,内装护身符、子母药等物,贫穷的人则用皮制小袋装着。
藏族人认为佩戴护身符盒会有神灵保佑,逢凶化吉,吉祥如意。她们还喜爱戴镶珊瑚、宝石的戒指,左手戴银钏,右手戴海贝串制成的手镯,从小戴起,终身不取。人们认为戴着它,死后不会迷路。男子服饰各地大致相同,总的特点是肥大粗犷。内穿短衣,外穿大领右襟的长袍,一般无扭扣,扎上腰带,让长袍在腰间垂成一囊,可储物件;腰带是由红色或其他颜色编织成的宽毛带,也有装饰精美的宽皮带,并附有口袋在其间,还有的系着带佛像的护身符;下穿长裤,套入皮制或氆氇制的长筒靴;头戴毡制的礼帽或皮帽,帽子的式样较多,有喇叭形的,有露出前舌或双舌的。多饰以金丝,光彩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