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telegraaf.nl报道,在住房紧缺的大背景下,新建房应该供不应求才对,但荷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新房销量降至6700套,比去年少了400套,而同一时期却有近1万套新房入市,创下5年来新高。荷兰政府希望新建房更“可负担”——要求三分之二的房子为社保或中等价位(≤€405,000),这直接导致市场充斥大量小户型公寓。如今超53%的新建房是公寓,而几年前仅占38%。在阿姆斯特丹,40㎡左右的公寓并不稀奇,有的售价刚好压线€405,000。Sloterdijk车站附近一套80㎡三居室甚至卖到近€600,000,而在Groningen,同样面积的公寓也标价约€500,000,这价格已能买一套140㎡带花园的二手独立住宅。不仅贵且小,交付时间长也是购房者最大的顾虑之一。从签约到真正交房,可能要等上三到四年。而且,建筑商通常要求售出70%房源才开工,否则项目会延后,甚至取消。对于第一批购房者来说,合同可能在几个月后就失效。NVM表示,很多项目在启动销售后,长期难以达成70%的销售线,因此实际能否开建仍是未知数。过去几年,不少开发项目就是因为购房者兴趣不足被搁置。尽管是新房,很多开发商交房时是“毛坯”状态,还会提供一个“加减项清单”,比如厨房、扩建等都要额外加价。统计显示,新建房买家平均还会在房价基础上额外支出12%装修费。尽管价格不低,但对于首套房买家(starters)来说,仍可能捡到“便宜”。因为政府补贴加上开发商对部分高价房弥补亏损,一些位于好地段的“可负担新房”实际售价可能低于市场价。若几年后卖出,还能赚一笔。不过,也有市政府设限转卖年限,例如规定5年内不得转卖。有人建议延长至10年,但也有人担心,这会过度干预市场和自由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