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06.png

图片

橙子们🍊

一枚小小充电宝

引发国际航司集体警惕!

飞行途中还能充电吗?

图片
点击右上角3个点 “听全文”👂

🚨空中惊魂:KLM航班突发烟雾,乘客惊慌失措


nu.nl报道,本周二凌晨,一架从巴西圣保罗飞往阿姆斯特丹的KLM航班在即将抵达前四小时,机舱内突然弥漫浓烟,乘客纷纷用衣物捂住口鼻,空乘人员则迅速配备灭火器和防毒面罩紧急处理。这一切的“元凶”竟是一枚藏在乘客背包中的过热充电宝(powerbank)。
来源:nu.nl

KLM发言人回应称,事件虽然引发关注,但属于个别案例,并未突破原有安全程序,因此不会加强相关措施。根据规定,含锂电池设备如充电宝,本就禁止托运,只允许随身携带,以便乘务员与乘客可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处理。

来源:nu.nl

📵Emirates率先出手:10月起全面禁用充电宝

不同于KLM的“无须多虑”态度,阿联酋航空(Emirates)迅速宣布新规:

从2025年10月1日起,乘客仍可随身携带一个充电宝(功率不得超过100Wh),但禁止在航班上任何时间使用或充电!

Emirates指出,近年来因旅客大量使用便携充电设备,航空事故频发,尤其是锂电池过热、损坏、爆炸等隐患不容小觑。此次KLM的冒烟事件更是再次敲响警钟。

来源:ad.nl

🌏亚洲航司早已加强管控:新航、中华航空、韩航等都已禁用

其实,亚洲多家航空公司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收紧相关规定。例如:

韩国Air Busan因1月一架航班内充电宝起火,引发机上火灾;

随后,所有韩国航司全面禁止飞行中为充电宝充电;

新加坡航空、中华航空等也在随后升级了相关安全措施。

这些政策,目的都是防止因旅客疏忽或设备老化造成的高空电池事故。


🔋电池专家警告:别小看你手里的充电宝!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电池专家Erik Kelder指出,锂电池的危险性从未消失。过去有手机爆炸,现在则是充电宝。

“一个摔过、进过水,或者本身品质不过关的充电宝,随时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他呼吁旅客在飞行前务必检查设备状态,避免携带外壳损坏或充电异常的电池设备。

来源:ad.nl

✈️给在荷华人的温馨提醒:飞行出行,这几点你必须知道!

充电宝不可托运,仅能随身携带

各大航司对可携带数量和功率有限制(通常为1个,≤100Wh)

乘机前避免为充电宝充电或在机上使用

若设备受损、变形、发热,请立即停止使用

📌总结:小电池,大风险!谨慎飞行,安全先行

虽然KLM这次事件有惊无险,但各航空公司正纷纷收紧管理,对于经常往返中荷的旅客来说,这不仅关乎规定,更关乎自身与他人安全。

出发前别忘了——不是所有“随身宝贝”,都能跟你上天!🔋✈️

来源:nu.n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