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成日因担心被感染,
而警钟高悬的时候
有些曾被感染且治愈的幸运儿 认为自己喜提‘终身免疫’, 开始了一轮放飞自我的旅行 然而,飞得太高,小心摔得越狠
昨天,中新社香港的一则报道称,香港大学的研发人员发现了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二度感染的病例。根据NOS报道,该病毒被正式称为SARS-CoV-2。据悉,出现重复感染的‘幸运儿’是一位33岁的男子,由于他曾在三月一度感染新冠病毒,一月后治愈呈阴出院。数月之后,当国内的疫情近乎消失,小伙子决定放飞自我来一次欧洲旅游,没想到游览过英国和西班牙的风貌之后,他返港后却又再次被检测出阳性。虽然目前只是极个别少数,但该事件说明,新冠感染患者康复后,并不代表终身得以免疫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感冒一样,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在新冠病毒依旧猖獗的海外国家,再感染事件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能成为常态。 “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一语成谶,根据Nos报道,荷兰也出现了重复感染案例,再感染者是一名免疫系统衰弱的老年患者。比利时也发现了冠状病毒二度感染案例。案例涉及到鲁汶的一名妇女,该妇女在第一次感染三个月后再次被SARS-CoV-2感染测试呈阳性。对此,病毒学家Marion Koopmans解释道,“ SARS-CoV-2病毒如同具有独特的指纹,即遗传密码。被它感染后,人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携带具有该病毒的RNA,即该类病毒的遗传物质,这也是人体免疫之说的由来。然而,再度感染则意味着,患者被携带另一种基因排序,即不同RNA的病毒再度感染,而研究人员必须能够辨识出该病毒的RNA有所不同。比利时病毒学家Marc Van Ranst在Terzake节目中也表示,其实一度感染和二度感染的病毒在这其基因排序上有很大的不同,称为重复感染是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另一种病毒感染。事实的确如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第一例二度感染患者的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时发现两次感染的新冠病毒在基因的排序上,有24个核苷酸明显不同。专家甚至发现,该患者于三月第一次感染的病毒与同时期美国收集的病毒‘一本同源’,而二次感染所发现的病毒却与同期七月在瑞士和英国收集的病毒株‘同宗’。根据病毒学家Marion Koopmans的说法,二度感染的出现,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中极为常见,这符合预期。 并且,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发作两次或更多次。 世卫组织也曾对此进行过讨论。“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比利时病毒学家Marc Van Ranst甚至认为,‘’曾被感染的受害者可能更容易出现二度感染,只是二度感染可能会在6,7个月之后才会发生。”香港专家在观察首例二度感染者的体征后发现,这名患者二度感染后,并未出现如第一次被感染时出现的发烧、咳嗽等症状。由此看来,即便治愈后仍被再次感染,但由于曾被COVID-19感染过,该患者便不会再出现被COVID-19感染的身体症状。由此可见,抗体之说确实存在,但这 “仅仅意味着患者的身体已经建立了对COVID-19病毒的抗体,并不意味着对新冠病毒终身免疫。”多例二度感染案例表明,康复患者的免疫力,不足以保护患者长期免受再度感染。但是,病毒学家Marion Koopmans发现,人们感染后体内留存的抗体数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从献血者的血液中可以看出,曾经感染较为严重,出现强烈症状的患者再被治愈后,产生的抗体更多。专家认为:这类案例并不算是坏消息。需要仔细调查这类案件,长期跟踪曾被感染患者并检查他们是否有再次感染出现,如有发生则需辨认二次感染病毒具有怎样的遗传密码。与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免疫不同,目前世界各地开发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在激发和维护长期抗体方面要更加优异。因此出现二度感染病例,并不代表新冠疫苗带来的免疫保护能力也只是饮鸩止渴。疫苗才是最终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