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reejie2331 于 2012-4-26 12:04 编辑
回复 freejie2331 的帖子
什么是儿童?——社会人vs独立人
相信在国内大家庭中长大的父母们都会发现,相较于西方语言中简单的亲属称呼,汉语中由三姑六婆、叔伯舅姨等繁复称呼建立起的亲属系统是多么明晰和巨大。这种语言现象代表着这些被命名的人物对该语言使用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想象一个在这般亲属网中生长的孩子,在会叫“妈妈、爸爸”之后,还将学习到十数种称呼,以及他们的区别与联系、亲疏与远近,甚至他们各自的亲属网。
在这样以无数大型家庭为单位所组成的社会中,会形成一种重视人与人关系的文化(在这里中性地来看“关系”这个词哈),在这种文化下形成的“儿童”概念会更加强调其社会性方面——“有礼貌”、“会认人”、“懂事”、“尊敬长辈(家庭成员)”的“小大人”会很受欢迎;在古代,就算是孩子长大后取得了很高的个人成就,其价值也是“光耀门楣”。孩子长大后,自然会形成尊重社会等级、维护群体和谐的态度。因此,概括来说,中国人的儿童观会更注重儿童在社会中的位置、与社会(若干交驳的亲属网)的关系。而父母的职责,是培养一个符合家庭利益与社会规范的孩子。所以儿童,甚至成人后,跟家庭的情感联系和生活依赖度都较高。 相应地看西方关于儿童概念的形成,则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视孩子为“上帝的礼物”,父母的责任只是“为上帝抚养ta长大”。至于ta的未来,则是由上帝说了算——到现在,则是他们自己说了算——总之不是父母要考虑的。
在这种父母与孩子相对独立发展、家族成员关系不怎么紧密的环境下,则会发展出一种“孩子是独立个体,应该自我决策与自我发展”的观念。父母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机会;而做出选择,以及承担选择的后果,则都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因此,他们更强调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发展自我,要勇于追求目标并通过个人努力使之实现。社会上的其他人,之于在这样文化观念下长大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样远的距离——他们的情感寄托更侧重于与自己气味相投的朋友和爱人;相较于私人关系,更加注重公共规则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的中国人会有一种西方人“人情冷漠”、“老婆比父母更重要”、“认死理”的感觉。
Comments: 其实在我和若干妈妈的交流中,发现在荷兰的年轻父母(2000之后来荷,孩子都没超过10岁)关于孩子的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了——我第一部分中关于中国传统儿童概念的形成的解释中,其实很局限于儒家文化的影响。虽然这种儒家文化曾在各方面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而成长在改革开放后,又在西方世界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父母,对子女的观念已经不怎么强调其社会性中对关系的依附(也可能部分因为在这边的新移民基本都是两代小家庭)的方面了;但很多也对西方家庭中成年子女与年迈父母相对疏离的关系颇为不爽——因此两种文化中关于儿童的观念已经被在荷兰的年轻中国父母们有意无意地选择过了——从每种文化中都吸收一部分,然后糅合成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儿童概念:
情感上仍然和父母关系紧密,但不用事事孝为先——和父母是平等开放的朋友关系; 生活的选择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仍然不能随心所欲(性、软毒品是雷区)——个人道德律比中国人开放,比荷兰人保守; 个性发展和精神独立比物质成就更重要——健康、快乐、自我实现是最被重视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