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海外中国人的欺骗性越来越多地被国人拆穿, 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海归者在英国一所著名大学读博士,被学校聘为“research fellow”。回国后,这位海归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自己的职位译成“院士”。

院士,在国内语境中向来被视为最高学术荣誉。这位连学位还没有拿到就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海归者被媒体称为难得的天才。徐友渔对此感到很疑惑。时隔不久,他来到英国另一所著名大学求学,向英国学者请教这个问题。英国学者的回答让他非常吃惊:徐在当时国内单位的头衔是讲师,在英国他也可被称为“research fellow”。原来这是一个在国内相当于“助理研究员”的称呼。

时隔几年,徐友渔回国后惊异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所谓翻译问题出现在海归者的个人履历上。

◆“不排除有的当事人做手脚,有意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

这种在个人履历上出现的翻译问题被一些人戏称为“局部失真”。这些海归者的确从事过履历上提到的工作或学术研究,但他们的履历与真实发生的行为相比有一定差距,最明显的差距是在头衔的翻译上。

比如,一个年轻学者毕业后曾任职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他当时的头衔是“permanent economist”。如果按照中文直译,就是常驻经济师。事实上,这位学者归国后在自己的履历上翻译成首席经济学家。

有人对他的头衔产生怀疑。众所周知,美国的经济学研究极为发达,此方面的大师比比皆是。而华人经济学家在美国经济学界能排得上名次的屈指可数。这位学者在学术上算有自己的建树,可刚毕业的他能与在这个圈内奋斗了多年的学者们相比吗?

美联储的回应让人失望:在美联储内部,permanent economist这个称谓是对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的统一称呼。如果按照国内的语境理解,就好比是在政府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

这位学者对此的解释是:中美翻译不同。其实,这也是很多涉及“局部失真”问题的海归者对这个问题通行的解释方法之一。这个解释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不可否认,的确有些海归者不了解国内情况,因而产生了在翻译上的差别,“但也不排除有的当事人做手脚,有意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徐友渔说。

上海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与学术剽窃不同,这是利用两种不同语境,夸大实际所做的工作成就,抬高自己的学术地位。

“局部失真”在违反学术道德的边缘打了一个“擦边球”。与那些伪造学位证书、剽窃学术成果等严重的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相比,翻译上的“局部失真”问题的性质相对要轻得多。毕竟,当事人本人曾经从事过这样的工作。

“这种翻译上的‘局部失真’的风险要小得多。毕竟,它还有退一步的余地。”徐友渔研究员说。一旦产生歧义,语境不同造成的解释不同是一个听起来很好的借口。

实际上,很难对这种行为作出处罚。学术界本身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处罚措施,何况这种还称不上是违规的行为。

“没有必要在翻译问题上纠缠过多。”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说。在他看来,这种行为不单单是翻译问题。在翻译背后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海归者“局部失真”为何屡禁不止?

◆社会需求滋生了集体失语

“新语丝”是方舟子创办的网站。在这个以学术批评为主的著名网站上,“局部失真”问题经常成为热点话题。在另外一些学术批评网站,比如杨玉圣创办的“学术批评网”,也常有类似的内容。

这类评网站的关注直接导致媒体对这类事件的关注。通常的操作模式是:在网站线索指引下,媒体对当事人及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维护学术界的诚信。方舟子所在的网站和媒体曾经揭露多起类似事件,可是类似事件依然相继发生。

“个人在这件事情上要负责任。”一位著名教授说。“与其指责个人,不如更多地关注个人之外的因素,”比如说,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和大学。

以许传玺事件为例,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对个人以外的因素提出质疑:一是求职者本人的学术简历,无论是作为教育部门还是他所在的教育单位,有没有认真地核查过?二是他所谓的这次当上院士所有文件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他所在的单位有没有核查过?

“为什么都没有核查?”邓正来教授说,“其中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们期望新星、期望某种学术带头人能够突然出现,我们乐见其成。”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国家正在力图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对一所好大学而言,一流的师资是绝对必须的。可一流的师资从哪里来?高薪聘请外国一流大学的老师来华任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尽管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也在打出全球招聘教授的广告,相对而言,更多的应聘者还是来自华人学者。事实上,因为经济差距,国内大学能提供的薪水有限,加上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硬件环境的差距,国内多数高校不足以吸引大量国外优秀师资来此任教。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了一个相对变通的方法。一些国外著名学者应邀到国内高校短期任教,与中国高校的师生一起分享该领域前沿知识;或者是用专款设立一些项目教授,比如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清华大学的讲习教授制度等,集中几个月的时间在国内高校任教。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应邀前来任教的更多的还是华人学者。在国外学术圈内的耳濡目染,加上个人的努力,他们与国内同期毕业的同学相比,在学术上的进步可能要更快一些,相当一部分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都有所建树。一些学者认为,“正因为大学在急剧扩张,每个大学都要塑造自己的学术带头人,很多大学都弥漫着崇洋媚外的风气。” 聘请海归者成了不少高校在短期内提高自己师资水平的最便捷的方式。“这种行为可以大大拔高造假者的地位,并使他们获得学术、政治或经济上的好处。我们揭露了多起这类事件,可造假者都毫发无损。”

对不少学校来说,当然希望应聘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成就。这样既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也可以彰显学校的吸引力。当局部的负面信息出现时,谁又愿意主动出面承认自己犯了错呢?

邓正来教授总结说:“这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学术体制对这种东西的需求而导致的。”简单地说,就是制度上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才有人会提供这样的产品。即使产品出了一些小问题,也很少有人会因为这种瑕疵而“退货”。

有圈内人评价,正是因为如此,在越来越多的“局部失真”现象发生时,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集体失语。

◆在诚信体系比较健全的社会,说谎者必定付出代价

“局部失真”的问题也存在于国外学术界。比如说,前几年著名的“舍恩事件”。舍恩这位年轻科学家任职于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在短短几年内,他和他领导的小组相继在一些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给舍恩带来极高声誉,他也被认为在未来几年内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

后来,有科学家对舍恩的实验数据提出质疑,从此揭开了光环背后的真相。为了多出成果,他虚构了一组又一组实验数据。毫无疑问,舍恩离开了贝尔实验室。

在诚信体系比较健全的社会,说谎者必定会付出代价。实际上,国外学术界也有一个相对成熟的惩戒体系,比如说,由学术机构自己建立“灰名单”。学者一旦有违背学术规范的事情发生,就会立刻被记入名单中,并受到社会诚信体系的惩罚,比如,在几年之内不能申请研究资金或必须离开自己任职的机构。国外很多大基金会掌管着相当多数量的科研资金,他们的手头都保存有这样的灰名单,一旦在名单上看到熟悉的名字,这个人会被不客气地剔除出申请者的行列。

在目前的体制下,这种惩戒难以在国内学术界实现。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遵守规则的问题就不是学术界自己能把握的。“健康社会有三种行当直接与人打交道,特别不能造假:医生、教师和律师。如果这三个行当造假成风,就说明社会的诚信体系已经触底,岌岌可危。”

一位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如今我们就处在这种状态,敢于说真话者受到打击,而造假者本身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相反得到的利益在不断扩大,诚实与直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个时候应该引起警觉的就不是哪些个人或者哪个行业,而是造成社会谎言运行的根本机制在哪里?”他说。他理解人们为何总在学术界呼吁应该如何如何,问题是学术界的人也是社会中的人。“你要求生活在谎言社会中的学术界保持洁白无瑕,是做不到的。更大范围更有实质利益的谎言体系包围着学术界,多少年来学术界也在逆向淘汰,剩下的人都学乖了,他们支付不起洁身自好的成本。”他说。

务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让学术界有所规范。“我认为不用对这类事情本身进行专门的制度建设。”徐友渔研究员说。实际上,任何一个学术机构在申报时已建立相应的规则,它所在的评委会、学院或者系,本身都可以把关。与其建设制度,不如现有的机构认真工作,如果这些机构真的尽到责任,这类事情的发生自然可以减少很多。 邓正来教授认为,如今主管机构和有关教育部门更多地注重对人的称呼,而不是对学术成果本身,这是一个应该校正的观念。实际上,对做学问的人来说,不论是学术事业,还是教育事业,都是踏踏实实拿作品出来说话的,不是任何荣誉头衔可以说明问题的。 (中国青年报)

精彩评论67

strawhat  ↗贵宾↗  2005-3-1 09: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海归学术头衔“局部失真” 教授首席难辨真假


送交者: ICBM 2005年2月28日09:46:11 于 [教育与学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场围绕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身份的争议,正在中国法律界乃至整个学术界掀起波澜。

  事件缘于2005年1月5日, 由中国政法大学组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对许传玺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举行庆贺仪式,相关部门的官员出席仪式并表示祝贺。次日,多家媒体纷纷对此作出报道。

  当天,针对此事的质疑便见于网上。以美国史为专业特长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首先发难,在他主持的学术网上发表文章,在肯定许传玺的成就很大,“应该鼓励与表彰”的同时,对所谓“美国法律研究院”(英文名称TheAmericanLawInstitute,缩写为ALI)名称的翻译表示怀疑。

  在这篇名为《究竟是“院士”还是“会员”———从许传玺教授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说起》的文章中,杨玉圣认为“研究院”和“院士”之说,都有很大的问题。此后,杨玉圣的文章被一些法律类网站纷纷转载,更多的来自法律界的人士发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许多学者撰文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文语境中的“院士”一词代表很高的学术荣誉,“成员(会员)”与“院士”不可同日而语,许传玺把ALI翻译成“美国法律研究院”,把“会员”翻译成“院士”,有夸大个人成就的嫌疑。

  一名学者称,许传玺现象值得研究,甚至值得写一篇博士论文。实际上,许传玺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海归者个人履历中的一些称谓上的翻译问题经常有夸大的嫌疑,由此引发的“局部失真”现象,一直广受瞩目。

  ■专家观点 学术头衔翻译问题层出不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友渔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海归者在英国一所著名大学读博士,被学校聘为“researchfellow”。回国后,这位海归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把自己的职位译成“院士”。

  院士,在国内语境中向来被视为最高学术荣誉。这位连学位还没有拿到就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海归者被媒体称为难得的天才。时隔不久,他来到英国另一所著名大学求学,向英国学者请教这个问题。英国学者的回答让他非常吃惊:徐在当时国内单位的头衔是讲师,在英国他也可被称为“researchfellow”。原来这是一个在国内相当于“助理研究员”的称呼。

  时隔几年,徐友渔回国后惊异地发现,越来越多的所谓翻译问题出现在海归者的个人履历上。

  “不排除有的当事人做手脚,有意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

  这种在个人履历上出现的翻译问题被一些人戏称为“局部失真”。这些海归者的确从事过履历上提到的工作或学术研究,但他们的履历与真实发生的行为相比有一定差距,最明显的差距是在头衔的翻译上。

  一位学者对此的解释是:中美翻译不同。其实,这也是很多涉及“局部失真”问题的海归者对这个问题通行的解释方法之一。这个解释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但也不排除有的当事人做手脚,有意给自己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徐友渔说。

  “局部失真”在违反学术道德的边缘打了一个“擦边球”

  与那些伪造学位证书、剽窃学术成果等严重的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相比,翻译上的“局部失真”问题的性质相对要轻得多。毕竟,当事人本人曾经从事过这样的工作。

  “这种翻译上的‘局部失真’的风险要小得多。毕竟,它还有退一步的余地。”徐友渔研究员说。一旦产生歧义,语境不同造成的解释不同是一个听起来很好的借口。

  实际上,很难对这种行为作出处罚。学术界本身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还没有一个严格的处罚措施,何况这种还称不上是违规的行为。

  教授?首席?难辨真假

  杨杰 质疑焦点: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身份

  经过:杨杰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终身教授”的身份受聘为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院长。有人到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ofColorado)的网站查找,找不到有一个终身教授名叫杨杰,只有一个在其医学中心所属的全国犹太人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JewishMedicalandResearchCenter)LawrenceJ.Wysocki教授实验室打工做博士后研究的杨杰博士。

  董关鹏 质疑焦点:博士身份、职称与作品真假

  经过:董关鹏作为教师代表主持了清华大学学生与来访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对话活动,成为新闻人物,并被媒体称为清华“十面博士”。有人对其英国杜伦大学东亚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哲学博士身份提出质疑,称他“读过博士而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有人还质疑他的多种头衔及作品。此后,董关鹏修改了其网上简历,但没有明确表示是否获得博士学位以及何时获得。

  吴征 质疑焦点:巴林顿博士学位

  经过:“阳光卫视”公司执行主席吴征的巴林顿博士学位在网上受到很多质疑。有媒体调查时发现,巴林顿大学在自己的英文网站上承认:“巴林顿没有被(美国)教育部的任何机构认可”。阿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项目署也表示:“巴林顿大学也没有得到阿拉巴马州教育局的认可。”

  周金荣 质疑焦点:美国哈佛大学最年轻的中国教授

  经过:有媒体报道在周金荣教授回国参加南京大学百年庆典时说,周金荣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中国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营养与代谢实验室“营养与癌症”课题的负责人。但有人在查阅哈佛大学下属医学中心外科系公布的资料时发现,周是该系一名“讲师”。美国职称系统与中国不太相同,一旦成为“讲师”,表明他走上的是技术支持的职业道路,很难晋升为真正的教授,或许能成为“研究助理教授”。

  蔡义发 质疑焦点: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身份

  经过:英华国际公司董事长蔡义发到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建造“中国哈佛大学”,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提及他是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有人查阅了蔡义发创办的“英国国际学院”网站,其中文版也声称“1996年,蔡教授当选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但其英文版没有提及。为此有人提出,蔡义发的身份不过是任何人只要缴费就能加入的“英国皇家艺术、制造和商业促进学会”会员。

  黄振春 质疑焦点: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身份

  经过:据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黄振春率领一个由7位“留美博士”组成的“旅美高科技人才博士团队”,“回国作贡献”,创办了3家公司。有人质疑,其“美国宇航局首席科学家”,只是美国宇航局所聘的一个合同公司的工作人员。

  周春生 质疑焦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身份

  经过:北京某报报道了北大举办的一次经济论坛,其主讲人之一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有人质疑,周春生只是美联储的普通工作人员。后周春生声明,“在我提交的任何简历上从没有出现过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头衔”。   杨池明 质疑焦点: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与健康研究所主任身份   经过: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与健康研究所主任杨池明,揭开了百年来困惑科学家的疯牛病成因之谜。有人质疑,其身份中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命科学与健康研究所,是杨池明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注册的一个“生命科学与健康”的商用名称。
diesel  高级海盗  2005-3-1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我们这里不也有很多人搞不清自己的Title吗?有人经常说“我也是博士”

如果你以得到PhD学位,你才是博士,你可以用Dr.
如果你在国内是临床专业硕士毕业,你就可以加一个MD.
如果你是国内MSc,且被荷兰承认,你可以用Ir.
如果在荷拿的Msc,可以用Ir.
如果是PhD Student,都可用Drs.
一般来说,在荷的PhD Student的title和position分别是Drs,AIO
Lolita  四海霸王  2005-3-1 14: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Ir. 是工程学的硕士, 相当于国内的 MEng.
Drs. 是荷兰大学本硕连读的头衔. 说白了还是硕士头衔.
荷兰的理科硕士连读毕业以后可以自己选择要MSc还是Drs. 国内的MSc 在这里不会被承认为Ir. 还是MSc.而已.
dragon  高级海盗  2005-3-1 15: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在荷兰的hogeschool正发反过来,本科的翻成大专
diesel  高级海盗  2005-3-1 16: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Post by Lolita
Ir. 是工程学的硕士, 相当于国内的 MEng.
Drs. 是荷兰大学本硕连读的头衔. 说白了还是硕士头衔.
荷兰的理科硕士连读毕业以后可以自己选择要MSc还是Drs. 国内的MSc 在这里不会被承认为Ir. 还是MSc.而已.
It seems you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title is...
If you've already got your master degree (DIPLOMA), and now you are busy in you PhD work, then your can use Drs as your title. MSc is totally not a TITLE. If you've got your Master of Sciences (MSc) diploma, in holand you can use Ir as your title anyway. It's not only for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s.
As for acknowledgement, it depends where you did graduate and where you are working now. At least some of my friends who got their MSc diploma in China were admitted as an Ir, and they are all biologists but real engineer.
diesel  高级海盗  2005-3-1 17: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Post by dragon
在荷兰的hogeschool正发反过来,本科的翻成大专
hogeschool 本来就应该是大专!!!这里我并没有瞧不起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这是媒体和一些不法商贩误导的结果。在荷兰H被定位为高等专业技术学校,毕业后的去向:理科的为高级技工,文科的为一般文员(白领?)。这与国内的高等职业(或专业)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大专)是一致的。
我觉得在H上学的学生应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一些真正求学上进的,但受了中介蛊惑,大部分在国内已受过正规本科教育,出来了才知道上当了,我建议这一部分人应该再努一把力争取进入正规大学学习。还有一部分是”小留学生“,出于各种原因出了国,在国内高中毕业或未毕业,他们只能选择H,这些孩子怪可怜的,前途也最具不确定性。第三种人,年龄不小,智商不高,知识不多,恶习不少。这种人天生就是造粪机器,不但自己颓废不堪,还影响他人上进。这种人只有两个任务,龌龊的活着并丢着中国人的脸!!!
yuguo  高级海盗  2005-3-1 1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Post by Lolita
Ir. 是工程学的硕士, 相当于国内的 MEng.
Drs. 是荷兰大学本硕连读的头衔. 说白了还是硕士头衔.
荷兰的理科硕士连读毕业以后可以自己选择要MSc还是Drs. 国内的MSc 在这里不会被承认为Ir. 还是MSc.而已.
Drs是文科和理科硕士的头衔吧
基本上没看到荷兰本地人用MSc
不是Ir就是Drs
而且理科应该也可以用Ir的
yuguo  高级海盗  2005-3-1 1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Post by diesel
It seems you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title is...
If you've already got your master degree (DIPLOMA), and now you are busy in you PhD work, then your can use Drs as your title. MSc is totally not a TITLE. If you've got your Master of Sciences (MSc) diploma, in holand you can use Ir as your title anyway. It's not only for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s.
As for acknowledgement, it depends where you did graduate and where you are working now. At least some of my friends who got their MSc diploma in China were admitted as an Ir, and they are all biologists but real engineer.

我们系网页上面的PhD student的title
荷兰人是Ir, 其他地方拿到Master的人是MSc
Drs是和Ir类似的title
Lolita  四海霸王  2005-3-1 23: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转帖】海龟中的欺世盗名现象

我懂的不多, 但是这点我确定. 如果你在TUD, TUE等工科大学拿的硕士学位, 头衔就是Ir. Ir 是 ingenieur 的缩写, 意思是"engineer". 但是比如你在UU拿的硕士学位, 头衔就是Drs. UU作为理科大学, 没有资格授工科学位(Ir.) . 反之亦然. 这里所说的硕士, 是指University教育出来的头衔, 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本硕连读的体系. 荷兰的大学不设本科(具我所知除了UU的UCU以外, 没有大学有授本科学位的,不知近年其他大学有无变化), 本科学位只有Hogeschool才能授. University毕业出来就是Drs.或者Ir. 跟我们国家的硕士学位同级.
由于近年各个大学纷纷开始跟国际接轨, 所以除了原有的本硕连读的体系外, 又增加了单独的硕士项目. 在理科大学里, 增加了MSc这么一个头衔, 供单独选择硕士教育的学生使用. 我是学理科的, 毕业的时候学校就问是要Drs还是MSc的头衔(大多数外国人都要MSc拉, MSc国际通用嘛; 大多数荷兰人都选Drs, 他们从小就知道Drs牛啊, MSc是什么, 没听说过 ^^), 但是我没有资格要Ir.
工科大学的硕士是不是也有头衔的改变, 我并不清楚. 如果你确认你的朋友是理科, 却在这里被承认为Ir., 我100%确信你的朋友可以把MSc的头衔要回来 :)
Post by diesel
It seems you don't understand what the title is...
If you've already got your master degree (DIPLOMA), and now you are busy in you PhD work, then your can use Drs as your title. MSc is totally not a TITLE. If you've got your Master of Sciences (MSc) diploma, in holand you can use Ir as your title anyway. It's not only for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s.
As for acknowledgement, it depends where you did graduate and where you are working now. At least some of my friends who got their MSc diploma in China were admitted as an Ir, and they are all biologists but real engine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