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yuxiaolingxue  见习海盗  2010-3-14 2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对我们学生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欧洲包括荷兰,我觉得要是说和北美比有什么劣势的话,那就是体制,欧洲的激励机制有问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有人也许就喜欢这种氛围。所以说完全是自己对照自己的情况来具体分析。
aaron_hunter  四海霸王  2010-3-14 2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晕,都是牛人,看了半天没看懂。。。。。
ryoking  见习海盗  2010-3-15 04: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tokushade 于 2010-3-14 16:16 发表
拜托,请去看官方财政报告。CUEF要是能贡献35%的财政,绝对是爆炸性新闻。不知道CUEF什么时候变成12亿了,09年的endowment只有8亿出头,08年更低,6亿多。而且09财政年整个endowment的收益只有两千八百万英镑,开支五千三百 ...


不知道按照什么逻辑,从endowment能引申出“一年的经费”。我说的很清楚,我就是比较了endowment,并没做进一步的比较。而且经费问题上我已经说明,公私比较没有意义,公公或者私私的对比更有意义。

我是没看过官方财政报道,也没做过专门研究。这里引用《21世纪经济报道》对剑桥校长采访:“艾莉森·理查德: 目前剑桥的大学捐赠基金约有60亿美元的规模,而且目前学校日常运作资金只有33%来源于政府,这一比例在1974年的时候高达75%。”链接“http://www.fjedu.gov.cn/html/200 ... d-be2a-c6d96ec6d644”,如果数据跟LS提供不同,并非我凭空捏造吧。

再次,LS自己的逻辑就很有趣嘛,去的次数多意味什么呢?意见就更有说服力?如果单比次数的话,我自问不会比LS少太多次(纯属猜测,当然可能少很多次,不过LS访问应该算一次吧,如果每天醒来算一次,那我自愧不如了,呵呵),至少每次去美国都要去HBS转转,梦想自己有一天能进去读书。但我觉得即使没去过,也不意味着其观点就没有说服力,呵呵。而且接触的学生跟自身专业等等有很大关系。我也不认为HBS就个个精英,毕竟不可能每年1000人左右的MBA都是盖茨(虽然校友不承认这个退学的家伙吧),但是其在东海岸的地位,以及整个ivy在东海岸的势力我想是毋庸质疑的。哦,附带一句,因为本人就是准备商科的,大概眼光更集中于这个范围,其他LS说的文科专业我确实不了解。不过我想出国去学Asian studies或者English Literature的还是少数吧,呵呵(这个个人猜测,请别再叫我读什么留学生专业分析报告了……)。

最后承认UMICH的错误,呵呵,当时只看了一眼Michigan,没注意是否有state,以为公立就是state呢,抱歉。

说点题外话,呵呵,论坛本就是见仁见智,每个人说说自己的印象,没必要非得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所文皆有出处,数字均出自官方,然后再注明这数据出自某某报告,那句话出自某某人,供后人检查。如果每个问题都要按照torkushade的要求,评论大学财力之前看看财务报告,研究下资金来源,然后看看生源水平,再利用访问机会看看学生质量,再了解校友,教授,我承认自己没这个实力,其次我想大家也就不必做其它工作了。回个帖子还要注明所言所引出处,又不是写论文嘛,呵呵。按照你给出的数据,Harvard的经费也还是牛剑之和还多,作为楼主这种总体比较帖子来说,我认为是个足以说明问题的例子,如此而已。如果具体说起来还有专业排名与综合排名,地点与学费生活费等等很多问题要考虑。非要争论的话,首先咱比较的英美就不符合人家楼主说的荷美,好像都跑题了,呵呵。当然啦,也希望您能继续坚持用这种方式回答别人的问题,这样咱看了能学习,还省得为自己的回复寻找数据,省时省力。至少我从您的回复中学习了很多,在此感谢,呵呵。

[ 本帖最后由 ryoking 于 2010-3-15 09:16 编辑 ]
tokushade  中级海盗  2010-3-15 17: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楼上喜欢左右手打架么...
而且美国的教育确实一流,哈佛一年的经费赶上英国所有大学了,呵呵。
我说的是哈佛的捐赠基金。09年6月应该是370亿左右,现在大概缩水到200亿吧。剑桥基金资产是12亿英镑...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吧?
而且经费问题上我已经说明,公私比较没有意义,公公或者私私的对比更有意义。

既然经费上的“公私比较没有意义,” 就是说你都自认从头开始就在扯谈,还有啥好讲的? 不过尽管你自我否认地如此彻底,我倒不认为公私比较是没意义的,否则全球有名的大学排行榜都可以废刊了。公比公,私比私也未必有意义。比如英国只有一所buckingham自称私立,德国99%的大学都是公立。拿他们可怜的私立跟美国比就是nonsense。

楼上拿出的依据跟你之前的说法也牛头不对马嘴。既然‘依据’说,基金有‘60亿美元’,‘12亿英镑’是哪来的?而且遍览全文也找不到一个CUEF去年有‘35%’财政贡献的出处。你还强调不是捏造......Orz  (顺便为记者君的专业水准寒一个。CUEF如果算上University Press和Cambridge Assessment是8亿出头,所谓University Group;但单算大学部分是600M以上,所以校长同志完全可能只介绍大学部分。而我猜那记者八成是听错,或者速记的时候多了个零。。。)

I cannot agree with you more, 来往的次数和情报的可靠度没有必然联系。有的人去一次就心中了然,有的人去N次还是一片茫然。但LS观点恐怕比较接近后者。因为LS既然‘每次都要去转转,’言谈中显然也不是对欧洲没有经验的人,说了半天却都在例举他人的印象(还不知这些‘普通欧洲人’是有实感还是也在扯谈),足以让人怀疑你的独立判断力。

当然咯,扯谈无罪 ~ Harry Frankfurt早就说了,我们的文化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扯谈。有太多的人在扯谈,以至于不扯谈反而要被指是咬文嚼字,吹毛求疵。我把你委婉的表达翻译过来吧:论坛本质上就是个扯谈的地方。反正是别人的人生,光在一旁扯谈多好,又不罚钱,又不流血......所以,扯谈万岁~ 大家开始接着扯谈吧~~~

PS,是你让我‘继续坚持用这种方式’回答问题的哦 :), 所以得罪之处也请概括承受吧……

[ 本帖最后由 tokushade 于 2010-3-15 17:06 编辑 ]
sorensen  高级海盗  2010-3-15 17: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你们二位如果有兴趣可以聊QQ嘛


我完全看晕了
tokushade  中级海盗  2010-3-15 17: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没兴趣,截止了,请继续扯谈吧......:35:
ryoking  见习海盗  2010-3-15 18: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原帖由 tokushade 于 2010-3-15 17:15 发表
没兴趣,截止了,请继续扯谈吧......:35:


唉,既然LS抨击如此猛烈,最后一次按照您的方式回复一下,不过跟阁下的交流实在太累,请恕我此后没时间再为自己的评论注明出处,对您咬文嚼字,引经据典的尊重太劳心劳力了,呵呵。

第一,“12亿”出自“目前“剑桥基金”的资产额达12亿英镑,剑桥靠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捐赠顺利度过了难关。”链接:http://www.znonline.net/html/jiaoyu/2007/0415/5934.html。两篇报道非我杜撰,引用哪个数据是我的自由和权利吧,但绝非LS呵呵。LS当然大可以拿着校方财务报告去指责记者不专业,以及继续揣测数据为何与您掌握如此不同,估计记者也会反思您的数据为何与他的报道差距这么大。35%出自“1997年—2003年,剑桥大学经费结构相对稳定,公共资金与非公共资金之比约为65:35” 链接:http://www.cfce.cn/web/Research/Intl/200610/67.html。您自己算来算去,又这又那的,就不允许人家记者算来算去?您就肯定人家牛剑哈的统计归类甚至名字都是按照您的计算?为何就非得记者的数据符合您呢?哦,因为凡是您的引用是绝对标准嘛,大家都得往这上靠,呵呵。

第二,LS概念偷换的更离谱啊。我所谓之公对公,私对私对比是指LS提到的经费来源,就像LS说的,经费来源不同,不能用Harvard的endowment去比Cambridge的,不是指经费多少的比较,更非综合排名比较。LS先是从比较endowment引申出我按照其大小算经费,在我否定之后又引申出按照其大小看待排名。进而得出公私比较的排名没有意义,真是没明白您的逻辑……众所周知排名不仅仅是经济实力,更包括科研,生源,国际化程度等等因素,岂能因为资金来源不同或学校性质不同就不能比较?君不见:无论经费来源如何,哈佛始终比剑桥要多吧?不过话说回来,在某种程度上我确实认为排名的意义有限,就像非要比较出优劣多少一样没有绝对标准。只能说大致参考,综合评价。如果按照LS的观点,请问Harvard比Cambridge到好多少呢?仅仅是排名上高出几名,还是经费上十几亿的差距?

第三,看来LS是心中了然者了,那我看学校真应该聘请您去为学校的战略服务,搞清领先和落后在何处,以使您的了然用到实处。呵呵,在这点上我承认自己茫然。我至少还懂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论我接触多少人,去过多少次,我看到的始终是自己的一小块儿,接触的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在综合,全校的比较上意义有限。我举出“欧洲的普通人”是因为我没有从小西方的生活经历,没有人家欧美文化的浸淫,我懂得无论我如何去努力了解他们的文化,始终不能够真正融入西方社会,对于长期观念中形成的所谓好坏没有切身的认识,毕竟口碑这东西没有标准的排名,我想LS也不能排出清华北大在国人心中的第一吧。这些普通朋友是我接触到的西方口碑,按照LS的观点:共享信息也是扯淡了?其次我还要承认,我接触的这些人大多集中在学生群体,中产家庭,也许在西方的文盲,高级知识分子或是“富二代”的眼里,有着更加不同的观念,我不知道。所以加上了“普通人”的概念,不过估计按照LS的方法,一定要加上:张三,出生于末年某与某日,家庭收入某某某,某年某月某日某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李四某某某某某说了那样一番话,这样才不叫扯淡,不叫杜撰,哦,对了,最好提供视频以便查证,我自认没这种记忆了,呵呵。既然如此,也请楼上说话时举出CUEF数据在某句某句,endowment在某行某行。不过我想如果这样,大概交流就要靠注维持了,呵呵,至少我没时间去看。

第四,LS一直指责我是扯淡,那好吧。请问说来说去,您证明我说Harvard比Cambridge好错了?您证明我说美国教育总体比英国教育优秀错了?您争论来,争论去,无非就是美国比英国好,但不是一百步的差距,而是五十步。不知道对于楼主这种笼统的提问,期望得到一个总体印象的回答,谁更扯淡。再说我一再声明,人家提问的是荷美,从一开始就是跑题的。您的独立判断能力没让您看出这一点?

第五,无论如何,从LS的分析来看,您对学校的财务数据了解的比我透彻,我的确是您口中“引用他人,例举他人”,因为Harvard到底多多少经费于我这些无名小辈实在没太大关系,我只要知道多不少就行了,只要知道Harvard总体要强于Cambridge就足够了。反观LS倒是对人家如数家珍,呵呵,然后用来教育他人,好的没那么多,就那么多。要求人家:你那个数据哪儿来的?我这是官方的,其实就多那么多,看你说多那么多不对吧。不知是我无聊呢,还是您太清闲。一定要从定性偷换到定量,结果论证一圈结论不变,唉……

第六,最后提醒LS,引用某君说不能增强自己的说服力。请问同样的意思,指明出自他老人家之口就显得有分量啦?用个西方老外的研究指点到全球文化的范畴就可靠了?貌似中国学者说话必注出处的文风对LS的确毒害不浅,还不承认自己咬文嚼字,阴茎据带你,反而说用自己舌头说话是扯淡,呵呵。自己的意思非得借用别人的嘴说出,还觉得自己博学,这就是您的独立判断能力了吧?按照LS的“扯淡”逻辑,请您指出您的翻译出自我哪句话呢?我是否也应该怀疑您引用某某老人家的话是您自己“委婉的翻译呢”?那是否您所有的论述都是您“委婉的翻译呢”?在此之前我还真是从未怀疑过LS的数据,不过看到这些“委婉的翻译”我心中倒是疑问丛生啊,呵呵。说到这里,本来也想引用一句(看来我受毒害也不浅,呵呵),还是用自己的舌头说话吧:别觉得自己在某个领域看过几本书,读过几篇报告,见过几个人,走过几个地方,就觉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了。否定他人之前先看看自己的否定是否有意义,五十步笑百步,何苦。

累了,希望LS继续坚持咬文嚼字,引经据典的光荣传统,为论坛奉献更多的委婉翻译之论,呵呵。如果楼上继续要求举出某某出处,算我扯淡好了,我自认无力奉陪,不过希望LS不扯淡之论也经得起LS自己每句都要有出处的要求。

输了,收笔了,呵呵,最后感谢LS的指正。

[ 本帖最后由 ryoking 于 2010-3-15 18:52 编辑 ]
lalala  四海霸王  2010-3-15 1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淡定淡定,好像在争论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哪个更牛B一样,哈哈。
tokushade  中级海盗  2010-3-15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原帖由 lalala 于 2010-3-15 19:07 发表
淡定淡定,好像在争论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哪个更牛B一样,哈哈。

啊,有么?总体而言美国大学比欧洲大学强,哈佛比剑桥有钱这种事是常识,用得着争么?我本来没有异议。
其实我只是想看一下.....为了掩盖一句扯谈,有些人还会生产出多少句扯谈来。

我估计楼上那位当初讲话时只是凭着些模糊印象脱口而出,运气不好被逮住了,这才去跑google出“12亿”,“35%”,急急忙忙地连依据都没看清就拿来用。明明我在讲去年,他要扯2007年,2003年....而且请看:“
公共资金与非公共资金之比约为65:35,各项非公共资金均占据相对稳定的份额,其中,学费和费用(包括留学生费用)所占比重平均约为13%,捐赠和投资收入除2002- 2003年水平较低外,平均约占11%,” 人家写得清清楚楚,endowment收入是含在那11%里的,他还把“非公共资金”的比例当成校产基金来讲。最搞笑的是,当事人居然到现在都还没看清楚啊。。。。。。。Orz
楼上“一小部分”应该是35%左右,三分之一也不算小吧?

2Ryoking:

我已经弄不懂你想争什么了。争你没有扯谈么? 你没有觉得一个商科人士居然会在一开始混淆“一年经费”和“校产基金”本身就很扯谈么……这俩概念差别太明显了,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无意还是故意“没说清楚”的。。。

PS, 不好意思,我用来抓你痛脚的数据还真是绝对标准,除非这世界上有第二所Harvard和Cambridge,来源一开始就公布了,你要是有一点实事求是的意识也不至于还在这儿长篇大论的辩护你没有扯谈……记者/学者们(除了60亿那个)的信息在他们那个年份大概是没有问题的,是你自己东拉西扯07,03年的数字来说09年的事儿,责任当然不在人家  别激动,我说了嘛,扯谈是普遍现象,你一点都不孤独……
sandyclause  见习海盗  2010-3-15 20: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definitely north americ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