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注: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系列文章。比较认同作者的分析和看法,也感动于作者的自我反省和不断学习,因此特此分享。

http://schweinchenfisch.spaces.live.com/blog/cns!2A499090DA3E9EFF!488.entry

婚恋笔记0-16目录《婚恋笔记》系列从最初的序言写到了现在的第16篇,原创总字数约7万,前后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剧痛已经过去,我却没有麻木,摸一摸还在隐隐作痛的伤口,站起来,微笑着面对明天的太阳。感谢大家,感谢神。

由于MSN的blog采用倒序排列且无法更改,一时间我也没有工夫去寻找别的免费主页空间,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在此将迄今为止发布的0-16篇的目录列在下面,点击即可阅读。从序言(第0篇)开始读起比较好,因为后面的文章会经常引用前面文章的内容。


婚恋笔记(0)——序
婚恋笔记(1)——爱的分类
婚恋笔记(2)——错误婚姻观种种
婚恋笔记(3)——婚姻的意义及其他
婚恋笔记(4)——关于离婚
婚恋笔记(5)——婚外情
婚恋笔记(6)——婚前性行为
婚恋笔记(7)——从陌路到夫妻
婚恋笔记(8)——你是否适合结婚了
婚恋笔记(9)——基督徒常见的错误观点(修订版)
婚恋笔记(10)——择偶时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上)
婚恋笔记(11)——择偶时应高度关注的问题(中)
婚恋笔记(12)——择偶时应高度注意的问题(下)
婚恋笔记(13)——小心“现货”
婚恋笔记(14)——王老五必读
婚恋笔记(15)——读者问答
婚恋笔记(16)——案例分析

这个系列还没有结束,还将继续保持更新。敬请期待!

[ 本帖最后由 ellencn 于 2009-7-20 18:57 编辑 ]

精彩评论11

ellencn  高级海盗  2009-7-18 1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婚恋笔记(0)——序

大家好,雨燕在此隆重推出《婚恋笔记》系列。该系列将会和其他思想性文章交替放上来。



婚姻是需要学习的,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人们认为“他愿意我愿意不就够了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很经典的说法:一个高级技工,一个医生,都需要经过长年艰苦的学习和实习,经过各种专业资格考试之后,才能拿到执照,开始工作;而结婚证却是想拿就拿,进入婚姻这么一个大的工程却不需要任何学习,这难道合乎逻辑吗?

不幸的是,我们大家几乎都在做着不合逻辑的事情,却自以为合乎逻辑。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哲学理念和思想互相冲撞,使人几乎无所适从。

小时候,看到报纸上讲述离婚的故事,觉得他们好可怜。到了中学,还会激扬文字一番。然而到了大学,却已经麻木了——因为每天车载斗量的感情纠葛结婚离婚,已经和吃饭逛街一般成了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仍然对朦胧的幸福生活有着向往,于是大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爱情的洪流之中,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比任何电影电视剧都更加生动与真实。

几年之后,看到周围朋友都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恋爱与婚姻的问题;几年后,我自己也经历其中,正如一个从来没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没有经过考试就毕业了,工作后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根本不能胜任,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在制造了许多废品之后,终于被老板炒了鱿鱼。专业知识不够,到处都有进修学校可以补习;可是婚姻的学习不够,上哪里去补习呢?不但学校找不到,各种哲学理念和思想还互相矛盾,没有哪一个人有胆量和底气说,自己所持有和相信的理念是正确的。

经历婚姻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各种不同的哲学理念和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下,被不断的淘洗,最终留下的,才是正确的。而这正确的东西,却又和国内大家的想法太不一样。我一点一点地把我的学习笔记总结出来,希望我这个先行者的经验,能让我的朋友,让所有看到这些笔记的后来者,少经历一些痛苦,多一些幸福。

这些笔记,大部分源自书本,但是我按照我的理解和体会将其归纳总结与重写;一部分是我的原创理论与观察结果。

我不打算编写“婚姻教科书”,也远不够这个资格。但是如果能够让大家多一些清晰的认识,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了扩大读者面,我尽量将文章以无信仰背景为基础来写。但是其中仍然可能有些地方必须用基督教的观点才能说明,若读者难以接受,不妨将基督教视为一种哲学理念。大家若有讨论和问题,欢迎留下评论。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ellencn  高级海盗  2009-7-18 19: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婚恋笔记(1)——爱的分类

对于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不过这里讲的仅针对婚恋,所以着重讲一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  如果式的爱,因为式的爱,无条件的爱

这种分类方法应用面比较广,下面逐项说明:

如果式的爱: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其模式可以概括为“如果你怎么怎么样,就爱你”。这种爱在中国文化背景的父母爱子女上表现得非常普遍,例如父母经常说“你听话,乖,妈妈就喜欢你”或者“你如果期末考了全班前10名我就喜欢你”。在婚恋中也经常出现这种状况,例如“如果你能够明年毕业,我就嫁给你”,“如果你天天哄我开心,我就一辈子呆在你身边”之类;还有一些是隐性的,例如要求自己的女朋友或妻子打扮。这类型的爱建立在对方有某些条件或者能做到某些事情的基础上,因此如果他丧失了这些条件,或者是他做不到所要求的事情,就会丧失爱。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压力和不安全感。虽然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长久的这种压力将使人觉得太累或者太没有安全感。社会上已经有太多的这种压力,回到家里还要面对这样的压力的话,时间久了谁都吃不消。

因为式的爱:这种爱也是有条件的,其模式可以概括为“我爱你,因为你怎么怎么样”。这种爱的产生以对方拥有某些特质、物质为前提条件,例如,喜欢美女/喜欢帅哥(外貌)、喜欢他会弹钢琴(技能)、爱他经常制造浪漫的惊喜(能力与创造力)、爱他慷慨大方上街购物主动付账(金钱和修养)。这种爱的危险性在于,一旦自己的特质或物质丧失了,或者别人比自己有更好的同种特质或物质,那么对方对自己的爱就会很快转移。这也没有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上面两种爱都有条件,这第三种爱却没有条件。这种爱是爱这个人,而并非他的人和特质,也并非他能做到什么事情。姣好的面容随着时间而老化,爱却不变;矫健的双腿因为车祸而被截断,爱却不变;以前拿手的技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被淘汰,爱却不变;心情不好而脾气暴躁,爱却不变。只有这种爱,才可以长久,才可以稳定,才可以让人有安全感。所以,维系婚姻的,只有无条件的爱。



二、  性爱,情爱,真实的爱

这几个词是从一本翻译的书上面抄来的,我强烈觉得应该把真实的爱(real love)翻译为真正的爱。这种爱的分类仅适用于婚姻问题上。

性爱:不用我多说了吧……它是最刺激的感觉,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状况下不可或缺。性爱的欢乐是伊甸园里的欢乐,是欢乐的极致,但是单纯的性爱的刺激会在1-2年内消退,以后性爱的主要意义就是体验夫妻二人合为一体,相互包容相互爱护完全舍己的感觉。如果从结婚早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婚姻不会幸福。当然,性爱的生育功能在此不作讨论。

情爱:在中国大部分人说的爱情其实是指情爱,是指男女情感上的恋慕,炽热而强烈。情爱是男女正常状况下互相吸引的主要动力,是进入婚姻的主要因素,但是并不可靠。美国的统计表明,在随机采访的几千人中,女人的情爱平均3.6年就消失了,最长的也不超过10年;但是男性的情爱有少数可以持续一生。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这是雌性和雄性动物生存策略的不同。自然界中雄性的历史使命就是互相争斗,最强者可以和雌性交配,产生后代。因此,在性交完成之后,雄性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雄性都是在交配之后立即死亡。而雌性则采取另一种生存策略,就是和尽可能多的雄性交配,从而使自己的后代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在未来无法预测的环境变化中能够有至少一个后代可以存活下来,以保存自己的基因。在人类社会中这些也有很充分的体现。既然人类社会中单纯为了性交和生育而性交的情况还不普遍,那么女人容易移情别恋就是自然实现女性生存策略的自然方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指望依靠情爱来长久维持婚姻实在是很愚蠢的想法,但却是许多女性的自然想法,即所谓的“爱情维系论”,我将在以后的文章里面阐述。

但是人是有道德的,否则就和禽兽没区别了。作为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要负起责任来。

真实的爱(真正的爱):这种爱超越情爱和性爱,它是完全的委身,完全的舍己,完全的包容,为了对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考虑一切问题、作一切决策、干一切事情的时候始终把对方放在考虑的优先位置上。这种爱也是有意志力的爱,即使对方做错了事情,即使不可爱,也能去爱。这种爱如此之深,它只能在婚约之下建立,因为只有婚约所具有的长久、封闭和安全,才能使人在安全的心理背景下,发展出对对方的全方位的欣赏与包容,使自己甘愿舍己,最终实现真实的爱。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其他人的“ 干扰”(主动和被动的干扰),完全没有“竞争”。这是使得两个人在情感和意志上面都合二为一的爱。这种爱和上面提到的“无条件的爱”从内涵上面来说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本质是相通的,真正做到了一种,另一种一般自然就流露出来了。这才是维系婚姻的爱。



在情爱和性爱的激情消失之前,如果双方之一没有能够过渡到真实的爱,婚姻就会面临很大的危机。

常听到有人说,“激情已经过去了,现在和你在一起只是习惯而已”。这样的话是不是很让人沮丧?真实的爱、无条件的爱与“习惯”有着本质的区别。“习惯”的含义主要是,如果离开配偶,会造成巨大的生活动荡,需要去适应完全不同的新生活,觉得代价太大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或者已经习惯有人照顾,突然离开会造成巨大的习惯改变。这其中并不包含任何对对方的爱。而真实的爱、无条件的爱一定会包含对对方的欣赏与爱护,完全主动自愿的奉献自己的一切,竭尽所能为对方的福祉考虑。

性爱会短暂地加强情爱,会有助于真实的爱,但是性爱并不自动导向情爱与真实的爱。并且性爱持续的时间在这三种爱中常常最短,因此过早开始性爱(结婚以前)虽然浪漫刺激,却并不是一件聪明的事情,因为它不但会使新婚之夜变得索然无味,体会不到婚后该有的激情,而且还会过早的消亡,也许根本没有时间发展出真实的爱。
ellencn  高级海盗  2009-7-18 19: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婚恋笔记(2)——错误婚姻观种种

如今这个时代真是一个被扭曲的时代,太多互相抵触的哲学思想充斥着媒体,使大家无所适从。其中有些主张非常的有吸引力,例如“为什么要压抑自我?我要干我就干!”还有更好听的说法呢,大家可以从广告词中窥见一斑:“我就喜欢”,“今天就享受”,“我的地盘,我做主”,“充分展示自我”等等。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利他行为被视为傻瓜或异类,人人自求多福。爱,就是这样冠冕堂皇的思潮中消失了,因为爱的本质就是利他,为别人考虑,为别人服务。

而婚姻就是爱的最高级,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没有爱的婚姻是可怕的。正因为如此,婚姻观才如此的重要。婚姻中具体的行为都只是具体的问题,而婚姻观却是“主义”一级的。正如李大钊所说的,“只有解决了主义,才有将具体问题一个一个都解决了的希望”。态度决定方法,方法决定结果。

古今中外的错误的婚姻观,如果细分起来真是不可胜数,在此我只分析几种比较普遍的。我会批评绝大部分婚姻观,但是对事不对人,请各位不要对号入座。



园地式的婚姻观:这种婚姻观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比较落后的地区。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男人娶妻时要给女方家人一笔数目可观的聘礼。其实这种习俗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印度。这说明男人结婚是把女人从家人手中“买”过来的。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如果娶来的妻子不能生育,男方有权休妻,还有权向女方家人索回聘礼。这证明男人买来的是女人的生育能力,而并非这个女人本身;正如买一个园子,并不是要这块地本身,而是要这块地出产庄稼或花朵的能力。随着文明的发展,这种园地式的婚姻观已经被破除,但是其余毒仍然广泛存在于中华文化圈里(其他的文化我还没有去了解,没有发言权),许多人的思想深处还有这种烙印,尤其是老一代的人,在此就不举例说明了。在文明不发达的地区,例如贫困山区和许多非洲国家,至今还完整的保留着这种婚姻观。



功利主义婚姻观:这个大家估计都明白,说白了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地位、政治利益等)而结婚。这种婚姻观里,没有爱的地位,他们只是将婚姻看为一种手段,至于爱,如果能得到更好,得不到的话也不要紧。当然,目前这种婚姻观有了很好的包装,几种典型的包装是,“婚姻需要足够的物质基础”,“总要为自己的幸福多做一些实际的考虑吧”,“婚姻是很现实的,爱情再深也不能当饭吃啊”等等。



开放式婚姻观:这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婚姻观,与其相对的是传统的“封闭式的婚姻观”,即婚姻中二人组成相对封闭的共同体,任何一方对于共同体外的异性都不能有比较密切的接触与来往。开放式的婚姻观主张,婚姻中二人共同体并不是封闭的,这个共同体以婚约的责任维系,任何一方都可以在婚姻以外有情人,甚至与情人发生性行为,但是心始终在婚姻里。婚姻的感情与情人的感情是两种感情,可以很明确的分开,从情人那里可以得到在婚姻中得不到的某些情感满足或性满足。开放式的婚姻观的雏形形成于法国,由于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化传统而形成,虽然法国男人在世界上的名声多半与“浪漫风流”有关,但其实还是相当负责任的——肯负婚姻的责任,遵守婚约。当他们没有能力处理好两边的关系时,他们会很坚决地放弃情人。因此,法国社会里“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较为普遍,却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问题。但后来在美国,被一些人忽略掉了其前提条件——婚约,就发展出了极不负责任的开放式的婚姻,甚至出现了“**俱乐部”等现象。这种变了味的开放式婚姻由于其对传统的颠覆式挑战,赢得了喜爱刺激的年轻一代的青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婚约责任维系的开放式婚姻几乎无一例外的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离婚为最终结局。即使有婚约约束,绝大多数开放式婚姻也没有好的结局,具体原因以后有时间再详细分析。



爱情维系论:在上一篇文章里面讲到过爱情维系论,这是雌性生存策略在人类社会的本能表现。爱情维系论的基本观点是婚姻应该以爱情来维系,而不是婚约责任。这听起来非常在理,因为没有爱的婚姻只能是名存实亡。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它的历史背景,就会发现,强调自我的思潮泛滥之后,爱情维系论开始大行其道。这个历史事实揭示了爱情维系论中的“爱情”其实是自私的体现,就是为了得到爱与被爱的一种好的感觉。当遇到一些矛盾,自己的爱或者别人对自己的爱发生了转移的时候,持这种论点的人就主张离婚,这实质上就是包装得很好的“喜新厌旧”,而爱情维系论的种种美丽的说法只是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了一个在这个自我中心的时代才有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我所看到的错误的婚姻观大致可以这样分类了。这些错误的婚姻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真实的爱(见上一篇)。很不幸,我所见的周围超过99%的人,持有的婚姻观会全部或部分落入以上一种或几种里,我本人以前也是这样。在当今这个离婚自由的社会里,离婚率飙升和婚姻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要归结到夫妻双方中的一方或两方持有不正确的婚姻观。



亲爱的朋友,读到这里,不妨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有没有这些错误中的一点呢?如果有,这并不是你自己的错,而是这个社会的不良风气,把我们熏染成这个样子。但不管如何,我们应该摒除这些错误的婚姻观。大的方向错了,今后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改变麻烦的情势。
ellencn  高级海盗  2009-7-18 19: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婚恋笔记(3)——婚姻的意义及其他

上一篇文章讲到了种种错误的婚姻观,照理来说,现在该讲正确的婚姻观了。然而我实在不够资格去定义一个正确的婚姻观——我本身也在学习之中。况且如果正确的婚姻观如果很容易能够用语言来定义,也就不会出现现今社会上这么多的婚姻麻烦了。所以我还是来描述一下婚姻的意义。我知道这一篇文章肯定会引来很大的争议,那就请看看我的体会和想法吧。

为什么要有婚姻?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愚蠢但也很难回答的问题。生孩子?找个伴?似乎都用不着婚姻。可以有合法的性行为?似乎现在性行为也没有什么合不合法的了。父母压力?社会习惯?在现代社会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况且新的一代总是那么的叛逆。那么究竟为什么要婚姻呢?

看来这次不搬出基督教是没办法解释了。

基督教认为,婚姻是神所设立的神圣的关系,为的是让人学会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用夫妻之间的亲密来体会神与人应该的亲密,神对人的爱和舍己,以及感受基督爱教会的程度。

如果你不信基督教,没关系,把他当成一种哲学理念好了。

由上面可以看出,婚姻的意义并不在婚姻本身,并不是要得到任何实际的物质和情感的需要,而是让人去完全的爱,完全的付出。这也是实践“爱人如己”、“舍己的爱”的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这个爱当然是我在第一篇文章里面讲的“无条件的爱”和“真实的爱”。如果没有这样的爱,婚姻就缺乏了它真正的意义。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他(当然也包括她)在婚姻中能够实践完全的爱,这个婚姻对他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幸福美满的婚姻,则是双方都能去实践完全的爱。

第一篇文章中已经分析过,实现完全的爱(无条件的爱,真实的爱)的前提条件就是婚约,一种一次性的永久的排他性的约定与责任。婚约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没有婚约也就没有婚姻,也就不会有长久的幸福。



人无完人,基督教里的讲法就是人人都是罪人,人都是有限的。既然如此,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在婚姻中完全满足另一半的所有物质和精神需求。任何两个人在一起,其生活习惯、思想方式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一定会有冲突与矛盾。冲突矛盾既不可避免,物质精神需要既不可能完全满足,重要的就是我们如何去处理它。是选择积极地去沟通解决,还是选择消极的逃避。

我有一个理论:假定把任意一男一女扔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岛上去,天天给他们空投食物和生活用品,过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他们一定会有很好的婚姻。因为人在没有别的选择也不可能逃避的状况下,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一定会想尽办法改善相互的关系。

你一定会说,这只是理想的状态,我们不可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不错,这正是婚约的重要作用。婚约的约束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任何一方不能逃避,也不能有任何别的选择,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力放下自我,接纳对方,改善关系,互相磨合,最终达到和谐的境地。当人们忽略婚约,视婚约为一张普通的纸,想立就立想毁就毁,就没有了这个“与世隔绝”的限制,看似自由了,却无力抵挡每天都可能来的试探与诱惑。最后,人无法获得安全感(问问离婚的就知道了),时时刻刻都处在应激的状态中,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健康受损、工作效率低下、人际关系紧张等,都将严重影响到你各方面的生活质量。



从婚姻的意义来说,婚姻对一个人来说只强调付出而不强调享受,而且两个人还得在不能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无奈”地相互磨合,这一点暗示了婚姻本身会是“痛苦 ”的。难怪大家都说婚姻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浪漫啊),城里的人想出来(痛苦啊)。但按照不记得是那位哲人说过的话,痛苦在于比较与选择,没有比较与选择也就无所谓痛苦。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可能还会对高考之前的恐怖压力记忆犹新,可是有谁在高考之前天天埋怨呢?有谁在高考之前天天深切的感受到痛苦呢?我没有,我的许多同学没有,我相信你也不是这样。究其原因,就在于高考之前,你别无选择,只有拼命学习参加高考一条路。可是在大学即将毕业时,却有许多的人有这选择的痛苦,因为摆在面前有三条路——工作,考研,出国。婚姻中也是这样,如果没有这种一次性的婚约的束缚,人就可以去随意比较选择,比较选择带来的就是痛苦,“恨不相逢未嫁时”。反之,则无所谓痛苦。正如中国古代几千年都是包办婚姻,虽然也有好些不幸福,但是在封建社会道德观下,大家不敢离婚,甚至想都不敢想,最后社会上还不是太平?大家看到的还不是“夫妻双双把家还”?那少数痛苦的婚姻成了典型,被后人所纪念,而占绝大多数的不痛苦的婚姻却由于司空见惯而被大家忽略,正印证了新闻界一句经典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既然任何两个人在一起都可以成就美好的婚姻,为什么我们要择偶呢?乱点鸳鸯谱不就够了吗?自主择偶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对人的尊重,但我们仍然不可随便,因为择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降低今后磨合的机会成本。如果和一个与你自己差异极大难以接受的人,磨合过程可能需要30-40年;而选一个和你相似且互补的人,则可能使磨合期缩短到5-10年,且磨合的难度也要小得多。另外,由于婚约只是人的主观自我约束而并非强制力,道德水准和自我控制力是绝对必须考察的,即考察对方可能单方面撕毁婚约的可能性。

关于择偶的原则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分享我的学习笔记。
Kanker  海贼王  2009-7-18 23: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很多人面對“婚戀”就是這麼煩惱的,如果知道自己的愛侶發展到某一階段的時候,發現不好地方的時候,就去多想了多煩惱了,那這樣就是對於自己的折磨,如果早知道“婚戀”最終會發展到“不愉快”地步的時候,還為何當初自己還要去“婚戀” ?  要是去“婚戀”的話,就不要計較這麼多。 要計較但是得不到自己所想得到的,倒不如不去婚戀還好些吧。




“婚戀”所帶來的煩惱,也離不開 “忘想、分別、執著”等“業力”帶來的“ 煩惱 和 痛苦 ”。


忘想、分別、執著 : 對愛情“不隨緣”的“忘想痴心”心態,忘望自己未來的愛情會怎樣或那樣,那就去“忘想分別 和 執著異性的各種優點 和 缺點,當愛情達不到自己的要求,這個時候“ 感情婚戀所帶來的 煩惱 和 痛苦 ”就來了。


《愛情的業力》

http://bbs.gogodutch.com/thread-313876-1-1.html

[ 本帖最后由 Kanker 于 2009-7-19 00:34 编辑 ]
ellencn  高级海盗  2009-7-20 18: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是活在世上的正常人就必然会有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人的罪,而Kanker说对了其中一方面,只不过表达上不够确切。“妄想”、“执着”于自己的情欲(对世界、肉体和今生的),则最后肯定是痛苦的了。见以下经文----约翰一书2章15到17节:

15 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
16 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象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17 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 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 本帖最后由 ellencn 于 2009-7-20 19:10 编辑 ]
Kanker  海贼王  2009-7-20 19: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原帖由 ellencn 于 2009-7-20 19:06 发表
是活在世上的正常人就必然会有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人的罪,而Kanker说对了其中一方面,只不过表达上不够确切。“妄想”、“执着”于自己的情欲(对世界、肉体和今生的),则最后肯定是痛苦的了。见以下经文----约翰一书2章15到1 ...




基本上是大家用的名詞不同而己,道理也是一樣。

經聖上稱為“原罪”,而佛學稱為“前生的業力”。
ellencn  高级海盗  2009-7-21 19: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你可以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认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还是以真的为准。

原帖由 Kanker 于 2009-7-20 20:09 发表
基本上是大家用的名詞不同而己,道理也是一樣。
經聖上稱為“原罪”,而佛學稱為“前生的業力”。
Kanker  海贼王  2009-7-21 2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原帖由 ellencn 于 2009-7-21 20:31 发表
你可以这样理解的。但是我认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还是以真的为准。




不同語言而己,沒有真假,只有不同的存在。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