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中荷高等教育比较及我的留学生活
— 荷兰中国留学生访谈实录

赵叶珠               

         

在荷兰留学有哪些收获?荷兰高等教育制度与国内高等教育制度相比,各有哪些利弊?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表现?在荷兰的留学生们课余生活如何?等等,笔者利用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访问的机会,于2002年9、10月间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几位旅荷中国留学生。



虽然这些留学生的专攻领域不同,学历层次也不同,但是,他们均有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背景,又有至少一年以上的留学荷兰经历,对中荷高等教育制度差异有着深切的感受。从他们的感受和个人体会中,我们可以管见荷兰高等教育现状、中荷高等教育差异以及中国留学生的留学生活,有些留学生还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这些留学生对中国高等教育所寄与的厚望,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拳拳爱国之心。



张炼(男,曾获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现为阿姆斯特丹大学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来荷兰学习快两年了,感觉收获很大。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的基础较好(此研究所为物理学研究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范德瓦尔斯、塞曼曾在该研究所工作,该研究所即以两位大师的名字命名——笔者注),研究比较系统化,工作善于积累,做事更具有长远性。这里科研环境优越,表现在科研经费充足,因特网速度快,有电子期刊库,文献资源丰富,有很好的硬件设备。另外,在软件方面,比如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方面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只要是研究人员都可以直接去使用,若你不会操作实验仪器,管理人员会先安排一个技术人员教你,直到你已经掌握操作要领,可以自己使用了,就放手地让你去使用。这样使得实验设备很容易接触,你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去做。在国内我们也有一些很好的设备,但是,学生或研究人员使用起来手续十分复杂。由于在国内很少有接触实验仪器的机会,我们刚一来时很多设备都不会使用,而荷兰同学这方面就比我们要强,因为他们经常接触这些仪器设备。再一点是,在资源配置方面他们也做得较为有效,表现在有一些基础性的实验设施建设或一些实验室建设是几所学校一起承担的,比如我们的单晶实验室是阿姆斯特丹大学与莱顿大学合作建设的,建好之后大家一起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因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而带来的资金浪费。国内在这方面重复建设、资金分散,资源配置存在很大问题。



   这里信息交流广。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每月至少有一次学术讲座,有时邀请世界级的专家来讲学,有时是访问学者来讲学,你可以了解本领域最前沿的信息;此外,荷兰每年有物理学年会,学生、研究人员都可以参加,这种会议提供了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机会。荷兰大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十分开放而频繁的,比如我们这里的博士研究生课程是几所学校一起开设的,互通有无,每个学校都拿出自己的最强部分,这样所有的课都是高水准、高质量的;同时,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在这里学习我感觉接触面很广,科研信息获得的渠道很多,对学科前沿的发展有清楚的认识。



师生关系较为平等。你有什么想法就与老师讨论,出来什么实验结果,数据如何整理等都可以与老师商量。这里做研究的自由度很大,包括你的想法可以很广,兴趣可以很广,你可以得到的资源很广,可用的设备较多,欧共体的项目可以共享,有些资源是可以免费使用的。而我们国家却很少了解这些信息。经常有俄罗斯、日本、美国的科学家到欧洲的一些大型设备上做实验,却鲜有来自中国的。



对比荷兰与国内的高等教育,我觉得在国内校际之间太过于封闭与保守,没有开放的态度,我在广州和上海都曾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两个城市也都是高校云集的地方,但是,我从来没有去其他学校听课的机会和经历。另外,我觉得国内高等教育改革要重视本科教学中师资的质量,本科阶段正处于科学探索的朦胧阶段,如果有一个好老师带领,你就会对科学产生很大的兴趣,相反,我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感觉反而失去了目标。第三,国外大学的必修课较少,选修课程较多,尤其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上是按自己的兴趣学习的。



此外,建议不要使用或尽量少用自编教材,而采用一些名著作教材,尽可能引进一些原版英文教材进行教学。科学是无国界的,而英文作为公认的科学交流语言,也应是无国界的。荷兰在这方面认识越来越深,在本科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英文教学,这方面小国家似乎更加能意识到。譬如,越南在研究生的物理教学中都是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随着我国加入WTO,希望我们科技界也能朝着“无国界”方向努力。人为的界限、语言的障碍都是阻碍我们发展的不利因素。像荷兰这样一个小国,正是得益于放眼世界的姿态。仅物理学科,荷兰就出版发行几种蜚声国际的杂志。而我国却连一本都难找到。差距就是一种观念。甚至连英语作为母语的英国都不可匹敌,其实英语就像数学一样,对于科学家而言只是一种研究科学的工具,表达交流的工具,他们说的都是简单朴素的英语。而我们国家如果还一味迁就在汉语上,那样只会窒息我们自己。可喜的是我国在MBA教学中已经大胆的走向“无国界”了,希望在其他领域我们也能大胆地“无国界”。

   

徐英子(女,来自上海,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传播学硕士学位):



与国内的大学教育相比,这里的课程数量较少,必修课更少,但阅读量大。比如我一共有九门课,其中只有两门是必修课。三学期下来,平均每学期三门课,看起来课程不是很多,但是,每门课的阅读量很大,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涉及面很宽,内容很新,且作业量很大。



   这里的考试形式很灵活。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考得少。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具有启发性的,一般上课时,老师先讲一点,然后开始问一些与其所讲内容有关的课外的问题。比如,在讲媒体商业化一讲时,老师并不是从分析商业化的概念入手,而是让同学们先分析当今一些欧洲公共电视台转为私营这一现象开始,然后逐步深入,把同学引向媒体商业化的概念、功能、本质等问题的理解上去。这样听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老师比较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发表具有创造性的见解。比如我们有一门课的作业是去网吧观察,然后要求把所有能观察到的东西写进一个报告,有些同学的报告全是客观性的东西,而有些同学的则不但有客观的观察,还有很多自己的主观的感受,而后者得到的分数往往较高。老师还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鼓励学生对一些理论或观点进行评论,老师上课时,你可以直接打断老师,发表你的不同意见。这里的学生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也比较主动。我感觉我在这一方面收获很大。



另外,这里的资料信息比较丰富,电脑速度快,比较先进。在国内英文原版书很少,国内大学也能上网,但是时间限制挺严的。



谷晓丽(女,来自北京,于2001年7月来荷兰,目前就读于阿姆斯特丹商学院):



来荷兰学习,收获最大的方面是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在阿姆斯特丹商学院的课程里,每年都有安排项目,这些项目都以由3-5人组成的小组形式来做。每学期一开始,“项目”便布置下来,每个人在“项目”里都有具体的任务分工,项目成员每周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碰头(学校每周仅有4天安排课程,有一天腾出来是专门给学生做“项目”的时间),大家在一起讨论“项目”进展,交流心得,商讨策划。到学期末,将每个人的工作结果汇总,形成一个总的报告。在这过程中,由于“项目”成员的任务侧重点不同,难免会出现大家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情况,且成员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刚开始时不可避免有一些摩擦,这时就必须“求同存异”,在总的目标一致的情况下,要多考虑共同因素。这样,逐渐地学会了如何与别人配合,这一点是与国内不同的。在国内,一般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独立完成报告,学生之间共同探讨、合作的机会较少。阿姆斯特丹商学院每学年要完5个这样的“项目”,学校也十分重视这种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项目”,比如每个“项目”的学分为5分,而较为侧重学生书本知识学习的期末考试的成绩仅占2个学分。国内的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我原先在国内上的商业课程还是主要以书本为主,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不够。国内的考试较侧重于书本上的知识,但这里的考试题很灵活,通常会给你一个很实际的现象让你去分析。与此相应地,中国学生侧重于看书,外国学生侧重于听课;中国人对成绩看得很重,想方设法要考高分,外国学生不是很注重成绩。



    坦率地说,荷兰老师的责任心不如国内老师高。在国内老师会不断地督促你去学习,而在这里,老师基本上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闻不问,表面上看来自老师的压力不大,所以有些人来国外学习觉得很放松,其实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表面上看老师不怎么管,其实他布置的任务很重。在国内,学生好像是在为别人学习,在这里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要进行大量的调查——使用英特网,阅读大量的书籍,甚至要进行访谈——这都使得我们很自觉地学习。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多额外的知识。



来荷兰学习的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方面,对我来说生活方面主要是指如何适应荷兰人办事规则,比如办事要预约,去银行开户要等很长时间,等等。以我办ID卡为例,当时我收到警察局的预约会谈的通知函时,由于我不在阿姆斯特丹,已经错过了预约时间,这时我向警察局打电话问他们能否尽早地安排我再次会谈,警察告诉我他们将四个月后的下一轮会谈安排我,由于是我本人的原因而错过了约会时间,这时就必须在不妨碍其它人的情况下来安排我的再一次会谈,因为所有约会都事先安排好了,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打破整个计划。这就是他们的办事原则,这对中国人来说开始很不适应。另外在学习方面,主要是语言关,对中国学生来说可能阅读不成问题,但是,听说能力较弱,刚开始听课十分困难,与其他同学或老师间的口语交流也很困难,通常适应期是三个月。



留学荷兰我感受最深的事是参加义工,我在阿姆斯特丹电台做华语主持人。阿姆斯特丹电台每周二晚9:00至10:00是华语播音的时间,我的任务是负责整个节目的策划,包括选择话题,查找资料,联系嘉宾,最后播音等等,所有这些工作我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有时甚至还要倒贴上车费、复印费用等等。有人觉得我这样做很不值,但是这是我的兴趣所在,同时,我可以因此而接触很多人,可以深入荷兰的华人社会,了解生活在荷兰的华人的生活,我觉得我的留学生活因此而十分充实。



沈健(女,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1年始就读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为化学系硕士学位研究生):



与国内高等教育制度相比,这里硕士学位(Master)的定位与国内不同,在国内,它是一个学位,这里它仅是通向博士研究生的一个过渡,通过这个过渡阶段的学习,如果你有能力学,愿意学并且有兴趣深造,你就可以继续做博士研究生。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短,社会科学一般为10个月至一年,自然科学的一般为二年。硕士研究生的课题一般也不是独立的,比如,我现在所做的课题只是博士研究生课题下的一个子课题。



这里的科研训练过程也比较科学。通过做项目的形式逐步培养科研能力,比如,一开始我们做项目是四个人一起做,四人在一起讨论,但有不同的分工。然后是两个人一起做一个项目。最后过渡到自己独立完成若干个项目。这样一步一步把我们引向科研之路。



平时的教学过程也十分注重做小论文(paper),做小报告(presentation), 以及文献综述, 通过这些形式来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和思维,真正的考试是很简单的,而且是十分灵活的,一般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



我们国内大学教育的弊端是课程太多,知识较陈旧,对当今的学科前沿及发展了解太少。因此我觉得应多开设专业文献研究的课程,因为课本只是给你提供一些背景知识,而通过文献研究则能了解当今的学科发展。



赵志明(男,来自江苏,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97年底于荷兰特文特大学访问交流,98年来阿姆斯特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99年至今攻读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阿姆斯特丹中国同学会主席):



   说到在荷兰留学的感受,有一种感觉可能是很普遍的,那就是西方科研机构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国内的时候, 我也曾经参与过多个国家“八五”其间的计算机科研项目, 负责过一些高校的横向课题,很多课题在立项时候极富宏伟的目标, 但后来往往虎头蛇尾,草率收场。而在这里, 却很少有追求这种华而不实、可能半途而废的计划, 对于所研究的课题总是脚踏实地地认真研究清楚。记得刚来这里工作时, 我感觉很不适应, 总感到他们做事很死板, 而且观点看起来也不是很新;可到了后来, 慢慢发现在这里发表的论文更具有质量。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研究员们大多不用担心自己的经费, 整个科研组的经费大多是通过领导人去寻找。这里大学的经费来源是每年招生所收取的学费、工业上的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提供的项目, 这和我们国内差不多。但国内很多高校面临经费不足, 而且将岗位与科研经费以及所发表论文挂钩, 这导致研究者们常寻找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 这从根本上让科研变得不实在。当然在荷兰这里, 他们也面临着将岗位与论文挂钩的问题, 但他们研究经费相对充足一些。



    同时我的另一个感受就是, 他们把科研更多当成是一个人对科学的热爱, 而不是简单地谋生手段。他们强调一个人的兴趣, 因为那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对科研的热情和动力。所以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做科研的人往往不过分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当然, 客观地说, 这也和具体学科有关。我曾经介绍我第一次来荷兰时的指导老师和我现在导师认识。开始时候, 他们相互很欣赏, 认为可以互补对方的知识,并且共同申请课题。可在新课题申请成功后, 他们的研究方法发生严重的分歧。因为我也是该课题的参与者, 同时又是他们认识的介绍人,了解他们互相的一些抱怨。抱怨的核心就是, 互相抱怨对方不懂得如何做科学研究。一般那种严谨的态度更多地体现在了物理和数学背景较浓的科学家身上,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本身, 却让我认识了很多做科学研究的道理。



    社会活动也是在我留学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目前我是留荷中国同学会AMSTERDAM分会的主席。我认为一方面, 这种社会工作能让我有跟更多一些机会为新来的同学提供帮助, 为中国留学生群体尽一份力; 更重要的是, 社会工作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机会来锻炼自己和人相处的能力。只有让做“学问”和“做人”这两方面都全面发展, 才会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我还尝试着联系一些国内的单位和我现在的单位交流,让我的荷兰导师去国内看看,这一方面增进了他们对我们国家的教学科研水平的了解, 同时也让我自己有更好的机会去了解他们是怎么处理和看待这些和不同研究机构交往的方法的。在西方, 特别是荷兰, 一个人是否社会化是个很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素质,小到能否在小组里和别人协同工作。大到能否协调好与同事关系,管理好一个单位。我觉得在这里,通过这些社会工作一方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让我更好地了解这里的人的处事风格和思维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