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橙子们🍊
“想吃家乡味却没厨师做?” 荷兰中餐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连46年老店都愁没人下锅! 据ad.nl报道,走进位于荷兰Axel的中餐馆Moy Fa,扑面而来的红色天花板、凤凰装饰和熟悉的中国旋律,让人仿佛置身家乡。但66岁的餐馆老板Mary Liu却道出沉重心声:“像我们这样的餐厅,正在慢慢消失。”她和丈夫经营这家店已经46年,但面对日益严苛的政策,他们正陷入招工困境。尤其自从2023年夏天“炒锅协议”(wokakkoord)被废除后,情况急转直下。 “炒锅协议”取消,后厨人手断层 过去,因亚洲厨师稀缺,荷兰曾为中餐馆特别开设“炒锅协议”,允许较容易从亚洲引进专业厨师。但自2023年7月起,该协议终止。现在,餐馆必须先在欧洲“认真招工”至少5周,证明招不到人才后才能申请亚洲厨师,结果是:过去一年,仅批准过一次。 “我们现在有3位中国厨师,但如果他们哪天要回国,我们就完了。”Liu无奈地说。 中餐不是照方抓药,要“下得厨房,懂得文化” Liu强调,中餐不是简单的教学活。“你要他会每道菜,至少要培养两三年。”而培训的代价,是餐馆的经营无法维持。“中餐是我们的文化,它凭感觉,而不是死板照本宣科。” 华人社区紧急发声:请别让中餐馆消失! 2025年6月,一项名为“拯救亚洲餐饮”的请愿在华人社区间迅速传播,短短一个月内就获得超过37,000个签名,甚至可能成为Terneuzen市议会的议题。 滥用现象引发整顿,政策“一刀切”波及好商户 “炒锅协议”被废除的直接原因,是2022年荷兰劳动监察局的一份报告,指出50家亚洲餐饮中有27家存在违规,包括人口贩运、雇佣非法劳工等。但也因此,好商户被“一锅端”。 “我们不是反对查处坏商家,”VCHO协会主席Liping Lin表示,“但现在的政策过于笼统,把好人也当成坏人处理。” UWV政策模糊,华人老板一头雾水 根据现行规定,餐馆要先证明自己“认真招人”。但问题在于,什么叫“认真”?“发几次招聘启事算够?面试几人算合格?”Lin批评UWV不给明确答案,却又事后判定商户努力不够。 她建议引入“水平监督”制度:通过第三方审查,合格餐馆可获认证,继续正常引进亚洲厨师,不合格的则进入黑名单。 餐馆转型求生,有人改卖中式小吃 “我们还没打算关门。”Liu坚定表示。但她也坦言,已有同行因为招不到厨师而歇业。有的餐馆为了生存,开始从传统中餐转型,推出“中式小吃”或“中式tapas”以降低厨房依赖。 UWV回应:人人平等,不再搞特殊 UWV在回应中称,取消“炒锅协议”是因为劳动市场紧张,不再允许某些行业搞特殊化。“从2023年7月起,亚洲餐饮业需与所有荷兰雇主遵循同一标准。” UWV补充,目前已开设专门服务点,帮助亚洲餐馆更好理解申请流程。官方表示:“情况正在好转,越来越多亚洲餐厅懂得如何应对新规。” 📣 华人社群的声音,值得被听见。如果你也关心中餐文化传承,请转发支持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