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8-5-28 16:12 编辑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网站,
都可以看到各种视频教程,
做菜、美妆、吃播……
哼,全都是小儿科!
荷兰有一个Youtube频道
专门记录嗑药的你敢信?
在线嗑药?不,我们是做实验

Drugslab是由荷兰的3位年轻人建立起来的有关毒品的教育平台

他们频道的主题就是真人测试服用毒品之后的反应。当其中一人磕嗨了之后,其他人在旁边观察和记录这种毒品对他造成了什么影响。

可卡因、迷幻蘑菇、K粉、摇头丸……他们的频道接受评论里观众们任何的请求。大家想看什么,他们会尽力去弄到,然后将服用后最真实的反应记录下来。

下面就是Rens Polman,Bastine Rosman和Nellie Benner。他们采取轮班制,每一期节目有两位主持人进行,一个人体验(用他们的行话来说是“trips”),另一外在旁边观察、记录他的反应。


“我们是为了实验才测试这些毒品的,”Rens说,“我们会记录脉搏和体温的变化,还会检测人们在服用毒品后的行动能力。”

当然,他们的“摄影棚”也装饰成了一个实验室的样子,背后有写着化学式的黑板,桌子上摆满了试管,还有一面荷兰国旗放在旁边。在整体蓝绿色的灯光下,左边那盆小小的大麻植株显得有些恹恹的。


在每期节目的开头,都会有一个警示公告。说明这个节目是教育性的,并不是为了鼓励大家去尝试毒品


通常,他们采用世界上最简洁的决策机制——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谁来服药,谁来观察。Rens输了,所以今天他当小白鼠,来尝试摇头丸


这片小小的砖红色药丸就是他们从黑市上购买到的摇头丸。

15.JPG

在开始实验之前,Nellie将仪器绑在了Rens身上,实时检测他的体温和心率。


Rens将摇头丸一分为二,只吃下去了一半的剂量


两个小时以后,Rens开始感觉到效力。因为他在服用之前饱餐了一顿,所以药效上来的有点慢。


Rens说他感觉全身上下都有小小的刺激,就像有人拿着什么东西在电他,然后他开始出虚汗,嘴巴里面也变得很干,但是他“感觉不错”,甚至开始跳起了舞

很多人觉得摇头丸是会让人兴奋,让人动作变快,但实际上不是的


后来,Rens抬起他的两只手臂,在空中画着圈,眼皮也开始下垂,看上去很困的样子


接下来,他突然感到自己急需爱与被爱,不由自主地去拥抱了Nellie。“摇头丸会刺激你的血清素、多巴胺和肾上腺素。”Nellie告诉观众们,“这些激素让他觉得他现在爱我爱到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他们还做了味觉、视觉等一些列测试,将Rens的反应全部记录在了视频里。


除了纪实性的视频,他们还有一系列科普性质的视频,告诉人们在摄入不同的毒品之后,有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觉得,这简直是疯了吧?在公众平台上嗑药?!但如果我告诉你,它还是受政府资助的项目呢?

吓到了?荷兰十几年前就这么干过

其实播放人们“磕嗨了”的场面,在荷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05年,荷兰公共广播电视公司BNN就推出过一个节目,名叫《注射和吞咽》(Spuiten en Slikken),在里面他们也尝试了各种非法药物。

如果是《注射和吞咽》这部剧是时代的眼泪的话,Drugslab的形式正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习惯。“他们想看的是真人真事,”《注射和吞咽》的创始人Jelle Klumpenaar说。

“我曾经在音乐节看到过完嗑药磕到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的小孩儿,”Jelle Klumpenaar回忆道,“我问我自己,这些孩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他觉得大多数孩子只是出于好奇心。


如果他们知道后果,就不会这么做了。


Drugslab也是秉持着这个思想,一方面,他们表现了Rens磕完之后“感觉好”的部分,他们更多想让观众看到的是,他的下巴不由自主地左右移动、磨牙、翻着白眼……


“嗑了摇头丸的人八成都会经历相同的这种状态。”Nellie在说这话的同时,Rens的脸又扭曲到了另一个极限。


除了告诉观众使用了这些毒品之后有哪些后果之外,Drugslab反复强调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无论是要吃什么药片,首先一定要测试它的成分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说这话这有用吗?但事实是,不像其他欧洲国家,荷兰政府专门出资建设了几个药品检测网站。仅在2016年一年,就有超过12000个人使用这个检测系统(DIMS),他们检测的药片有一半以上被发现是摇头丸

这个油管频道不单单造福普罗大众,它也为荷兰警方捣获毒品黑市做出过贡献。

对毒品的“容忍政策”

2014年,有三名游客在阿姆电音节上因为毒品丧命。他们自以为购买的是可卡因,但其实是海洛因,由于过量吸食不幸身亡。当时,阿姆路上就出现过这样的标语提醒民众和游客不要在街上向贩毒者购买毒品。


这些标语想表达的并不是“拒绝毒品”,而只是要游客注意街头那些故意贩卖非法毒品的人。下面更是有很显眼的一句话,“在阿姆斯特丹使用毒品并不会被逮捕。”

为了防止更多人误食海洛因而丧命的例子继续增加,政府短时间内采用了类似对大麻的“容忍政策”(gedoogbeleid),甚至还出了一个视频,教导大家怎样鉴别自己买到的毒品是不是海洛因。


影片最后虽然有说使用毒品就会有风险,要让自己远离危险只有拒绝毒品。却也同时强调:贩卖和制造是违法,但购买、使用以及发现买到的是海洛因并不会受到法律责任。也借此鼓励民众举报,让警察能够抓捕毒贩。
长期以来,荷兰一直是欧洲“瘾君子”最少的国家。而因大麻等软性毒品而所创造的总产值(包括旅游、相关产品的出口以及税收等)也达到了荷兰国民生产总值的2%。

无论是Drugslab这种纪实性的节目,
还是特殊时期采取的“容忍政策”。
荷兰人民对于毒品的态度
并非向毒品宣战大力扫荡,
也不是当作敏感问题一直回避。
而是直接与民众来讨论和认识毒品,
用科学、教育性的方法让更多人了解毒品,
不让无知和好奇成为人们吸毒的出发点。


文章来源:die welt,部分文字来源于荷事生非


精彩评论1

bigeyescat  海贼王  2018-6-2 14: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不求嗑药,嚼两片夹竹桃叶子能活着也就是奇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