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荷兰总结姐
今天在公司里和同事聊天,说起了下周计划, 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圣诞假期和家人聚餐。
我就顺嘴问了句,明年的保险都改好了吧。
结果很多外国同事迷茫了, 包括很多荷兰人都一头雾水看着我, 意思就是自动会延不用管的。 然后就被我这中国人给教育了一番,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啊!
于是,临时给他们讲了一课关于 2018年健康保险制度的几个大变化和如何谨慎选择, 今天在公众号里也给大家总结一下重点。 换保险时间表 一上来就敲小黑板了,时间表快点记下来! 荷兰的健康保险(zorgverzekering)是一个强制性的全民医疗保险, 每个公民必须自己投保,要更改具体保险范围、额度到换保险公司都没问题, 但是!每年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是必须在12月31日前提交更换申请。 11月12日荷兰的保险公司公布他们下一年度的收费标准, 荷兰居民就可以开始研究了解,最晚在12月31日结束前做出申请, 如果没有更改,默认你同意了目前的保险公司对于明年的新收费标准。 然后1月1日至1月31日间,相关公司系统更新, 保证投保人所有信息在新旧公司、医疗系统里都准确无误。 这也是为什么12月你无论上网上还是线下, 荷兰铺天盖地都是保险公司和比价网站的广告, 他们每年的广告预算超过70%都花在了年底。
1 荷兰看病要钱吗?
都说荷兰福利好,看病不要钱, 这个只是说对了一半的谣传。
荷兰的法律 (Zorgverzekeringswet 又称Zvw)硬性规定了 所有荷兰居民都必须自己投保基本险 (basisverzekering), 额外保(vergoedingen) 属于自愿行为, 一般来讲,收入越高,保险费也越高, 因为没有了低收入保险补助(zorgtoeslag).
所有居民这一条法律,对于留学生、访问学者也是一样的, 必须投保,不然会面临高额罚款。 但是,对于学生不用担心费用高昂,我记得我2002年留学的时候, 保险费也就20欧出头,还没有自费额度 (eigen risico) 的底线, 基本是所有都能保险。 据统计,2009年至今, 荷兰人平均每人每月在健康保险上的支出一直在稳步上升, 我看了2018年的保费,基本在选择不变情况下,又贵了近20欧。。。
唯一例外的就是18岁以下的居民,无论你是否在荷兰出生,什么国籍, 只要是在荷兰合法居住的未成年人都可以享有全部免费的健康医疗, 因为小朋友的保险跟着父母走,所以从这个角度说, 荷兰的小孩看病不用钱,从出生检查、固定体检、看病医疗、牙医治疗 甚至到语言培训等全都不要钱。
2 2018年荷兰的基本险政策
荷兰的健康医疗保险主要是2部分: 基本险 + 额外保险
基本险(basisverzekering) 荷兰规定这部分基本涵盖了最重要的医疗范畴:
Zorg van de huisarts 家庭医生
Spoedeisende hulp (ook in het buitenland, tegen Nederlands tarief) 急诊
基本险有一个自费额度 (eigen risico),这些年每年在涨, 从最早的0欧出头,到2018年规定的最低385欧。
这个意思就是以上所有提到的医疗费用, 只有累计超过了385欧以后的部分,保险公司才报销, 之前你看病都是要自费的。 你也可以选择最高到885欧的上限,这样每个月的报销费就少很多, 如果你自信每年不会有大病或者需要检查的情况。
大部分荷兰医疗机构都不会和病人有直接的金钱往来。 而是通过保险公司解决,所以也没有像国内医院里那么直接的医患矛盾, 而是都直接给保险公司寄账单,然后保险公司再和你个人处理支付细节。 举个例子,我当年在荷兰医院生孩子, 有独立的景观带浴室的套间,有专业的产婆, 先生就在房间里一起陪着,生好孩子在护理检查,并提供饭菜, 整个过程没提过一分钱就生完回家。 一直到孩子快4个月了才收到快1万欧的账单, 然后保险公司说没有我个人需要支付的部分。 有一些细节,大家不要忽视: 如果是家庭医生签署的医疗手段,
不会计算到自费额度里,
属于能全部报销。
但是,如果是自己要求的医疗测试,
比如血液测试,尿检等,则属于自费。
神马意思呢?
就是最好让家庭医生开单去检查,
不要自己瞎紧张跑去测试。
家庭医生是可以自己自由选择的,
无论哪家保险公司都没有权利规定你必须选择哪家才能报销。
所以,可以在家附近多比较,再登记选择,
如果不满意某家的服务,可以换家庭医生,
这个没有费用产生。
只有处方药 (GVS),才属于基本险的范畴,
但是所有药都是先计算在自费额度里。
类似疗效的处方药有各种品牌,价格不一,
保险公司规定只报销同类价格最低的那款,
如果你要选择价格更贵的药品,
需要自己额外支付部分。
就我所知,荷兰保险公司里,
只有bewuzt一家公司规定,
如果你去非他家认可的药店,
只报销70%的药费。
其他保险公司对于药房没有类似规定。
3 荷兰2018年额外健康保险变化
经过这么多年对于保险公司的贡献, 我个人心得是额外险其实就是 你预测明年会用到以下哪些服务,多少次, 根据市场平均价格,保险公司给你一个预付价格的优惠。 说是保险报销,其实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Medische hulp buitenland 海外(荷兰外)医疗
Alternatieve geneeswijzen 其他医疗手段
(比如针灸、推拿、植物疗法、神经疗法等)
有一些细节,大家不要忽视: 对于海外医疗(这里指荷兰以外),
这部分费用首先算到385欧的自费额度里。
比如说,你回中国看牙,如果你买了这个海外险,
这部分费用可以走保险,但是前385欧还是药自己出的。
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啊怎么样最合理。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海外治疗费用高于荷兰本地的费用,
那么之上提到的资费额度外,你还有支付这两者的差价。
对于针灸、推拿等其他医疗手段,
保险公司非常狡猾地设了两个套,
首先,这个诊所是否是你保险公司**的,
如果不在他系统里,那么对不起,
你交的钱白交,一分不报;
其次,这部分不是单项而是多项累计总额,
一般是250欧,500欧和750欧三档的报销总额,
最后就是你相当于把总额换算到每月充值,
他的报销费也就是你自己交的,真的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果你没用完,也不会退还给你。
我自己是从来不多付这块,
如果需要就单次支付,价格是一样的。
4 80%荷兰人不会换保险公司
今年某个机构做过一个调查, 接近80%的荷兰人不会换保险公司, 几乎15%的人还不确定, 只有5.4%的荷兰人才很聪明的知道要货比三家选一选。 具体问到荷兰人改保险的理由,丰富多彩, 但是价格绝对是占到了首位。 一张图告诉你荷兰一共有多少保险公司, 以及他们背后多少其实同属一个集团。
多年稳居老大的还是achmea, 2017年有30.5%的市场份额, 这个和他们走公司合作的路线分不开。
我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就听了公司HR的忽悠,买了avero, 因为看到了那个collectie korting, 又觉得公司里这么多同事都买了,总不会错吧。 结果发现这个折扣打了也比人家的贵好吗? 然后也用过OHRA, CZdirect, 直到前几年换到了Ditzo, 才发现这家小而美的不错。
保险服务本身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每家公司背后的运营成本就不一样了, 越是冗杂的公司,所需要的利润空间就越大, 所以我个人后来是更偏向线上功能强大的Ditzo, 退款和询问都回答迅速。
省钱诀窍 和大家分享一个诀窍,就是:多用比价网站。 一般只需要输入以下基本信息再加上家人选择 (比如,一家人选在一起有额外优惠), 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不同保险公司在各个平台上的最终价格。
而且比价网站,能帮你联系旧的保险公司, 资料一次性更新到你新的保险公司。 今年independer.nl还推出了注册成他用户, 免费赠送牙医保险的优惠。
然后就是要利用各种会员优惠, 比如ANWB和不少保险公司有额外的优惠协议。 保险比价网站一览表
https://www.zorgwijzer.nl/ https://www.checko.nl/nieuws/tips-om-zorgverzekeringen-online-te-vergelijk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