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7-10-16 14:49 编辑
国内的一些时尚丶职场都市剧里,往往都是一栋洋气的写字楼丶一群洋气的白领丶一堆洋气的英文名,然后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夹杂几个英文单词……
看电视剧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但是真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就让人忍不住翻白眼儿,心想:装什么逼,不知道本大爷英语不好吗,听得我one愣one愣的。
然而,现实中真的有people这样say话,还美其名曰作为一个high fashion的人,说话一定要夹English!继续翻白眼儿……
下面来see一see常用的搭配方法:
说实话,我一直都不understand为什么有些人talking老是喜欢加上English?难道这样talking会显得比较international一点?就不能好好用中文express自己的feelings吗?我就很烦这种,因为if no字幕,我都dont know他在speaking什么。
其实,国内的小伙伴觉得这种说话方式不舒服很正常,毕竟大家生活的语境不一样,华人也是因为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被环境所感染,真的不是为了装逼哦。
不过中英文夹杂着说话可不是像小编上边写的那样,那是在调侃,如果你现实生活中真的那样中英文夹杂的话,得到的评价只能是:妈的,智障。
为了维护大家跨越大洋的友谊,不至于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互相反感,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怎样用中英文夹杂的方式说话,既能合情合理,又能不冒犯人。
一丶这些情况下夹杂英语更合适
听者的中文词汇量低于英文。
中译名不统一,比如说 Android,比说安致丶安卓更容易让听者明白。但如果听者一辈子说的都是安卓,那对他来说,这个词就是统一的,无歧义的,那就对他说安卓。 很难用一个简短的中文词来准确表述的英文词,比如 campaign丶offer丶flow( Hip Hop 里的一个术语)。 没有中译名丶并且很难取中译名的英文词,这个常见于品牌名或产品名,比如 iPhone丶Kindle丶Basic 语言丶Quora丶Facebook丶PhotoShop丶Gala(一支很出色的国内摇滚乐队)。 中译名太长,非要用中文名表达反而降低了对整句话的表达和接收效率,比如不说 NBA,非说美国职业篮球联合会(或美职篮),不说IBM,非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大家都习以为常的说法,比如一帮互联网从业者在一起,不说Web,非说万维网。
二丶如果英语只能到蹦单词儿的水平就别say了
比如说“你care不care啊”“我们今天eat together,你later过来找我”“this中国大mother”“我喜欢在这用仰泳swim”“如何把我们的team build的更加strong一点”“we two who and who”……不要说了,真的要笑cry了!
三丶看清楚交流对象再说话
说的粗俗一点,你拉泡屎对于苍蝇来说都是在炫富。你对着一个不懂英语的人用中文夹英文的方式说话,你说对方能舒服吗?
如果你是在外企工作,可能接触客户或者专业术语的需要,必须得蹦英文单词,但是日常跟朋友丶家人交流就不要刻意夹英文了吧。就像在公司跟别人问“你在干什么”,在家就问“弄啥呢”是一个道理,说话一定要考虑到正在交流的对象,只有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都舒服了,交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丶看几个英文歌名英译汉的神翻译
《Welcome to New York》:欢迎来到新乡
《we found love》:潍坊的爱
《where have you been》:威海油饼
《Strong Baby》:宝强
《She is my sin》:她是我的正弦
《young girls》:秧歌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一觉睡到国庆节
《Lose yourself》:撸死你自己
《Take me home,Country road》:我回家,走国道
《born to die》:出生就死了
《You don’t say, it’s true》:你别说,还真是
《California hotel》:加州招待所
《you share rose get fun》:鱼香肉丝盖饭
《Lil Daggers》:刘大哥
小编真是
文章转载自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