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中介TMC签了合同,历时三个月求职生涯告一段落。在开始寻觅之前和碰到瓶颈期间我都有在GGD上吸取经验,汲取正能量。所以一直思忖着到时候自己找到工作了,也要写一个经验贴。希望会给那些即将要找工作的(2013年的毕业大季马上要来了)和正在找的人提供一些我自己的经验。 我的背景 我的本科是在国内某TOP10大学上的材料成型及控制,硕士是TU/e的方向是机械学院下面的计算与实验力学(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echanics)。我的课程成绩还不错,GPA有8.0。但是实习和毕设这种项目性质的就表现的不是很好。在飞利浦的实习得了7,毕设则仅仅得了一个6。由于忙于这边的学业,除了自己的运动和旅行,也没有定向性的参加多少这边的课余活动。所以总的来说我是一个背景较为一般的新鲜TU/e机械小硕。 求职过程 我的求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信期,猛醒期和胶着期。可能很多战友都会经历这些过程。 1. 自信期
毕业之后回国呆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信心满满。以前道听途说机械工程的人在荷兰是抢手货,因此我觉得摧枯拉朽的就可以如愿。当时的心气比较高,并没有联系什么中介,而是直接投了好多的大公司,而且清一色的是那种竞争激烈的管理培训生岗位。当然收到了好多的拒信。因为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做好了跑马拉松的准备,所以没有受到什么心理打击,只是觉得还是得抓紧时间继续投。但是依旧没有收到面试邀请。
2. 猛醒期
求职期间去找了我在飞利浦做实习也是我后来毕设导师之一的Olaf,想问问他们组里面是不是有合适我的岗位。说实话去的时候心理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我实习的表现中规中矩,而且那个组里95%的是博士。主要目的是想听听他对于国际学生求职这件事的建议。谈了半个小时,他给我几条建议,我觉得挺有用。
- 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先安顿下来再说
- 中介其实并不是什么坏选择,尝试不同的项目,有不同技术背景的同事
- 想在荷兰长期带的话,花更多精力学习荷兰语,将来会有用
回来想想,他的建议挺中肯。回来之后我开始联系中介。联系了7家中介(Brunel,Yacht,TMC,Dosign,Approba,Orion和KP&T),除了Brunel之外的6家联系了我并且见了面,了解了我的情况。中介的见面很随意,无非就是聊聊你简历上的情况,问问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而且这些account manager会让你很放松。和他们聊完之后一般他们会和颜悦色的说努力帮你找份工作。但是有些的效率或者跟进不是很及时:
- Yacht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跟进;
- TMC之后断断续续的又让不同的人和我见了两次之后开始真正着手帮我联系公司;
- Dosign和Orion是我不是很喜欢的,因为他们把我的简历发给公司之后才通知我,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十分职业。
- Approba的模式和大多数其他中介不一样:当他们成功把你推销出去之后,会向公司收取一次性的介绍费。所以你签约的对象会是公司,而不是Approba。但是他们提供的两个职位都是操作工性质的。虽说不能太挑,但是明显的太over-qualified的我还是没想接。
- KP&T是在Weert的一个中介。见面了之后倒是回头联系了我。但是好像说我的技术背景有点难以找到工作。
3. 胶着期
这段时间去了两个大型的招聘会:阿姆斯特丹的De Nationale Carrièrebeurs和德国科隆的China TalentDay。也收到了几个公司的面试机会:VanDerLande,DSM,Inalfa和Sabic。
我发现阿姆斯特丹的招聘会对于应届生而言不是很靠谱,大多数企业在那边是摆台展示而已,还是让我回去访问他们的网站,在线投递简历。中介倒是反应挺热烈,但是良莠不齐,也无从分辨。科隆的那个China Talent Day倒是对那些毕业后想直接回国的人有挺大帮助的。参加那个展会的都是德国企业。他们想招在欧洲接受教育但是想回国发展的人才。甚至中国区的HR会直接飞来科隆进行面试招聘。我有同学就拿到过offer,但是他最后左右衡量,还是留在了荷兰。放一个科隆那个展会的网站地址,他们每年都会举行两次的。感兴趣的战友可以关注下。http://www.campus-china.de/ctb
知道VanderLande是因为有个室友在那边做实习。然后就注册参加了他们的OpenDay。那一天有参观公司,免费午餐和面试。面试时间很短很短,就十五分钟。一个星期之后打了电话来,说背景不错,但是现在没有合适的职位。
和DSM就有一点渊源了。去年学校组织的Wervngsdag的时候就和他们的招聘人员Bob见过面。当时他说我毕业后再联系他。答辩之后我就给Bob发了一份更新的简历。三个星期后收到通知说他会给我安排面试。但是之后一直没有消息,直到我再次发邮件友善的提醒了之后我才正式收到面试邀请和面试的详细安排。第一轮面试有三场面试,第一个人是TU/e毕业的博士,去之前在LinkedIn上面查了他的资料,本科到博士一直是Cum Laude。他的语速很快,思维很清晰,问了我很多的专业问题,当时就觉得没有回答好。第二轮是Bob自己和我聊的。主要是那种关于人性格的问题,没有涉及任何的技术,自我感觉表现的很好。最后一个人好像是部门主管,在DSM工作了十几年,一上来就是各种案例分析,把我问的没有招架住。结束三个小时的面试之后整个人状态不好,再加上整体表现不好,就更加的失落。Bob答应第二天就给答复,但是他之后却放了三次鸽子,三个星期之后要不是我主动打电话询问,估计就不了了之了。他先是说business emergency,然后是conference,接着就是national holiday,一拖再拖。最后终于给了我反馈:他们不会继续第二轮。我的技术背景不够硬。他们在考虑找一个博士。好吧,那你也得早点告诉我啊。
后来自己投了Inalfa的一个职位。各一个星期收到电话说那是个临时职位,问我想去想过去聊聊,来一个open application的面试。我反正呆在家里没事,何乐而不为。顺利的面完试,感觉聊得不错,HR对我的印象不错。不过一个星期之后打电话说她和各个部门的主管聊了,好像公司没有合适的职位。有一扇门堵上了。
第一次和TMC联系之后,后面几乎一个星期见一面。Account Manager会向我介绍下最新的进展。不过可能是我自己描述的原因,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公司。开始的时候他们许诺集中火力帮我联系三周,如果没有什么机会的话他们就会把时间和精力转移至下一个candidate。不幸的是三周之内他们并没有帮我物色到合适的公司,因此我被他们“抛弃”了。但是account manager说以后有合适的职位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不过我对此并不抱希望了。神奇的是两周后竟然出现了转机:Sabic主动联系TMC说要面试我。这说明他们的确比较缺人。那个面试我准备了一天,联系了已经在那个组工作的人,温习了自己的简历,总之去之前信心满满。三个小时的面试很顺利。当天下午就接到account manager的电话说,Sabic那边的反馈是正面的,他们准备要我。长舒一口气。 经验教训 1. 如何讲述自己想要的工作
每个中介都会问这个问题。尽量不要说得太具体,这会让自己错过很多机会。 2. 常见面试问题
每次面试回来都会简单的记录下过程,这里我就选一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当然对自己的简历要了然于胸。
- Why choose Netherlands?
- Why TU/e?
- What is your strength/weakness?
- What kind of job do you like?
- How many years would you like to stay here?
-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 What is educ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NL?
-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3. 找人推荐
有认识的人的话就找人推荐吧。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4. Monsterboard
我没有朋友是通过Monsterboard找到工作的。花时间注册了后倒是会收到一大推不靠谱的邮件和不靠谱的电话。所以monsterboard还是算了吧。 5. 不气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有信心,不管怎么样,总是适合自己的一个岗位!找到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