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刘亚俊

博士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自然科学实验室和研究所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起源于德国,德国柏林大学在1809年左右设立了哲学博士学位,开创了现代学位制度的先河。德国的博士学位制度的特点是没有硕士学位,大学毕业文凭的获得者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德国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制度建立以来,为培养高级科学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体制,很快在欧洲各国得到采用。

自1901年开始设立并颁发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以来,到2003年为止,共有170人次169位科学家(其中美国科学家巴丁在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奖)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169位科学家中,有151位都曾经有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非荣誉学位),占总数的89.3%。只有18位科学家因各种原因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以后的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共计117人,只有赖尔(1974)、莫特(1977年)和基尔比(2000)3人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注:科学家名字后面括号的数字表示其获奖年份。)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完成,获得博士学位,一般意味着科学家接受科学研究训练阶段的结束,并正式开始其职业科学研究生涯。而诺贝尔奖的获奖工作的完成则可以说标志着科学家已经成长为第一流的科学家。因此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博士研究生研究工作情况并揭示与其获奖工作的关系会对我们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所启迪。

1. 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获奖者情况分析

自1901年到2003年的170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当中,共有18位科学家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他们分别是J.W.瑞利(1904)、J.J.汤姆森(1906)、迈克尔孙(1907)、李普曼(1908)、G.马可尼(1909)、达伦(1912)、W.H.布拉格(1915)、W.L.布拉格(1915)、巴克拉(1917)、理查森(1928)、拉曼(1930)、G.P.汤姆森(1937)、阿普顿(1947)、布莱克特(1948)、赖尔、莫特和基尔比。

这18位科学家中有11位(J.W.瑞利、J.J.汤姆森、W.H.布拉格、W.L.布拉格、巴克拉、理查森、G.P.汤姆森、阿普顿、布莱克特、赖尔和莫特)都来自英国,并曾经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或者工作过。

英国的剑桥大学早在牛顿时代,就奉行教学与科研并行的方针,实行的是数学优等生学位制度,到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优等生学位又从数学优等生学位制度分离出来。因此可以说到19世纪末,剑桥大学的数学优等生学位和自然科学优等生学位就相当于德国的哲学博士学位。J.W.瑞利、J.J.汤姆森、W.H.布拉格都取得了数学优等生学位。W.L.布拉格则在1911年获得自然科学优等生学位。

1894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J.J.汤姆森认为德国的博士学位制度要优于英国的数学优等生和制度自然科学优等生制度,因此建议将剑桥大学的上述两种优等生制度改为硕士研究生制,然后再设立博士生制。于是在1895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设立了文学硕士研究生制,并打算在几年后设立博士研究生制度。但因为战争的影响,直到1920年以后才正式实施博士研究生制度。1919年5月,联合王国大学协议会通过了现行的英国研究生制度,即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因此可以说,英国是在1920年左右才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在此期间,巴克拉、理查森、J.查德威克、G.P.汤姆森、阿普顿、布莱克特、莫特等人获得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其实质和学术含量也是相当于德国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因此,笔者认为,这11位英国科学家,除赖尔以外,未获得博士学位是因为在他们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还没有设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培养制度。而他们所获得的学位在培养方式和学术含量上是等同于同时期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

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上没有经过博士阶段的学习而获得博士学位的诺奖得主有以下7位科学家:迈克尔孙(美国)、李普曼(法国)、G.马可尼(意大利)、达伦(瑞典)、拉曼(印度)、赖尔和基尔比(美国)。拉曼在1907年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首府学院,获物理学硕士学位。在1920年代以后接收大学教育的只有赖尔和基尔比,基尔比195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电机工程硕士学位。赖尔则是因为战争的原因,1939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进入军队从事雷达的研究工作。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现代教育和科研体制之下,要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内的科学家,接受博士阶段的严格正规的科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 各国获奖者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年龄情况

在151位有博士学位的获奖者当中,获得博士学位时年纪最大的是40岁,阿尔费罗夫(2000),前苏联科学家。年纪最小21岁,有四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1岁获得博士学位:普郎克(1918)、泡利(1945)、纪尧姆(1920)和费米(1938)。所有获奖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为25.9岁。

在获奖的科学家当中,共有28位德国科学家,这28位科学家都有博士学位。德国的学位制度是博士学位申请人获得大学文凭后,直接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德国科学家获博士学位的年龄普遍年轻,大约在24岁左右。 24岁获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有勒纳(1905年)、劳厄(1914)、赫兹(1925)、弗朗克(1925)、海森堡(1932)、斯特恩(1943)、迈耶(1963)等人。维恩(1911)获博士学位时为22岁,而普郎克(1918)和泡利(1945)在21岁就获得博士学位,是获奖者当中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顺便说一句,知名科学家中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可能是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他18岁就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爱因斯坦(1921)1905年获博士学位时为27岁,他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时,还担任了瑞士日内瓦专利局专利员工作。

实行与德国学位制度一致的国家其获奖者的年龄也普遍较小,如瑞士科学家纪尧姆1882年21岁获得瑞士苏黎世大学科学博士学位。意大利的费米,21岁获得意大利比萨大学博士学位。荷兰的洛伦兹(1902),22岁获莱顿大学博士。

共有11位法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李普曼以外,其他科学家都获得过博士学位。1808年,拿破仑颁布建立帝国大学的命令,中学毕业生会考文凭、硕士、博士这三种学位及文凭才被正式定为国家文凭。在此基础上还有更高的“国家博士学位”。因为法国的博士培养周期比较长,法国科学家获的博士学位的年龄普遍比较大。贝克勒尔(1903)、M.居里(1903)和P.居里(1903)获的博士学位的年龄都是36岁。德布罗意(1929)32岁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卡斯特勒(1966)1936年34岁获得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学位。夏帕克(1992)1954年30岁获得巴黎法兰西学院博士学位。佩兰(1926)27岁获博士学位,德热纳(1991)25岁获博士学位是比较年轻了。

前苏联时期的科学博士学位不能直接通过考试攻读获得,而必须是因为取得科学界举所公认的科学成就而授予,因此要获得前苏联的科学博士学位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多年科学工作的积累。所有获奖者当中,年纪最大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是前苏联科学家阿尔费罗夫,其他的几位获奖的前苏联科学家中,切连科夫(1958)1940年36岁获博士学位,巴索夫(1964)获的博士学位时34岁,普罗霍罗夫(1964)30岁,郎道(1962)1934年26岁获得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科学博士,是比较年轻的, 2003年的获奖者阿布里索科夫是前苏联获奖科学家中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他在1951年23岁时获得莫斯科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3. 博士学位论文与获奖工作的关系

必须注意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与其完成获奖工作的时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最短的有1年:

李政道和杨振宁(1957) 1956年二人提出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1957年获奖。
K.G.西格班(1924) 1923年对X射线标示谱理论作出突出贡献,1924年获奖。
鲁比亚和范德梅尔(1984) 1983年发现W 和Z0粒子,1984年获奖。
米勒和贝德诺维兹(1987) 1986年发现非金属氧化物材料中的高温超导现象,1987年获奖。
最长的需要53年的等待:金兹堡(2003)1950年提出超导体的金兹堡-郎道理论,2003年获奖。

所有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从作出获奖工作到获得诺贝尔奖,平均的时间间隔为16.8年。

科学家从获得博士学位到完成其获奖工作的时间就是该学者成长为第一流科学家的时间周期。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一周期的长短跟获奖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存在紧密的联系。

1) 因博士论文工作直接获得诺贝尔奖

以前有学者认为德布罗意(1929)是唯一因为博士论文研究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断是不确切的。以下11位科学家是因其博士论文期间的研究工作获奖的。
因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直接获奖的有5位科学家。

范德瓦尔斯(1910) 1873年以博士论文“论物质液态和气态的连续性”36岁获得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在这一论文中他建立了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他以
这一成就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布罗意(1929) 在1923年提出物质波理论,1924年32岁以这一成果作为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9年获奖。

穆斯堡尔(1961) 1957年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发现了穆斯堡尔谱效应,即原子核无反冲的 射线共振吸收,1957年28岁以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获
得德国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博士学位, 1961年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施里弗(1972) 1957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同导师巴丁、库珀一起创立了著名的超导BCS理论,1957年26岁他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博士学位。1972年
因这一理论获奖。

特霍夫特(1999)1972年26岁获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博士学位。1971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证明了无质量的规范场量子化方法可直接推广到有自发破缺
机理的情况,这一结论对电弱统一理论的量子化至关重要。1972年特霍夫特与导师韦尔特曼一起提出维数正规化方法,解决了规范场微挠论中的重整化问题,从
而获得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6位科学家甚至是先作出获奖工作,而后才获得大学博士学位。

M.居里(1903) 因1896年对放射性的研究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3年36岁时以博士论文“铀的放射性研究”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汤川秀树(1949) 1938年31岁获得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1935年28岁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提出介子理论,从而获得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江琦玲於奈(1973) 1957年在日本SONY公司工作期间,发明隧道二极管,1958年34岁东京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1973年因发明隧道二极管获得诺贝尔物理
学奖。

约瑟夫森(1973)1964年24岁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62年,在攻读博士期间,从理论上预测了超导电流能够同过隧道阻挡层,他因此成就获得197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赫尔斯(1993) 1977年26岁获得麻省大学博士,博士论文是脉冲星巡天计划。1974年他在做博士论文研究期间,跟导师泰勒一起发现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
系统PSR1913+16。

阿尔费罗夫(2000) 他在1970年40岁获得前苏联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科学博士。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一年,阿尔费罗夫及其领导的研究组首先制成室温下连续波双异质结构半导体激光器,从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奖。

上述11位科学家获得博士学位时的年纪最大为40岁(阿尔费罗夫),最小为24岁(约瑟夫森),平均年龄为30.8岁。比所有获奖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
25.9岁大了4.9岁。

精彩评论3

papogee  中级海盗  2005-5-6 11: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科学家之路:从博士研究生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2) 在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大部分科学家是在博士论文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获得诺贝尔奖。以下14位科学家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塞曼(1902) 1893年28岁获得莱顿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论克尔效应”。 克尔效应包括克尔磁光效应和克尔光电效应。克尔磁光效应是指当线偏振光入射到放置在磁场中的不透光物质反射时,其发射光的偏振方向产生旋转的现象。克尔光电效应则是光在电场作用下的物质中会发生双折射现象。1897年塞曼在博士研究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发光谱线在磁场中会发生分裂,即塞曼效应,从而获得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普顿(1927)1916年24岁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博士论文“X射线反射强度以及原子中电子的分布”,研究了X射线本性和散射问题。在其博士研究工作基础上,1923年康普顿发现X射线散射的康普顿效应,因而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里奇曼(1946)1908年26岁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压力对汞电阻的效应”。布里奇曼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就发明了能抵抗上万大气压的超高压设备。1941年布里奇曼发明了能产生10万大气压的高压装置。1908-1909年布里奇曼发表了3篇对高压物理学界影响深远的论文,并因对高压物理学的杰出贡献在1946
获奖。

格拉泽(1960)1950年24岁美国凯斯技术学院博士。博士论文关于实验研究高能宇宙线和海平面上的介子的角动量谱。1952年发明气泡室获得1960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M.G.迈耶 (1963) 1930年24岁德国格丁根大学博士。博士论文“两次量子跳跃的基本过程”。1949年与延森同时期各自独立提出原子核壳层模型。

卡斯特勒(1966)1936年34岁获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汞原子逐步受激”。系统研究了光散射和荧光过程中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1955年卡斯特勒实现了光的抽运从而获得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彭其亚斯(1978)1962年29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博士期间研制了21cm波段上的微波激射放大器。目的是观测星系际氖分子的一条波长21cm的谱线。1965年与威尔逊合作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威尔逊(1978)1962年26岁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课题对银河系进行射电巡查,给出气体氢云的分布图。1965年与彭其亚斯合作发现宇宙
微波背景辐射。

格拉肖(1979) 1959年27岁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0年,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附录扩展为论文“矢量介子相互作用的可重整化性”,提出弱电统一理论
的SU(2)XU(1)模型。从而在1979年获奖。

S.钱德拉塞卡(1983)1933年23岁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34年创建恒星结构和演化理论,确认白矮星质量上限。

冯.克利青(1985)1972年29岁获得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Te单晶体在强磁场和液氦超低温下的电输运特性,观测到磁杂质效应。1980
年发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从而获得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鲁斯卡(1986) 1934年28岁获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电子显微镜的磁物镜”。1937年研制出可商品化的电子显微镜。

斯坦博格(1988)1958年26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博士论文时完成了关于宇宙线中的 子问题的的实验,确定了 子参与的是三体衰变,为以后的弱
相互作用概念奠定基础。1962年发现 子型中微子,与莱德曼、施瓦茨一起获得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布罗克豪斯(1994)1950年32岁加拿大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子散射。在此基础上发明中子三轴谱仪,发展中子谱学用于凝聚态研究从而获奖。

这14位科学家中获得博士学位年龄最大的34岁(卡斯特勒),最小的23岁(S.钱德拉塞卡)。获得博士学位的平均年龄27.1岁。从博士研究生毕业到其做出获奖工作,最短的1年(布里奇曼、格拉肖、S.钱德拉塞卡),最长的19年(M.G.迈耶、卡斯特勒), 平均是5.4年。

3) 获得博士学位以后,转换研究方向而获奖。

有一部分科学家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转换了其研究方向,从而以新的研究方向的突出成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下14位科学家是典型的例子。

伦琴(1901)1869年24岁瑞士联邦工学院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课题是研究气体状态。1895年因为发现X射线获奖。

P.居里(1903)1895年36岁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对物质磁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居里定律”和“居里温度”。1896年对放射性进行研究,与M.居里一起获奖。

K.F.布劳恩(1909) 1872年22岁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关于弦的振动和弹性棒的振动。1904年发明晶体检波器。

卡末林.昂内斯(1913) 1879年26岁荷兰格罗林根大学博士,博士论文“地球转动的新证明”。1908年液化氦,1911年发现超导电性而获得1913年诺贝尔奖。

K.M.G.西格班(1924) 1911年25岁瑞典隆德大学博士,博士论文“磁场测量”。1923年对x射线标示谱做了详尽讨论。

海森堡(1932)1923年海森堡22岁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1925年与波恩、约尔丹一起提出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从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鲍威尔(1950 )1927年24岁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博士学位工作主要是云室研究。1947年在宇宙线中发现介子。

策尼克(1953)1915年27岁以研究吉布斯统计力学的应用获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1935年发明相衬显微镜。

伽博(1971)1927年27岁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是研究一种新型阴极射线示波器。1946年提出波前重建理论,发明了全息术。

菲奇(1980)1954年31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博士论文是第一次观测到原子的重要文献。1964年从长寿命的K0介子的衰变实验发现了破坏CP守恒定律的
事例,从而与克罗宁一起获得1980年奖。

肖洛(1981)1948年27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提出核磁共振思想。1958年跟汤斯(1964)合作发表论文“红外区和光学激射器”,这是其
获奖工作。

布洛姆伯根(1981)1948年28岁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核磁驰豫”成为被应用最多的物理学文献之一。1965年出版专著《非线性光学》。

鲁比亚(1984)1958年24岁意大利比萨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宇宙线,创造了新的实验方法,并研制了第一台脉冲气体粒子探测器。1983年发现W 和Z0粒子。从而与范德梅尔一起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M.L.佩尔(1995)1955年28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用原子束共振方法测量钠原子核的四极矩。1975年发现轻子,与莱茵斯分享1995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14位科学家中,获得博士学位年纪最大的P.居里,36岁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年纪最小的是K.F.布劳恩,22岁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从博士毕业到作出获奖工作,时间间隔最长的布劳恩,花了32年时间,间隔最短的是P.居里,花了1年时间。上述科学家从获得博士学位到作出获奖成果,平均的时间间隔是17.1年。

4) 在物理学多个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的物理学家及其博士论文情况

诺贝尔奖得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局限在较窄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但也有几位获奖者在物理学的不同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还成为当时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以下简要加以介绍。

洛仑兹(1902)1875年22岁荷兰莱顿大学,博士论文内容为物理光学,论文题目“光的反射和折射理论”。1897年塞曼发现塞曼效应,洛仑兹利用经典电子论对正常塞曼效应进行了解释,从而跟塞曼一起获奖。洛仑兹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是很多的,他提出了磁场对带电粒子作用的洛仑兹力概念和定律,创立了物质的电子论。他还研究了运动物质的电动力学理论,首先提出了洛仑兹变换公式和理论,对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起了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1921)1906年27岁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博士学位。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5篇经典性论文。在1905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爱因斯坦研究了一个确定分子半径和阿夫加德罗常数的新的理论方法,这篇论文是爱因斯坦被应用最多的论文之一。在1905年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统一场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他最广为人知的工作是相对论。

N.玻尔(1922)1911年26岁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关于金属导电性的研究。1913年提出原子结构的解释模型获得1922年诺贝尔奖。1918
年玻尔提出了对应原理,对应原理表明了如何从宏观体系过渡到微观体系,成为从经典理论到量子理论过渡的桥梁。玻尔是建立和发展量子力学的领袖人物。

薛定谔(1933)1910年23岁获得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26年因为建立和发展了量子理论的波动力学形式而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4年,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一书,将物理学、化学方法引入对生命本质的研究之中,他因而被认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先驱。

费米(1938)1922年21岁获得意大利比萨大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用X射线进行的实验研究。1933年,费米成功解决了 衰变的基本理论问题。1934年费米发现一大批人工放射性元素从而获得1938年物理学奖。费米是他所处年代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在物理学的多个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

郎道(1962) 在1934年26岁获得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41年提出了液氦超流动性理论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郎道的研究工作涉及固体物理学、原子碰撞理论、核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等,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了液氦超流动性理论、磁畴结构和铁磁理论、反铁磁理论、核的统计理论和二级相变理论等。郎道几乎在理论物理学的所有领域都做出了出色的工作,是世界闻名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奇才。

德热纳(1991)1957年25岁获得法国原子能研究中心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研究中子散射及磁性。1968年,德热纳开始研究液晶,他由于对液晶、高分子等复杂物质的研究获得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热纳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到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各方面。他在化学动力学、表面展布、黏结和焊接、凝胶和输送、扩散等领域的前沿都有出色的工作。
papogee  中级海盗  2005-5-6 11: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科学家之路:从博士研究生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4.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毕业学校及其导师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著名的高等学府对科学家的培养作用不容忽视。有19位物理学获奖者是在剑桥大学毕业。12位获奖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有8位博士毕业生获奖者。德国的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各有7位博士毕业生获奖。有6位获奖者在加州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实际上就是它的物理系。卡文迪许实验室在现代科学史上培养出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有19位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是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毕业或者工作。

博士研究工作中,导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获奖者博士研究生期间都是师从名师,不少的获奖者其博士导师也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下3位导师都指导过5位以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

卢瑟福(1908年化学奖)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四任卡文迪许教授,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期间,他的学生中,有7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劳伦斯(1939)美国物理学家。1925年24岁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1931年他同他的研究生一起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从而开始造就了一个以劳伦斯为核心的诺贝尔获奖整体。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的研究生和工作人员中一共有8人获得诺贝尔奖。

费米(1938)意大利/美国物理学家。1934年费米在意大利建立了罗马费米学派,发现了一大批的人工放射性元素。在二次大战以后,费米又在美国建立了芝加哥物理学派。费米的博士研究生中一共出现了5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史上,有6位科学家是跟自己的博士导师一起获奖的。有3位科学家(施里弗、贝德诺尔兹、赫尔斯)是在导师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课题,从而以博士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而与导师一起获奖。

塞曼(1902)1893年28岁获得莱顿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目“论克尔效应”,导师洛仑兹。1897年塞曼发现塞曼效应,洛仑兹利用经典电子论对正常塞曼效应进行了解释。从而一起获奖。

施里弗(1972)1957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博士,导师巴丁。1957年施里弗与库珀、巴丁一起建立超导BCS理论从而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休伊斯(1974)1952年28岁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导师赖尔。1967年与其博士生贝尔一起发现脉冲星而获奖。赖尔则是因为1952年提出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思想并作出突出成果而与休伊斯分享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德森(1977)1949年26岁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导师范弗莱克。1958年提出安德森局域化概念获奖。范弗莱克则是因为1928年提出范弗莱克顺磁性与安德森同一年获奖。

贝德诺尔兹(1987)1982年32岁瑞士联邦工学院博士学位,导师米勒。1986年两人合作发现非金属氧化物材料中的高温超导现象。

赫尔斯(1993)1977年27岁麻省大学博士。博士论文脉冲星巡天计划,导师泰勒。1974年做博士论文期间,与导师泰勒一起发现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PSR1913+16。

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26岁获得莫斯科大学科学博士的俄罗斯科学家金兹堡,他的导师是郎道。金兹堡1950年与郎道一起提出超导体的金兹堡-郎道理论从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时郎道已经去世35年。
lack  四海霸王  2005-5-12 1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科学家之路:从博士研究生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nice on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