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不是寡妇年,2008年才真是寡妇年!
1:何为寡妇年:
寡妇年(又称寡年)是指某年在农历的整个一年中没有立春。一般每年的立春在阳历2月4日,阴历视推算而定。
2:误解2007年是寡妇年的来由:
误解2007年是寡妇年来由是2007年2月4日立春时,农历还是在2006年1月7日。还是在狗年,所以认为2007年是寡妇年。
3:正确答案:2007不是寡妇年,2005年和2008年才是寡妇年:
2005年立春 阳历在2005.2.4 阴历在2004年12月26日。
2006年立春 阳历在2006.2.4 阴历在2006年1月7日,所以农历2005年全年内无立春,俗称寡妇年。
2007年立春 阳历在2007.2.4 阴历在2006年12月17日,所以农历2006年全年内有两个立春,俗称双春年。
2008年立春 阳历在2008.2.4 阴历在2007年12月28日,所以农历2007年全年有一个立春,是正常的单春年。
2009年立春 阳历在2009.2.4 阴历在2009年1月10日,所以农历2008年全年内无立春,俗称寡妇年。
年轻人是不该信这些,但老人们信的还是很多。贴出来是为了2007年准备结婚的准新人,可顺着老人们的思路去说服他们,少点争议总是好事。到2008年就啥也别说啦,哈哈。
----------------------------------------------------------------------------------------------------------------------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金小姐最近有点烦。因为"寡妇年"之说,男方家长催着小两口赶快在年底办婚事。"我男朋友是广东人,他们特别相信这种民间说法。可是我父母都是党员,根本不相信这种'歪理斜说',反对我们为了这种虚无的东西匆忙做决定。"金小姐一脸烦躁,"我夹在他们中间,烦都烦死了。"
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徐艺乙说:"寡妇年在民俗上也没有什么依据,只是民间的迷信说法。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年24个节气应该齐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希望的象征,万物的开始,也代表着男欢女爱。无春就无头,无头就无尾,所以民间觉得不吉利。其实农历年没有立春,完全是天体运行规则本身使然,没有什么玄妙的东西。"
因为"寡妇年"之说,还在读研究生的王小姐义无反顾地将原定于明年的婚期提前到了猴年的尾巴稍上。"最早是妈妈从牌友那里听说鸡年结婚不吉利,但是语焉不详。爸爸又去寺庙找和尚问了半天,还是没头绪。我本来没放心上,但被他们这么疙疙瘩瘩地一弄,也开始疑神疑鬼。后来从网上看见寡妇年的说法,心里老大不自在,加上明年又是本命年,就决定今年先把证领了。毕竟结婚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就图个吉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喽!"
与许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人相反,一些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愿因为这些神秘主义的东西打乱感情计划。在媒体工作的马小姐与男友感情稳定,但她顶住双方父母的压力,不愿意赶趟子结婚。"婚姻是否幸福,关键在于感情是否坚定,以及两人在各方面是否合拍。我觉得应该有相当的时间给双方了解、相处和磨合,两个人也应该在事业、经济基础、心态等各方面做好结婚的准备,才可以谈婚论价。因为'寡妇年'这样的迷信急急忙忙进礼堂,是不理智的。这样有欠慎重和考虑的婚姻,更可能产生怨偶。" 如果说"寡妇年"果真引发了结婚热潮,那么最忙的应该是婚庆公司以及一些酒店了。记者分别打电话到红房子婚庆礼仪事务所以及喜洋洋婚庆礼仪服务有限公司。据他们的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底在他们那里办婚庆的新人人数跟往年差不多,其中,"喜洋洋"还比往年少一些。狮王府大酒楼的经理也表示,每年年底结婚预定酒席的都比较多,今年没什么特别的,所谓"寡妇年"的说法,他并没有听说。每年除了"五一""十一"黄金周外,年底本身就是结婚的高峰期。
而“寡妇年”则是一种民间的说法,根据我的考证,这一说法起源于清朝,在一段时间里民间闹天花,死了很多男子,由于许多妇女守了寡,所以从那时起就有了“寡妇年”的这样一种说法。虽是经过民间传播流传至今,属于民俗的一种,但是这确是一种陋俗,不仅无利可言,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
为什么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人相信这种说法呢?
这要从民俗的特点来看,首先,民俗的形成是具有历史性的,它的形成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依靠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当时科学发展进步的程度的,在经济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之下,人们对于很多现象无法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错误的想法,进而就会采取一些比较落后的行为来解决问题!
同时由于民俗具有传承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这样就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广泛流传,形成一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人群。多年而来的民俗文化根深蒂固地作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短时间内难以更改,所以很多人会受到“寡妇年”不结婚,羊年不生子的错误想法的影响。
俗、礼、法三者共同组建了社会的道德准绳和文化根基。
礼从俗中来,我们通常所说的约定俗成就是这个道理,很多民间习俗由于流传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渐渐也就被人们所接受从而形成了礼节,直到最后形成了法,而法律最终又起到了保护礼节和约束习俗的作用,这种俗、礼、法之间的关系不仅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言行习惯,也成为规范整个社会的准绳和文化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