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nltimes.nl报道,越来越多荷兰自由职业者(ZZP)正面临合同中不合法的条款,这些条款试图将雇主的财务风险强行转嫁给他们。如果税务局认定自由职业者实为“假自雇”,则雇主需补缴税款并被罚款,而一些企业试图通过合同将此类风险转移到自由职业者头上。
虽然法律专家明确指出,这类条款多数在荷兰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不少自由职业者迫于压力签署了合同。这种现象在商业服务和IT行业尤为普遍。今年以来,自由职业者维权组织ZZP Nederland几乎每天都接到关于此类合同的咨询,以前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荷兰劳动法专家Bastiaan van Rossum表示,这类条款在法律上非常薄弱,通常无法在法庭上成立。“即使自由职业者签了字,只要条款违法,也是无效的,”他说。尽管如此,仍有许多自由职业者在实践中被迫接受这些合同,甚至因此失去工作机会。
专家认为,避免虚假自雇的根本方法并非合同中加入此类免责条款,而是改善实际的工作关系。“改变雇佣方式,比钻合同漏洞要有效得多,”Van Rossum强调。
自由职业者维权组织VZN的负责人Cristel van de Ven呼吁企业停止这种做法:“此类条款只会吓跑优秀的自由职业者,最终事与愿违。”
来源:nltimes.n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