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 意外引发欧洲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的风潮 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 越来越多欧洲人开始寻找美国产品的替代品 
据nos.nl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宣布对加拿大征收进口关税后,加拿大消费者迅速发起“支持国货”运动,主动减少对美国产品的依赖。而如今,随着欧盟也成为美方关税的目标,类似的趋势正在欧洲蔓延。在多个网络论坛上,成千上万的欧洲网友开始分享本地品牌的替代品。在法国,一些Facebook群组的成员已接近2万人,而在Reddit上,用户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来推荐欧洲制造的产品。 来源:nltimes.nlRabobank经济学家Olaf Zwijnenburg指出,社交媒体加速了这一趋势的扩散,使其迅速获得大众关注。他表示:“这种趋势可以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市场影响,但很明显,欧洲消费者正在以行动表达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 零售专家Kitty Koelemeijer则认为,虽然荷兰消费者对美国产品有很高的忠诚度,但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曾经,‘美国制造’是产品质量的象征,就像‘意大利制造’的服饰一样,但现在,这种观念正在松动。” 不过,ING经济学家Dirk Mulder提醒,消费者虽然对全球政治局势不满,但改变消费习惯并不容易。“我们已经习惯了某些品牌、口味,突然转向其他产品并非易事。” 相比法国和丹麦等国家,荷兰人相对务实,不太倾向于抵制行动。然而,如果越来越多的欧洲人选择本土品牌,这将有助于欧洲经济发展,但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Mulder举例道:“比如,Coca-Cola在荷兰的瓶装工厂可能会受到影响,一旦消费者减少购买相关产品,工厂、办公人员和相关岗位可能面临风险。” 本地品牌受青睐,超市“自有品牌”成首选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分辨哪些品牌是美国产品并不容易。例如,Honig在荷兰被认为是本土品牌,但实际上,它早在20多年前就被美国食品巨头Kraft Heinz收购。 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推出措施鼓励本土消费。例如,在丹麦,一家超市推出了专门的“欧洲制造”标签,以帮助消费者更容易识别本地产品。然而,零售专家普遍认为,在荷兰推行类似措施的可能性较低。Kitty Koelemeijer指出:“除非消费者能直接从标签中获益,否则这种额外信息可能只会让购物变得更复杂。” 在西班牙,一些超市顾客甚至将美国产品“倒置”摆放,以此提醒其他顾客选择本土品牌。而在荷兰,消费者如果想尽可能避免购买美国产品,可以选择超市的“自有品牌”(huismerk)。零售专家Eelco Hos表示,这些品牌通常由超市自己运营,并且绝大多数产品都在欧洲生产。 数字服务的“抵制”更难实现 除了食品和日用品,美国的科技服务在欧洲也占据主导地位。Google、Apple、Microsoft等美企的服务已经深深嵌入欧洲人的日常生活,想要抵制这些公司并不容易。ING经济学家Mulder表示:“如果更换浏览器或搜索引擎不会影响使用体验,消费者可能愿意尝试。但让他们彻底放弃Gmail等核心服务就要难得多。” 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正在改变 无论最终抵制美国产品的行动是否会大规模展开,越来越多的欧洲消费者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购物选择。Rabobank的Zwijnenburg强调:“如今,消费者不仅关注商品本身的质量,还希望品牌在政治和社会议题上做出明确表态。他们的选择,不仅影响市场,也可能影响全球企业的商业决策。” 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nos.n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