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公共交通,特别是海牙交通公司(HTM)的有轨电车和公交车上,英语广播随处可闻👂。一些荷兰人感到英语正在侵蚀他们的文化,已经受够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决定,必须禁止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英语广播。 来源:dutchreview.com据AD.nl报道,在许多荷兰城市的公共交通中,乘客会听到英语广播:“Next stop: The Hague Hollands Spoor”。这引起了荷兰语言保护基金会(是的,确实存在这个组织)的不满,他们担心荷兰语正在逐渐被边缘化。 基金会的活动人士开始在各个站点张贴抗议海报,甚至还在车站外散发传单。 荷兰铁路车站旁的长椅上,两个市民争论起来,一个人表示:“公共交通中英语太多了?我并不觉得。到处看看,你会发现有一半的人甚至不说荷兰语。”而另一个人则反驳道:“用荷兰语写不是更好吗?” 来源:ad.nl · 基金会的立场 荷兰语言保护基金会表示,过多的外语广播不仅是对本地荷兰人的“歧视”,还可能抑制外国人学习荷兰语的积极性。 基金会的代表Jan Heitmeier,详细解释了他们的担忧:“我们开始这个活动,是因为收到了很多投诉,甚至有司机和售票员也表示不满。过多的英语通知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他还警告说,这可能导致荷兰语的退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荷兰人说英语,因为他们觉得更方便。我们可能会变成布鲁塞尔那样,人们彼此听不懂。” 来源:ad.nl · 海牙交通公司回应 答案很简单:不支持!HTM的回应更实际,他们强调了普遍可理解性和对外国人的考虑。 发言人解释道:“我们会尽量用荷兰语,但我们也要考虑到许多游客和外籍人士。如果有临时改道,我们只用荷兰语通知,他们可能会不知所措。” 海牙市政府也表示,虽然HTM是一家独立运输公司,但作为国际和平与正义之城,多元化交流不可或缺。 · 荷兰网友吵起来了!路人街采视频 除了基金会的活动,这一问题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讨论。有人赞同保护荷兰语,也有人认为包容英语是迈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 荷兰网友怎么说?截取部分网友评论(Google Translate)貌似挺两极分化? 来源:dutchreview.com 荷兰街采视频:为什么说荷兰人是世界上最棒的非英语母语人士? 这一事件可能并不仅仅是关于语言的问题,而更多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如何在保持文化传统和迎合全球化趋势之间的平衡。 同样的故事,也曾在北京上演,不信你往下看… 今年4月,有网友发现,北京地铁里的标识,又从拼音改成了英文。此前是用中文加英文表示,后来把英文元素换成拼音,现在又换回来了。不少地方的路牌也是这样,改来改去怎么回事?我们不妨扒一扒北京路牌的中英文标识的来龙去脉: 2008年:北京路牌的英文标识统一标准 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地铁加入了英文标识,以展示国际化的城市形象,方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当年的媒体报道:
来源:新浪新闻 来源:搜狐体育 2022年:拼音闪亮登场,引发关注 2022年,北京地铁的一些站点英文标识被替换为拼音“zhan”,此举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一些网民认为这将使非中文使用者感到困惑,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对文化自信的表现。 对此,微博@北京地铁 在相关微博评论区回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统一了地铁站名译法的要求,并先期在北京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
不久后:英文标识再次回归 然而不久后,英文标识重新回归,拼音“zhan”被撤销。北京地铁的此次调整,再次引发了广泛讨论。 据2020年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中国2019年共接待了超过1.45亿海外游客,虽然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未来旅游业必将复苏。因此,继续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变得尤为重要。 北京地铁的标识之旅从2008年奥运会一直延续到现在,见证了一座城市的自信与包容。此次标识变化的经过,虽已落下帷幕,但所引发的思考和讨论仍在继续,我们如何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我们的城市文化和全球形象?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来源:dutchreview.com;ad.nl,CHINA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