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荷兰啤酒界的霸霸——喜力啤酒,摊上事儿了。
广告的内容,大致是一个酒保看上了远处的年轻女郎,打算把一瓶喜力啤酒滑到她的面前。
一路上,啤酒看到了不少风景。它首先经过了一个黑人女子……
又经过了一个黑人男子……
又经过了一个黑人女子……
最后,才滑到了白人女主角的面前。
这时,画面中弹出一句广告词:“有时候,越淡越好”。
原本明摆着是指淡啤酒的广告词,却因为那瓶啤酒“由深到浅”的经历,变得复杂起来。 要知道,淡啤酒的“淡”(light)字,也有指人肤色浅之意。
美国说唱歌手Chance the Rapper在推特上“点名”批评了这只喜力啤酒的广告,称其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推文很快被正义的吃瓜群众转发讨论,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广告很快被撤下,喜力官方也公开道了歉。
无独有偶,年初时,著名服装快销品牌H&M也在这上面栽了个不小的跟头—— 一则平面广告被指涉嫌种族歧视。
平面广告的照片显示的是一名黑人儿童身着H&M一款绿色卫衣,衣服上写着“森林里最酷的猴子”字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白人儿童模特所穿着的卫衣是印有“生存专家”的款式。 因为“猴子”一词常被用在种族蔑称上,尤其被看做是针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词语,因此该广告推出后就遭到批评,南非约翰内斯堡多家H&M门店还因此广告而遭遇打砸抢。
这则广告很快在国外社交媒体上激起了网友愤怒,不少网友认为这则广告涉嫌种族歧视,Twitter也对这则广告进行了抨击,促使H&M删除这则广告,并下架了该款童装,对“产品和广告形象的糟糕判断”而道歉,并强调H&M不接受种族主义和种族偏见。
虽然H&M在第一时间撤下该图并做了道歉,但来自舆论的“声讨”并未停止,其中不乏体坛名人,篮球巨星詹姆斯在自己的Instagram上为照片中的男童加上一顶皇冠并写道:“在这张照片里我看到的是一位年轻的王。”
好吧……感觉黑豹这么火,也不是没有理由。
而多芬这个全球知名日用品品牌,则身体力行地向大众证明,真的有人会蠢到两次都摔倒在同一个坑里……
emmm……作不完的死,得罪不够的消费者,多芬你开心就好……
虽然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会为了避免相关舆论而去“照顾”种族多样性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只是出于自保式的政治正确,并非是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尊重种族多样性。
也有观点认为,由于商业特性一些品牌经常会触碰敏感地带,对于“种族歧视”这个敏感问题,商业广告确实一不小心就踩了雷,不少大公司如微软、因特尔、索尼、KFC等都曾出过涉及种族歧视的颇具争议的广告,但属于“无意”冒犯,并非不够尊重。
种族、民族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涉及敏感话题就应该更加谨慎。企业在考虑有趣、创意的同时,更要注意常识性问题。如何表达正确的价值观,则是品牌们需要花时间仔细研究的课题。
这里给喜力公关一个友情提示: 贵司赶紧出一款黑啤,然后把这个广告倒着放一遍吧……公关危机说不定就能解决了呢。![](http://mmbiz.qpic.cn/mmbiz_png/xCR9ArFiaADk8rJicW9fYWlrRKUlCIFgqENX7kXd0x7PK7ic6eCTbJJBouVha6AUDa8ljTdulwJAElT2iaEOj7weLQ/?wx_fmt=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