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7-4-14 16:09 编辑
要说这两天欧洲大陆最刷屏的新闻,除了熊猫来荷兰之外,大概就是这个:
AC米兰官方宣布卖给中国财团! 以7.4亿欧元收购99.93%的股份!
就在不到半个月前,荷兰皇家海牙高尔夫俱乐部才被中国投资人以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这个标价,让俱乐部老板表示“根本难以拒绝”。
听起来好像不是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并购……
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荷兰能被冠以“皇家”名义的企业,至少要有超过100年的经营历史!
而且海牙的这家,是全荷兰最好的高尔夫俱乐部!
位于全荷兰最富有的小镇的Wassenaar,附近的房子都是动辄上百万欧元的豪宅!
所以,对荷兰人来说,中国的这次投资就是买走了他们的百年大牌!
想想要是中国的“全聚德”、“同仁堂”被外国人收购,那是多大的事儿?!
说起来,这些年咱们中国人在荷兰的“买买买”,那还真不一般……
买破产
收购破产企业是外资并购里常见的套路。
尤其是那些短期内财政困难,但是产品具备竞争力的企业,简直是中国投资人的心头大爱。
今年2月,莱顿就有一家这样的破产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了。
这家荷兰公司名叫Babybloom Healthcare,专注儿童医疗健康用品。
自从2009年成立以来,这家公司设计制作的婴儿恒温箱拿了多个大奖,被各大医院采用,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受到关注。
不过2016年公司财政困难,不得不破产。
而收购他们的中国宁波恒温箱公司——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恒温箱制造商之一。
直白点说,就是人家有产品 有市场 有经营,就是没钱;而我们手上别的不说,重点是钱多!
传说中的瞌睡遇上枕头,绝配!
买产品
说咱们中国的境外投资是为了买产品,听着是不是有点像日常逛超市,看上哪颗葱哪颗菜,随便往篮子里一扔就完事儿了?
行吧……2013年的时候,海航就来荷兰买了这么一颗菜:TIP Trailer Services。
这颗菜,是欧洲最大的拖车租赁公司,成立了将近40年,在全欧16个国家有超过100个分支机构,拥有并管理大概48,000部租赁设备……
买技术
要说买产品是去超市挑了盒牛奶,那买技术大概就是去农场订了头奶牛吧……
毕竟,产品买了只能再卖出去,技术买下来学到手,拿回国就可以用呐!
早在2009年,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就收购了荷兰达尔文(Darwind)公司,当年的交易额是1000万欧元。
Darwind是荷兰的离岸风力发电机生产商,这笔收购就是看上了研发资源,用来帮助湘电海上风机的上市和规模化生产。
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北汽集团旗下的海纳川公司在2011年全资收购了荷兰的汽车天窗生产商英纳法(Inalfa)。
这可是个大手笔!英纳法本身就是行业排名全世界第二的生产商,仅仅是在华的销售额就有每年9亿欧元!
海纳川收购英纳法,对弥补在汽车天窗系统方面的短板有绝对重要的作用。
买生活
高端技术听着离我们有点距离?那就说点衣食住行…
Kruidvat(K店)、Trekpleister和ICI paris XL,分别是日用品、健康保健和化妆品连锁品牌,在荷兰可谓家喻户晓。而它们背后的大老板,你猜是谁?
嗯……多年前就被嘉诚哥手下的屈臣氏收购了……
说起来,李嘉诚对荷兰投资也算是情有独钟,比如他旗下的长江实业,2013年就花了9亿437万欧元收购荷兰的废料加工业巨头AVR。
对于众多投资人来说,跟着大佬花钱总归是不会错的。
于是上个月荷兰停车场运营商Q-Park竞购的时候,除了长江基建之外,还有一大波中国集团交了竞标书……这算是跟嘉诚哥抢生意吗?
放眼在衣食住行的可不是只有李嘉诚。
今年年初,中粮集团也完成了对荷兰粮食贸易商Nidera的全部股权收购。
Nidera掌控着一手粮源,还在南美市场有这领先的种子业务。中粮也说了,目标就是要在粮食这一行里“买全球,卖全球”。
回头再看这次收购海牙高尔夫球场,就感觉咱们中国投资人在荷兰“买”的东西已经越来越本地化、生活化。
夸张点说,我们成为了左右荷兰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资本,一场交易甚至可能会改变世界人民的生活。
荷兰的高尔夫行业官网说:
“ 现在这个时代,晃着钱袋子买买买的中国有(投)钱(资)人(商),已经越来越多了。
这话听着虽然像是一副纨绔子弟、富家公子遛鸟斗狗的既视感…
但是想想咱们中国投资人这些年在荷兰剁的手,就只有两个字:
图片来自网络
荷乐网独家编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