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8-10-22 09:49 编辑

本文转载自微悉尼(Wesydney)公众号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美丽景点走红全国,

仔细一看,那是一片宛如紫色星空一般的“花海”。


它拥有薰衣草一般的温暖色调,同时又拥有狗尾巴草一般的清新自然,

而仔细说来,这并不是“花海”,因为长在人们眼前的并不是一种花,

而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粉黛乱子草。

在国内,

上海、南京、杭州、郑州等城市的免费公园内纷纷引进了这种美丽的“花海”。


在草地刚刚开放的时候,仿佛城市中央盛开的紫罗兰,

一眼望去无边无际,

广阔的草地紫到了心里!


不仅仅是前来的游客拍手称赞,


连这片草地的守护大爷都为能获得这份看守工作而感到幸运,


人生美景不易得,能天天看着这片粉黛乱子草,

老人们的心情都舒畅了很多!


然而,好景不长,连美景也不长,

看守的大爷们发现,这片草地上的游客越来越多,

但这草怎么越来越少啊?!

这紫色芦苇荡般的“花海”,

怎么一夜之间变得像扫黄现场?!


看守大爷和园丁们都发现,自己还没来得及注意,

大片大片的粉黛乱子草就像经历了“麦田怪圈”一般,

被压得平平整整,

往日平滑封面的紫色草坪,

在国庆短短几天时间内仿佛经历了“鬼剃头”,


全部变得参差不齐、坑坑洼洼!


看到这样的场景,想必不止是看守的园丁们会长叹一口气,

屏幕前的你也会为这片坠落的美景而可惜吧?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这片难得的美丽花海,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端,

而偏偏,就有那么一部分人,

一定要亵玩。


紫色到“踩”色的全过程

在网友们上传的美丽照片中,许多照片是以下面的视角呈现的:


而他们拍摄的视频,大多也是以这样的剧本完成的:


是的,视频的女孩婀娜多姿,

在身边紫色的映衬下更是格外美丽,

可朋友们你们是否知道,这拍摄的成本可是非常高的。

这些粉黛草,一旦经过了踩踏,

便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了方便理解,

我们来揭露一下各类照片和视频的“拍摄团队”是如何运作的:


他们肆意躺坐在草坪中间,毫不理会那些已经被他们压垮的乱子草,

为了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图,

他们常常一路碾压,

这草坪中原本没有路,

压得人多了,便成了路。



在粉黛草中间区域,可以看到他们不但摆拍各种姿势,而且或站或坐,或躺或卧,

粉黛草因此被压到一地惨不忍睹。

被压倒的花田已经全部枯死,触目惊心。

甚至有管理人员上前阻拦,却被人怒吼:

“关你什么事。”

8.jpg

在国庆仅仅三天时间内,全国各地的大片粉黛草草坪便一扫起初的风光,

它们死的死伤的伤,

在草坪深处,你可以看到被压垮的草茎和已经发霉的草根,

甚至有的草上还挂有游客们衣服上的线,

也算是在死之前找回了点尊严。


在一片狼藉的草坪边上,人们不难看到一个牌子,

上写明确地写着:

“勿采摘,勿践踏,文明观赏显素养。”

有没有采摘无从考证,

但显而易见,人们在践踏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这句标语的前四个字似乎自动被游客们忽略了,

仅剩“践踏,文明观赏显素养”。



喊了一千遍“出来”也未能把他们喊出来

这一部分游客所缺失的感官不止是视觉,

可能在他们中,有的人连听觉也渐渐丧失了。

在草地周围执勤的看护大爷对此情此景表示极为无奈,

原本以为这是一份身在花丛中的美差,

却没想到喊破喉咙也

没人来“营救”这些粉黛草。


为了防止游客肆意踩踏粉黛草,

这位看护大爷从早上六点开始,便要拿着喇叭在草坪旁观望,

渐入深秋的气温让他们不得不一大早就站在冷风中,

大爷一天喊出最多的四个字便是:

“给我出来!”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防止游客们擅自进入草坪踩踏,

这位大爷甚至带着喇叭攀上了大树,


居高临下,一天之内喊出了1000多次“出来”,

也没能把游客喊出来。

据他表示,自己回家后的第一句话不是“开门”,而是“出来”。



这位年纪已经68岁的看守大爷,用高音喇叭不断劝阻游客,

每天值守12个小时,经常在下午1点的时候还吃不上午饭,

却依旧不能唤起游客们保护草坪的意识。


这些游客,不惜冒着被“点名”的危险,也要钻进警戒线,

踩踏一路粉黛草,

只为那一张朋友圈的照片。


有些游客不管不顾一旁的“禁止越线”指示牌,

一意孤行翻过警戒线,

进入草坪拍摄照片。


在警戒线里,经常看到有游客卧倒在草丛中拍照,

因为这样既不易于被发现,又能拍到美美的照片,

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被发现后则慌乱而逃,

她拿着自拍杆的样子酷似扫雷,

不料自己先被扫了出来。


管理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

草坪周围沿路设置的指示牌数量都快比草多了,

若在指示牌上画上画,游客们沿路便可以观赏到一部完整的动画片。

可这还是阻挡不了游客们的拍摄热情,

他们深入草坪,

拍摄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大片。


可能他们还不知道这片美景的背后,园丁们付出了多少汗水,

他们也不曾知道,

为了杜绝游客们践踏草坪,为了让这些美丽的粉黛草还有来年,

园丁们不惜将自己亲手栽培的草坪,

全部割掉!


园丁忍痛将草坪全部割掉

来自杭州滨江公园的园丁郑阿姨对这一现象痛心疾首,接受记者访问时老泪纵横,


她表示,

这些粉黛草是在G20时期从澳大利亚进口美化环境的,

粉黛草生命非常脆弱必须精心呵护,而且不能浇水过多,对于湿度严格控制。

并且坚决不能踩压,一压就倒就要生虫,

一生虫就要死。


面对花海被踩烂的情况,她只能疏导游客提醒他们“不要在上面行走或者坐卧”,但是却屡次遭到游客辱骂。

一气之下,郑阿姨气到重病卧床,现在连嗓子都哑了。

各路园丁们都像伺候孩子一样把这些粉黛草从一根青苗养到现在的成片花海,

但是没想到在这里变成网红之后却被活活踩死。


而为了保证粉黛草可以保留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

为了让它们的根不会全部腐烂在泥土里,

这些园丁,不得不“痛下杀手”,

将自己辛苦培育的粉黛草,

再亲手割掉。


面对《梨视频》的采访,这位来自杭州的园丁表示,

“没办法,为了保持根部。”


这名园丁表示,这完全是出于绝对无奈情况下的一种“丢卒保车”的方法,

如果根被踩坏,就会在土壤下发霉,

这些粉黛草就将彻底死亡,

明年就看不到了。


从这名园丁无奈的表情和略抱叹息的语气中,

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心中有多么的不舍,

又有多么的无可奈何,

这一大片来自大洋彼岸的紫色,

最终没能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第一个秋天。

这个世界上不缺乏美丽,缺的是发现美丽的眼睛。
小编觉得,只要有眼角膜和审美,

发现美丽并不是一件难事,

如何对待美丽才是。

而可惜的是,某一小部分人所谓的美丽是极为狭隘的,

他们想要的是属于自己的美丽,或属于自己朋友圈的美丽,

从而不惜摧毁广义上的美丽来满足私欲。


那么这一些人,

你们生来就不配拥有美丽。

你将仅随自己70年的姓名写在了700年的景观上

就在一个多月前,

巴厘岛的潜水员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在海底的石头上,他们发现了自己看不懂的文字,

潜水员心里一惊,

难道是发现了远古文明?!

他们速速将拍到的照片反映给上级,

誓要将这古文明公开于世!

他们拍到的石头是这样的:


小编怎么觉得这个字我能看懂呢…

陈帅和姜帅这俩人究竟是有多帅…

于是乎…在Facebook上,

便有人就此事发出了声讨!

文章大意:不点名了,看看你们干的好事,很遗憾看到这一景象。希望导游们能够看好你们的游客,将这类不文明行为杜绝在源头上。

最近,在景区刻字的事情屡屡发生,

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种,

美丽的西湖带给了我们假日好心情,

但十一当天,在西湖边,

却发生了一件叫人无语的事情。

北山街保俶路口的圣塘景区靠近湖边有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有“杭州西湖”四个红字。


它算得上是西湖边的网红石碑了,很多游客都爱和它合影留念。

10月1日早上,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石碑的左上角,

多了几个红色字。

字体弯弯扭扭,大致可以看出是

“平文涛”、“无砂之禅”七个字。


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连环球时报都发文称:

平文涛同志,
你欠杭州一个道歉。

而几乎在同一时刻,世界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也出现了刻字行为,

丹霞地貌就是这个:


然而如此美景却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

这样鬼斧神工的天赐景色,

却被断送在一些“民间雕刻家”手中。


此等行为,甚是拙劣!


甚至还有家长带着孩子组团来刻字的…

不远万里跑来练习书法,

真是辛苦你们了…


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心态,

都希望这一部分人可以收敛一下自己的私心,

无论是踩踏粉黛草还是在景区随意刻字,

你拍出来晒在朋友圈的照片,

都是无比的丑陋。



近期,全国各地公园纷纷开放迎游客,

参观从澳洲等地引进的粉黛乱子草。

可是,众多公园的粉黛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粉黛草因为自己的美丽而

招来了杀生之祸。


其中,杭州滨江公园的粉黛草“受灾”最为严重,

据报道,

仅仅三天时间,

整个草坪就被踩踏地所剩无几,

园丁不得不将自己亲手呵护长成的粉黛草一点点割掉。


踩踏草坪、在景区刻字这样的行为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中频繁发生,

为了装饰自己的朋友圈,

少数人人不惜亲手毁了难得的美景。

不是这个世界不曾洒下美丽,

而是你们不配拥有这份眼前的美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