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8-5-4 08:57 编辑

这只可爱的小兔子,相信了解荷兰的大家肯定不陌生,对,它就是荷兰土生土长的米菲兔!对于家有宝贝的爸爸妈妈们来说,荷兰米菲兔系列丛书可谓家喻户晓,人手一套。图文看似简单,细读细看其实别有洞天。


3.jpg

荷兰缺少中文环境 。因此我的一些好友想尽各种办法吭哧吭哧地把两套米菲兔的中文译本从中国运到了荷兰,一心企盼着能借孩子喜欢的、熟悉的故事主角米菲好好地给孩子普及中文。


但似乎结果有点差强人意。

她们直接给我发来微信:你不是在教中文还一直在做翻译吗?能不能教米菲好好说中文?

“我们每次给孩子读米菲的中译本,无法逐字逐句照读,只能现编。细心的孩子老问这次读的为什么和上次不同?”

带着这么一个宽泛且有点抽象的任务,我随手挑了一本国内某出版社编译出版的《米菲住院》……难怪朋友会有此要求,在这本左文右图加起来才24页的小书中,居然每一页文字都有误译!
中译本里故事人物简直是经历了一番“变形记”:
那个说话有趣、温柔安慰米菲的医生不见了,
连生病都透着呆萌的、
温和又理性的米菲又去了哪里?

翻译版里,她变得死板且了无生趣,小小人儿捏着嗓子学大人说话。

差强人意的翻译不但丢失了亲子对话的亲切感、医生和病人对话的轻松感,还忽略了故事本身的语境和中荷文化差异。

比如,有荷兰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米菲只是嗓子疼就可以去医院(ziekenhuis)?
相信以下画面对在荷华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就算连续一个星期发烧39度,就算哭天抢地就差跪地求饶,只要身体没有发炎症状,家庭医生(huisarts)都只是淡定地打发让回家喝水休息。
荷兰的家庭医生(huisarts)

要真能拿着家庭医生的介绍信去医院,说明真的病得不轻了!

把这24页的小书翻了无数遍后,我斗胆来重译这本只有那么两百来字的小书。 相信这不止可以满足在荷兰的中国父母的需要,国内的父母们也会有兴趣看看《米菲住院》更为丰富的一面。

(别再在豆瓣、亚马逊上嘲讽原书平淡无味了,
这锅真的应该翻译来背)

这篇重译和解读,满满都是荷兰文化、儿童心理学以及原作者和本译者对可爱的小米菲迷弟/迷妹的宠溺和尊重。

让我们开始吧!


第一页

荷文原文:
Op een dag zei nijntje pluis:
Ik heb een beetje pijn
Mijn keeltje voelt een beetje raar
Wat zou dat kunnen zijn

新译文:     
一天,小米菲说
我觉得有点儿疼
嗓子怪怪的
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呢

荷兰语Tips:米菲兔系列书籍里,荷兰文单词经常出现je的后缀,表示程度轻微,小小的、轻轻的。比如说een beetje pijn,就是“有一点点儿疼”。je也经常用来表示一种昵称,nijntje,是米菲的荷兰名字,就是“小兔子”的意思。

译者心:中译第二句的“我感觉浑身没力气”将荷兰原文说的程度加重了。

(原文用分行的方式呈现,荷兰文的偶数行都是押韵的。已出版的中译文很好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我的译文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原因将在后文提到。)

第二页

荷文原文:
Ik  weet het niet, zei moeder pluis
Maar weet je wat ik doe
Ik ga vandaag met jou maar eens
Naar onze dokter toe
新译文:  
妈妈说:我不晓得怎么回事哎
不过你知道我会怎么办
今天会带你去一趟
家庭医生那儿

荷兰语Tips:Ik weet (niet) ,“我(不)知道/清楚”,这是低龄小朋友经常说的

这里又体现了米菲兔系列书籍里的荷兰文行文风格,尽量用最简单的句式。

译者心:荷兰文里兔妈妈说我不清楚你怎么了,但你知道我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像以前那样,我们去看看医生。

短短的四句,包含着几层意思:

第一,相信兔妈妈对米菲的病情有初步的判断,但她并不十分确定。

第二,兔妈妈肯定米菲的认知:以前我们觉得身体不舒服,就会选择去看家庭医生,一向如此,所以我相信你知道我们会怎么处理,不用害怕。小朋友都是animal of habits,喜欢习惯和固定模式,因为这样让他们有安全感。

第三,这里的医生应该指的是家庭医生。荷兰人生病,第一步先去自己家附近的家庭医生那儿,如果家庭医生觉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则会建议病人转到医院。

(按上下文的逻辑,虽然原文没有明说,我觉得这应该指的是家庭医生。)

第三页

荷文原文:
De dokter zei: ik zie het al
Dat pijntje haal ik weg
Dat doe ik in het ziekenhuis
En dat komt best terecht
新译文:  
家庭医生说:我已经看到这小毛病啦
来抓走它
到医院去
效果才是最好的

荷兰语Tips: 本页采用了简单句式的行文风格。Ik zie (我看见), haal ik weg (我拿走)

荷兰好友 Tabitha 提示,荷文原作者的许多具体用词并不一定是最简单的词汇,有时为了押韵,会选稍复杂的词。terecht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原文一直在解决“简单”和“押韵”之间的平衡。

译者心:看荷兰文原文时,觉得医生说话很好玩,也很贴近我所亲身经历的医生和小孩说话的方式:特别轻松,特别欢乐。

荷兰医生深谙儿童心理学,因为小孩会将一切事物拟人化,比如他们经常会把他们的玩具当做真人(我大儿子还在宜家大超市给他的熊猫玩具喂奶呢)!所以医生这里将小毛病拟人化了。

荷文原文里有许多的语气助词,因此我在通篇译文里时不时会加语气助词,这是原译文没有的。

基于我的观察,荷兰成人之间对话的语调和大人与小朋友说话时的语调是不同的,而中文翻译中只能通过语气助词来表现这种语调上的区别。不过,也正因为添加了语气助词,没法将原文的押韵贯彻到译文中。


第四页

荷文原文:
Het ziekenhuis...vroeg nijntje zacht
Doet dat niet erg pijn
En moet ik daar alleen naar toe
Dat vind ik niet zo fijn
新译文:  
呃,医院啊……米菲轻轻地问
会不会很痛啊
我得一个人去那儿吗
我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荷兰语Tips:在荷兰文原文里,因为医生说得很有趣很轻松,所以米菲并没有叫起来,而是轻轻询问“痛不痛”。

译者心:米菲没觉得自己可怜,她是一只非常温和且理性的兔子。在她的认知里,生病时去看过家庭医生,但并没有去过医院。所以她开始猜测医院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请注意她的思考过程,她还没有能力描述医院的样子,但她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想:会不会疼;是不是一定得去,得一个人去——这是她关心的两个点。

最后她得出结论:不,我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多么可爱的小米菲,就是典型的荷兰小朋友啊,dat vind ik niet zo fijn,喜欢就喜欢,不赞同就这么直白地表达,还有可能如右图那样掉两颗金豆豆。


第五页

荷文原文:
Maar nijntje hoefde niet alleen
Want moeder bracht haar weg
En in haar koffertje had zij
Haar ponnetje gelegd
新译文:  
不,米菲不必自个去
妈妈会带着她
她还可以在小行李箱里
带上她的小睡衣

译者心:就如前文分析的,去不去医院,米菲最关心的是她是不是得一个人去。结论是:米菲不会一个人去,妈妈会陪她,她的小箱子会陪她,她的宝贝睡衣也会陪她。

就如上文提到的,小小孩并没会很清楚地区分真人和玩具。 在他们的世界,两者都是一样一样的。所以荷文会有这样的表述:妈妈会陪米菲,小箱子和宝贝睡衣也会。


第六页

荷文原文:
Zij kwamen bij het ziekenhuis
Wat vreselijk groot, zei nijn
Ik vind het toch een beetje eng
Waar zou mijn kamer zijn
新译文:  
她们来到了医院
这大得有点吓人啊,米菲说
(就算妈妈陪着我)我还是怕怕的
哪儿才是我的房间(可以躲一躲)呢

译者心:直到这里,米菲才是真正地、第一次地去了医院。这也是我判断之前她看的是家庭医生的依据之一。

(如果之前米菲看的不是家庭医生,而是医院的医生,那么这一页应该出现在更前面、在和医生的对话之前才符合逻辑。)

当小小的米菲来到规模庞大的、和小型的家庭诊所不一样的医院时,她重复地陈述她有点害怕,不过她在害怕之余还在做理性分析。

她寻思:医院这么大,我有点儿害怕,我得找个房间藏起来。医院这么大,我怎么找得到属于我的房间呢?(她想的可不是“医院很大,我们还是回家吧!”)

和地大物博的中国相比,荷兰可谓是弹丸之地。见识过中国众多气势恢宏的博物馆之后,再来看荷兰人专门为儿童开设的博物馆如童书博物馆、斑马之家等,只能说后者小得可怜,只有那么窄窄的几个房间,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在多次看到儿子在小房子里像鱼儿那样自由自在、穿梭自如后我终于想明白了,小空间给孩子一种安全感。

米菲在第一次面对医院这一“庞然大物”时,没有安全感,感到害怕,潜意识里只想找到一个小空间。因为她的认知里,小空间等于安全感。

我很喜欢荷兰原版书籍对这一细节的处理,呈现了小朋友的一种真实状态,让人思考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那样做。

第七页

荷文原文:
O kijk, daar kwam een zuster aan
Dag nijntje pluis, zei zij
Ik vind het leuk dat jij er bent
Kom jij maar mee met mij

新译文:  
看!一位护士姐姐走过来了
她说,你好,米菲
你能来,真好
跟我走吧

荷兰语Tips:Zuster在荷兰文里是姐姐/妹妹的意思。在日常的成人对话里,荷兰人一般会把姐姐和护士分得很清楚。这里用姐姐来称呼护士,指这位护士让人觉得亲切,就像家人一样。

译者心:一见面,护士姐姐叫了米菲的大名,nijntje pluis,因为到医院看病,首先要核对身份。

接着护士姐姐说了一句鼓励人的话,你能来,我觉得这非常棒!

为什么说这是鼓励人的话?因为荷兰社会的习惯性思维是一切事情都要提前预约,到医院看病也不例外。真正到了预约当天,就算是会害怕有顾虑,但米菲没有当逃兵。

医生和护士姐姐都是深谙儿童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啊,该夸奖时绝不嘴软,米菲的确是只勇敢的小兔子!

第八页

荷文原文:
Zij bracht nijn naar een groot wit bed
En daar zat kleine nijn
Zij kreeg een prikje in haar arm
Maar dat deed haast geen pijn

新译文:  
护士姐姐把米菲带到一张洁白的大床边
小米菲坐了上去
她的胳膊上被打了一针
她没觉得很疼

荷兰语Tips:这里,nijntje 变成了 klein nijn。中文表达里都是译成小米菲,但我觉得原作者在这里换表达是有深意的。

原文说床是大的,小米菲坐上去(并没有躺在床上)显得她特别地小,但她很勇敢,像个大人那样。

所以这里蕴含了原作者Dick Bruna对米菲的心疼:你真的好小,小小年纪生病了,我心疼你。

同时也含有敬意,你长大了,你很勇敢,此时此刻我不叫你nijntje了,叫你nijn。另外,写成klein nijn 而不是nijntje,也有押韵上的考量。

第九页

荷文原文:
Maar door die prik werd klein nijn
Een heel klein beetje moe
Ik heb zo’n slaap, dacht zij - en toen
Vielen haar oogjes toe

新译文:  
因为打针的缘故,小米菲有一点
唔,一点点困
我就眯一会,她一边想着
一边闭上了眼睛

荷兰语Tips:een heel klein beetje moe,heel klein (非常小的) 和beetje (一点点的) 两个相同意思的词组叠加在一起真的超好玩,这是米菲脑海里的想法。

她有点儿嘴硬,刚到医院的新鲜劲儿还没过,还没开玩呢。她就像所有睡前的小孩那样倔强:我一点都不困!我只是一点点的困,我不要睡觉!

此时此刻,她就好像喝醉酒的人信誓旦旦地说:“我没醉!”最后实在撑不住了,米菲还很傲娇地说,我就眯一会,一会会。

译者心:其实原文里并没有明说,只是根据上下文的分析,可以推测护士姐姐给米菲打的是麻醉针,为小手术做准备。

但为什么没有明说?我猜测是对小孩来说,可能太多的信息让他们无法消化,徒生恐惧感。

米菲经历的手术大概是amandelen knippen(耳鼻喉手术)对荷兰小病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相对简单的手术。

手术有可能早至他们2岁左右时就进行,这个年纪他们会心生害怕但同时刚刚懂事,有初步的心智能力去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本书可以让小病人去医院之前读一读,做一做心理准备。


第十页

荷文原文:
En toen zij wakker werd, zag nijn
De zuster bij haar staan
Die zei: jouw keeltje is weer klaar...
Wat was dat vlug gegaan

新译文:  
当她醒来的时候,米菲看到
护士姐姐站在她的身边
姐姐说:你的嗓子好了
好得真快

译者心:这又是一个我特别佩服的故事情节设计。在陌生的地方醒来,还没来得及慌张地四周张望急问“我在哪?”,就能看得到熟悉的人,还听得到夸奖——这让米菲心安,医院真的没那么可怕。


第十一页

荷文原文:
En ’s middags kwamen moeder pluis
En vader pluis bij nijn
Zij brachten een cadeautje mee
Nijn dacht: wat zou dat zijn

新译文:  
下午,妈妈来了
爸爸也来了
他们还带了一份礼物
米菲寻思,会是什么呢

译者心:这里必须提到米菲兔系列的另一行文风格,特别喜欢把米菲作为主语,米菲说自己不舒服,米菲说害怕去医院,米菲寻思礼物是什么。原中译版本则是偷偷修改了主语,换成了兔爸爸说话。


第十二页

荷原:
Het was een echte zusterpop...
Hoi-hoi, zei klein nijn
Ik vind het in het ziekenhuis
Toch wel een beetje fijn

新译文:  
原来是一个护士姐姐模样的娃娃
嗨嗨,小米菲说
我觉得到医院里来
还是有点好玩的嘛

荷兰语Tips:小朋友会拟人化所有事物,因此当米菲拿到护士姐姐模样的玩具时,她说了句:hoi hoi!

在古荷兰语里,hoi用来表达一种兴奋之情,类似现代英语里的yay。在现代荷兰语里,hoi用以非正式场合打招呼,类似现代英语的hey。所以,我选择将hoi hoi 翻译成嗨嗨。

12页文字,12页图片。越细读揣摩原文的意思,越喜欢这本《米菲住院》。

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荷兰童书,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小米菲的心理变化,塑造了一只深受小读者和大读者喜爱的温和、理性、勇敢的荷兰小兔子形象。

同时,这本书是了解荷兰文化的窗口,让读者了解荷兰的医疗系统,了解荷兰大人(如父母和医生)是如何用轻松有趣的方式鼓励小朋友去面对陌生的、让人害怕的新事物。

希望这篇抛砖引玉的文章,能够重现原书的精彩,调整原译本中若干词不达意的地方,让米菲和米菲的迷弟迷妹们可以好好说中文,感受中文的魅力。

本文作者:吴锦华
过去的十年一直在高校做文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写文学评论,翻译学术论文。近年有幸升级成了两条小霸王龙的妈妈,全职带娃之余,用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重拾儿时梦想,做一位童书译者和推广人。

作者按
为了直观地与读者品读原文的精彩和说明重译的原因,本文引用了原出版社编译出版的《米菲住院》的每一面图片(仅供本文说明,无商业目的),并在每一张图片后加上荷兰版的原文、本人的中文翻译及解读。所引用的荷兰原文,皆出自Mercis Publishing BV 1986年出版的Nijntje in het Ziekenhui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