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8-3-21 15:48 编辑
本文转载自BiuBiu在英国 公众号ID:BiuBiuApp
“女人过了30岁就像郊区房, 男人有钱也不会买?”
34岁的美女学霸来到全国有名的相亲角上海人民公园体验,没想到受尽群嘲,不仅被视为嫁不出去的大龄剩女,还被形容成“郊区房”…这个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
在中国,女性超过30岁还不结婚,就会被贴上“剩女”的标签。郭盈光就是个标准的“剩女”:34岁、海归女艺术家、未婚。
2015年时,郭盈光第一次到全国最有名的相亲角“上海人民公园”体验,被现场人山人海的父母和相亲广告所震撼。
于是,她开始做调研,拍摄记录,并做了一组名为《顺从的幸福》的摄影作品。后来她发现照片里那些为孩子征婚的父母们,都显得特别焦虑。
好奇心下,她决定亲自去人民公园,为自己征婚。
连续几个星期,她每天到公园,举着一张自认为条件还不错的相亲广告,后面藏着摄像机,记录下相亲角家长的真实反应。 这些家长的话,让她内心受到十万点暴击: 30岁还不结婚,真的太晚了吗?
在镜头下,郭盈光往那一站, 立刻有一大堆人围过来。
但当叔叔阿姨们一听说她是83年的, 他们的反应都是, 这么大,你这个情况麻烦了! 其中有个阿姨问完年龄后, 竟说了句“勇气可嘉”,然后转头离开。 一位老阿叔为她的海归高学历捉急: “你看她读到硕士,没什么用。 女孩子不要读太多书, 读个大专、本科就蛮好的。 嫁出去,嫁完生个小孩, 也挺稳定的,多好。 读了好多书,把自己都耽误了, 现在很难配,相当难配!” 还有个爷叔把她形容为: “在这里,男的就是银行卡,你有钱, 你就可以买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产。 你看她,长得还行,又没结过婚, 这个房型还可以。但是她年纪大了, 所以她这个房子在郊区。”
郭迎光的朋友因此还给她起了个外号: “最美郊区房”。
郭盈光体验了几个星期, 每次大概1个多小时。 她表示受到了挺大的刺激, 所有人都只关心她多大了, 自己虽然有心理准备, 但这些叔叔阿姨的反应还是超出她预期, 有种“你完了,我替你感到惋惜”的感觉。
最后连她自己都开始怀疑, 才不过30出头的年纪 自己在婚姻市场上, 已经贬值到这种程度了吗? 但是在做完这组作品后,郭迎光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我不喜欢“剩女”这个词,更多是一种对抗。那些家长在说我的时候,我觉得多多少少对我是一种不尊重。后来因为我老去,我发现,从他们眼神里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关心的态度。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会觉得这是为你好,你怎么这么不着急。
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着急,只是我们生命中的那个人还没出现。
郭迎光自述: 我选择出国读书的年龄刚好30岁。曾经有个交往了很久的男朋友,以为会结婚,结果分手了。当时觉得完蛋了,自信心很受打击,也感受到了年龄上的焦虑。我必须做出一些改变。 后来就有了这组作品,在不同国家展出,得到了很多共鸣,我挺开心的。
高学历的女生其实都是比较佛系随缘的想法,如果能在公序良俗的年龄里把自己嫁出去真的谢天谢地了。 但中国绝大多数的女方父母并不会这样想。郭迎光的例子,是姑娘被男方家长嫌弃;另一方面,女方家长也会主动“放低身段”。
在杭州万松岭路的相亲角,一位家长说女儿明明是博士,但是在这里都不敢说是博士,只敢说是硕士,怕吓着男方不敢搭讪。总之是怕失去机会。 一位母亲说女儿38岁,年薪20万,已经连降门槛,可是还是没遇到合适的。
还有一位老母亲提女儿征婚的要求只有一条:离异男士… 现场观察了一圈,高学历、高薪、高管的精英女性不在少数。父母们却止不住的唉声叹气:“条件明明这么好,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郭迎光的这则视频,引起了微博上网友们的热议。 广大国内网友承认,即使我们本身不太在意年龄,但父母那辈确实挺看重女孩年龄的。适龄女性是男方父母给女方递烟,大龄女性是女方家长给男方递烟…
在父母辈中,年轻就是好的生育机器。对孩子好,也对大人好。 只有该结婚的感情, 没有该结婚的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