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6-9-12 10:55 编辑
前言: 最近有两条关于中国移民政策的新闻引起不少人关注: 6月30日,国际移民组织在日内瓦举行特别理事会,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中国的加入申请,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的第165个成员国。
彭博社在7月19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将成立国内首个移民局,预计最快于今年年底前成立。
中国在移民方面的动作频频,根源于寻求海外人才,并以此为突破口利用消费和创新主导经济转型。而这折射出国内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以及内需难以破局的尴尬。
中国向来是移民净迁出国家,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移民来源国,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国际人口比例却少得可怜。
移民局的成立,对于中国寻求高层次人才推动创新经济和消费,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中国,在未来能成为国际人口大国吗?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却不是国际人口大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向国外移民数量的剧增使得中国成为人口净迁出国家,向中国移民的外籍人数却增长缓慢。 近25年在中国居住的外籍人口数量(数据 据联合国统计,从1990年到2015年,在中国居住的外籍人口从37万人增至97万人,25年间增长了60万人,年均增长2.4%。但这与中国每年近千万人向国外移民的数量相比,仅为十分之一左右。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在中居住国际人口数量只占总数的0.07%,从全球平均来看,国际人口在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比例是3%,发达国家是10%以上,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的比例也达到0.6%。
在国际人口来源国家或地区中,亚洲国家占绝大多数,香港和澳门就占去1/3,而发展中国家又占据高比例,如菲律宾、越南、秘鲁等国,又如在广州有十几万非洲人在此生活(官方数据2万人左右)。
2015年在中国居住外籍人口的来源国家/地区分布(数据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成为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最重要原因。在2014年英国汇丰银行发布的“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其中,在外籍人士眼中,中国在经济状况领域排名第一,85%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对其经济状况表示满意,53%的人看好在中国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较差的居住体验也是共识,从居住体验指标上看,中国排名26位,尤其是近年来雾霾、食品安全等问题集中爆发,增加了居住体验的负面分。
也因此,中国最吸引的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如菲律宾、越南、印尼等国,而发达国家,例如英美加澳的人民就对在中国长期居住不太感冒。 全球最难申请的中国绿卡
在这97万国际居住人口中,拿到中国绿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5年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中国开始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至2014年,10年间,只有7300名外籍人士获得永久居留证。因此,中国绿卡被称为“全球最难申请的绿卡”。 中国绿卡样式 这与中国的移民政策门槛高不无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普通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身份问题主要靠居留证制度解决,但活动范围和居留时间受到严格控制。能在中国安家落户的外国人,大都需要领导人特批。
1985年是中国移民政策的分水岭,《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出台,该管理法把外国人在华居留分为“短期居留”、“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三类。
2004年,中国开始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主要面向四类人群:投资类、任职类、特殊贡献类、亲属投靠类,详细条件如下表: 其中: 1、外国人申请中国“绿卡”,首先得由本地公安局受理,然后需经省级公安厅(局)的审核,最后由公安部通过审批签发,前后大约半年时间。
2、申请费1500元,核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时,再收取证件费用300元。
3、被批准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外国人,每年在中国累计居留不得少于三个月,五年内在中国累计居留不得少于一年。
4、《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有效期为五年或者十年。未满十八周岁的外国人,有效期为五年;十八周岁以上的外国人,有效期为十年。
5、这四类人群均为高层次人群,如专家学者、投资者、企业领导人或者其他有声望的人,门槛较高。2004-2014年底,持有中国绿卡的外国人7300余人,其中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家属近2000人。
6、北上广持有中国“绿卡”的人数占到全国的近一半。而西部一些省份稀少,有的省份甚至停留在个位数上。
寒春(女),美国核物理学家,杨振宁同学,中国绿卡第一人,1948年来到中国,2010年去世(图片 北京首钢篮球队员史蒂芬·马布里拿到中国绿卡,原因是在北京男篮效力四年间三夺CBA总冠军,贡献突出 之所以把绿卡门槛设得这么高,与诸多因素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依靠人口红利成为世界工厂,并带动经济高速发展。
而此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对海外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加上中国也对引人才重视不够,对外开放的重点都放在了“引资”,而非“引智”。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放缓,人口红利释放完毕,依靠创新和消费转型成为必走之路。虽然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在提高,但是中国在“引智”方面的缺乏,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科研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门槛降低了,但吸引力大吗? 高层注意到了上述问题,移民中国的门槛正在降低。
自2015年6月以来,公安部陆续推出了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北京创新发展、福建自贸区和广东自贸区建设及创新驱动发展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并扩大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
新出台的政策措施,最大的特点是机制更市场化、更量化。比如,以前必须进入各个人才计划,但现在,在北京工作,年薪达到50万(纳税达到10万)就可以申请绿卡。
今年2月,公安部发布《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放宽申请条件和相关待遇安排;3月1日,公安部在中关村设立了首个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窗口,4个多月来,至少已有超过300人在这拿到了中国绿卡,相当于以前一年的中国绿卡发放量。
而随着绿卡制度的放宽,成立移民局也顺理成章,移民工作必须由专门机构来管理了。
2004年,西门子上海分公司执行总裁彼得·博格在上海公安局申请办理绿卡(图片 但移民局的设立和门槛的降低对于中国引进高层次人才,甚至增加移民数量,是否真的有吸引力?
中国经济已步入低速发展期,最吸引外国人的中国经济和就业机会依旧存在,但前景正在变得不可捉摸。比如,外教的需求巨大,目前的人数与中国的教育体量不成配比;但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投资范围和项目的受限,无形中也拒绝了一批人。
而中国不完善的移民制度也成为阻碍。绿卡制度的核心不外乎是“国民待遇”。按国际通行的做法,持有绿卡的人除不能享有当地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之外,在其他方面,比如在就业、入学、住房、出入境、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都享有同当地公民同等的权利。
但事实是,2011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外专千人计划”以来,有242名外国专家享受有关政策和待遇在华工作,但他们在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政策却得不到较好的落实。外国人在这里工作缴税,却得不到较好的社保福利,吸引力在哪?
即便是完善的保障政策,中国的社保、医疗等福利与国外对比,对外国人来说吸引力也不大。
再加上,中国的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得不到改善,甚至在加剧的时候,吸引力在哪?
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移民局的设立是好事,但完善的内在制度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才是吸引人才的根本。
新闻来源:搜狐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