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无根的感觉,一般第一代移民来到异国打拼,生活中往往会产生母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冲突,对异文化有一种隔阂一种疏远,自身往往会产生一种远离乡土漂泊在外的空虚感,有一种无根的感觉。
对 于在日华人来说,尽管许多人来日生活多年,已习惯了在日生活,但“无根的感觉”还是会时时浮上心头。尤其年纪渐长回想往事,逢年过节思念亲人的时候,一种 异乡游子的孤独感,一种对异文化的排斥感,对周边环境的隔离感,更会“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对此很多华人深有体会,但往往被人们疏忽的是,生活、成长在日 本社会的华人二代,他们在回国探亲、旅游或居住时,也会遭遇日本文化、生活习惯与中国家乡文化习俗的冲突,遭遇日本生活环境与家乡生活环境不同的碰撞,也 会显现一种“无根的感觉”。元旦刚过,春节将至,一批元旦归国探亲的华人刚刚缓和旅途的疲劳,投入工作、上学的奋斗之中,一批春节返乡的华人,又即将启程 出发,可是您知道那些随家长出行或只身回国的旅日小华人们,他们在并不熟悉的故乡,会发生哪些生活上、文化上、思想上的撞击吗?这些撞击又会对他们的心 灵、对他们对中国对故乡的认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特别选取了几个华人二代在回国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以提醒广大家长,关注孩子回国后的“无根的感 觉”。
一、被称为“国际大傻”
关玲(化名)的儿子张亮(化名)13岁了,他出生在日本,每23年 由父母带回国探亲一次。无论在奶奶家还是姥姥家,他都是最受欢迎的人,堂兄堂弟表姐表妹也爱围著他转。由于父母都是中国人,平时家里用中国语交谈,张亮的 中国语还能应付日常交流,但今年元旦回国返回日本后,关玲注意到儿子闷闷不乐,仔细询问,儿子说以后再也不会回中国了,原因是堂兄堂弟表姐表妹们给他起了 个绰号,管他叫“国际大傻”。
后经与儿子谈心并与国内的亲属交流,关玲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儿子在与堂兄堂弟表姐表妹的玩耍中,太实在了,有啥说啥,从不知道变通,出去也不管什么情况,非常自觉遵守秩序,遵守各个场所的规定,在堂兄堂弟表姐表妹的眼中,“太傻了”。因而被笑称“国际大傻”。
如 孩子奶奶在问到学校的情况和学习成绩时,其他堂兄堂弟学习好的都说考了第几名等,学习不好的只说个“一般”“马马虎虎”等,而张亮却告诉奶奶他最得意的是 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学习上“拼命努力了,但成绩不好,倒数第三名”,奶奶夸赞他,问他班级有多少人能参加足球队时,他回答“谁想参加都可以参加,我还找 了一位朋友参加呢。”令堂兄堂弟笑他笨。
还 有一次,大家去游戏房玩,游戏房的墙上贴了一张告示,表明不许中小学生来玩,堂兄堂弟都是中学生,都大摇大摆地玩,店主也没有任何表示,但张亮看到了告 示,问明白其中的意思后,就坚决不玩了,任堂兄堂弟怎么说也不听。同样一次去游乐场玩游戏,一个玩具车道具标明一排座席可乘坐2人,但这班车只剩一排座席了,他们同去的却有兄弟3人,因都是孩子,管理员同意3人挤挤坐下,带他们去的叔叔也让他们挤挤坐下,可张亮就是不坐,非要等下一班车来,而下一班车一等就是半小时,无奈叔叔只得让那两个兄弟把座席让给别人,他们一起等30分钟后的下一班车再坐。对张亮这么遵守“本来没用”“只是用来给检查的人看的”的规章制度,堂兄堂弟们笑他“太傻了”。
还 有一次叔叔带兄弟三人去吃“麦当劳”,堂兄堂弟去站座位去了,因店里人多,叔叔让他代为排队,自己出去办点事,结果直到叔叔回来,张亮还站在原地,原来前 边不断有人夹塞儿,而张亮又不往前挤,所以只好原地踏步了。对于张亮“连排队都不会排”,堂兄堂弟们更是连连摇头,于是偷偷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国际大 傻”。
弄 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关玲表示,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家乡所在的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城市,社会效率和人的观念相对落后,人们对自觉、秩序的要求显然水准太低。儿 子是认死理,但这个死理认得没有错。为此她表扬了儿子,并告诉儿子中国人正在像儿子一样,都在往“傻”上变,堂兄堂弟他们过两年就会明白“傻”是好的,也 会变“傻”的,儿子听后虽是半信半疑,但显然很高兴。
二、再也不想回国了
苏先生的儿子苏启明(化名)现已上了大学,自从3年前从中国奶奶家回日本后,再也没有去过中国,原来3年前在国内旅途上发生的事,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
苏启明上小学时来日本,刚来日本时也常常随父母回国,后来上了中学,学习忙了,回国的次数少了,中国语说得也不太流利了。3年前,苏启明17岁,上高中二年级,暑假时父母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就让他一个人去长春看奶奶。考虑到苏启明已有78年没回国了,对国内环境不了解,父亲为他买好了先飞大连,然后从大连转机飞长春的机票,并约好叔叔去长春接机。准备就绪,父亲还不放心,就买了一张可从中国打往日本的电话卡,嘱咐儿子一下飞机就给父母打电话。
父 亲在成田机场把儿子送上了飞往大连的飞机,心就一直提著,焦急地等待著儿子的消息。果然当天因大连大雾,飞机无法降落,就降落在了渖阳。接到儿子从渖阳机 场打来的电话,苏先生要儿子在机场等著,听从机场人员的安排,并每半个小时来一次电话,告知情况。苏先生又给弟弟打电话告知航班有变。然而半小时后,儿子 没有来电话,一小时后儿子还没有来电话。苏先生急了,给机场打电话问情况,机场回答没有找到这位乘客,可能去渖阳北站乘火车去了。苏先生又给弟弟去电话, 弟弟来到长春火车站,等候从渖阳过来的火车。然而从下午等到天黑,没有半点孩子的消息。苏启明的奶奶一家人都急了,从长春打了两辆出租车连夜赶到渖阳找 人。从飞机场到渖阳北站,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找了一宿,终于在天已大亮的时候,叔叔在北站附近的一座立交桥下找到了只身站在那里的苏启明。
原来,在渖阳飞机场等候机场安排时,一位机场工作人员问苏启明,“你去哪里?”“长春。”“去长春,那还等什么,赶快出门打出租车去渖阳北站,坐火车4小 时就到了。”于是苏启明坐出租来到了渖阳北站。在日本长大的他哪里了解国内的社会环境,按在日本的习惯,他把随身带的手提箱放在身边,钱包放在裤子的口袋 里,排队买票。哪知只一眨眼的时间,他的手提箱就不见了,心里著急,启明又急忙去拿钱包,发现钱包也不见了。从来也没有想过在国内会有这么多的贼,这么肆 无忌惮,启明一下子就懵了,看著身旁一双双冷漠、嘲讽的眼神,启明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寒冷,他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处境,也说不清楚这贼究竟是怎么偷 的,不敢去找警察报案。钱包丢了,电话卡丢了,他没办法跟家里联系。毕竟还是个孩子,一下子身处这种凶险的环境,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而这时天已经完全 黑了下来,启明就漫无目的地来到一座立交桥下,又饿又冷地等待天亮。叔叔找到启明后,急忙给亲人们打电话报平安,而这时一宿没合眼,差点急疯的父母已经开 始买机票准备去中国找儿子了。
找 到了儿子,苏先生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了解情况后,苏先生给渖阳机场和航空公司打了电话,质问机场和航空公司,这样处理一个已经买好到长春的机票的乘客是 否合理,结果一会儿答覆说,找不到让苏启明去火车站的管理人员,怀疑其不是工作人员,而是一般乘客,一会儿说,苏启明已经是大小夥子了,谁知道他懂不懂中 国,他的行为应该自己负责,等等,最后不了了之。苏先生生气地说,其实也没想让谁来负责,钱丢了可以再挣,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件事对孩子伤害太大了,只 想要求机场和航空公司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了。
苏先生事后讲述,出了这件事后,奶奶再也不让孙子在中国单独行动了,儿子回日本时,苏先生和妻子都去机场接机,儿子见到父母后,第一句话就时,“爸爸,我再也不去中国了,太可怕了。”苏先生说,“听了儿子的话,我心中的滋味难以形容,说不出来的难受。”
三、中国的小孩都是神童吗?
刘 立萍(化名)有一儿一女,这让她非常骄傲,以前带孩子去国内看望外婆,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件事。丈夫虽是日本人,但也非常喜欢中国,有时间就跟他一起回 去。中国南到桂林、昆明,北到哈尔滨、大连,东到青岛、上海,西到敦煌、西安,他都去过,比刘立萍还中国。可是自从孩子上了中学后,开始拒绝与父母去中国 旅游探亲了。
刘立萍介绍,问原因,孩子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不愿意去了。但一次女儿告诉他,讨厌大姨和老舅老叫她“小日本”。表哥有一次和她一起看排球赛,是中国队对日本队的比赛,表哥一次次地说,“扣死它,打死小日本。打死日本傻X。”这让女儿非常不舒服。女儿对妈妈说,“妈,中国话我平时听不太懂,但表哥的话我全明白,我听懂了,表哥声援中国队,但表露出的是非常讨厌日本,讨厌日本人。”
而 儿子不愿回中国的原因是不愿与舅舅家的表妹比学习。刘立萍介绍,儿子与表妹同年,上同一学年。小学的时候放暑假,刘立萍带他回中国姥姥家过暑假,带了暑假 作业。与表妹一块做作业,表妹很兴奋地和小表哥比了起来,刘立萍的儿子稀稀拉拉写了一页日语汉字和傂傜偐偂酢魽表妹则写了密密麻麻近两页的汉字。姥姥说, 表妹从幼儿园时就学写字了,上学时写字又快又好,还会背唐诗宋词,会拉小提琴,聪明极了。以后回国表妹都会与小表哥比一比,看是日本的学生学习好,还是中 国的学生学习好,比过数学,刘立萍儿子的数学作业只有花花绿绿的几页,而表妹的作业整整一大本,刘立萍看了一下,同类的习题,量至少是儿子的3倍。当然做起来,表妹的速度也让小表哥望尘莫及。儿子曾认真地问妈妈:“中国的小孩都是神童吗?”刘立萍告诉他:“中国的小孩学习认真刻苦,你若认真学习,也会变神童的。”儿子却坚决地说:“不,我要和朋友们玩,我不要做那么多的习题。”
刘立萍说,其实女儿和儿子在日本中学和小学学习,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家长面谈时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也很好。孩子们小的时候和他们的爸爸一样很喜欢去中国。现在女儿初三,儿子小学6年级,但他们不愿去中国了,想想语言交流障碍可能是孩子们不愿回国的因素之一,但不愿与舅舅家的表妹比学习,不愿听大姨家的表哥骂日本人,是孩子们列举的具体原因,这让刘立萍和她的老公都很头疼。
刘立萍说,想不到文化的冲突,不同生活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的隔膜,这么快孩子们就感受到了,生活在日本的华人二代,对父母成长的故乡生活,也会产生疏离,产生一种不理解。

精彩评论2

雾轮客  海贼王  2007-1-26 2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孩子回国,也有无根的感觉[ZT]

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看看这篇文章。
中国人在荷兰难以融入社会,在荷兰长大的中国小孩,要是真的回国,也可能不容易融入中国社会的。
echobaby  ↗GGD爱心大使↗  2007-1-29 0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孩子回国,也有无根的感觉[ZT]

这是个实施啊~~所谓的环境不同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