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8-4-23 15:48 编辑
为进一步强化我旅荷公民自我保护意识,荷兰驻华大使馆根据真人真事整理出旅荷安全系列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提醒旅荷中国公民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以确保在荷期间顺利、安全。
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财物失窃。在荷兰驻华大使馆整理出的这些真实案例中,有很多都是关于财物失窃的。不妨跟小编学习一下,如何去预防或解决这些事。
财物失窃最容易发生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尤其是车站,热门景区等。无论是有交通出行需求的在荷华人,还是来荷游玩的旅客,都一定随时注意身边财物的安全,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地点。 ▲ Amsterdam Centraal
案例1
中国游客戴先生(化名)在荷乘坐火车出行,把随身的背包放在了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火车在一个小站停靠时,一名男子在经过戴先生所在车厢时,突然抓起戴先生的背包,跑下了车。
事发突然,戴先生一时愣住,等反应过来想去追,对方早已跑远,火车也要开动了。戴先生只好下车,立即就近报警。
提醒:在荷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请将随身物品放在身边可控范围内,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警惕,以保证人身财产安全。如遇盗抢等情况,请保持冷静,留意犯罪分子衣着、体型等重要信息,尽快报警。
案例2
中国游客余先生(化名)在阿姆斯特丹火车站下火车出站,人群熙熙攘攘。突然有人拍打他的右肩,余先生下意识的回头往右看,左手提着的手包立刻被一男子夺走。
人群拥挤,余先生根本没有看清抢匪的相貌,也无从追赶,只好立刻报警。
提醒:不法分子经常在人员密集场所设计圈套,多人配合作案。请提高警惕,加强防范,遇身边突发意外情况,首要关注自身安全和随身财物安全。若不幸遭遇盗抢,请即向当地警察部门报案。
案例3
中国公民江先生(化名)一家人在荷兰某旅游景点合影时,将随身行李放在旁边的地面上。在一家人摆好姿势,江先生即将按下快门之时,一名外籍男子突然冲出,抓起行李就跑,瞬间消失在人群中。
江先生试图追赶,但未能追上犯罪分子,只好报警。
提醒:请提高警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应使行李尽可能贴近自己的身体,使犯罪分子不敢轻易下手,万一遇到突发事件,也便于及时作出反应。
许多游客选择自驾游玩欧洲。自驾方便快捷,的确是旅行的好选择。但是自驾也要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不少财物失窃案例就发生在自驾途中。
案例4
在荷兰租车自驾游的中国公民李先生(化名)在路边暂时停靠休息。一名路过的外籍人士拍打车窗并呼喊,示意李先生的车后部有情况。
李先生随即下车查看,并未发现异常。但待李先生回到车上时,放在副驾驶座上的背包已经不见了。李先生只好立刻报警。
提醒:请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关注自身安全和随身财物安全,将随身物品保持在身边可控范围内。遇陌生人上前搭话,须倍加警惕。驾车时要习惯给车门落锁,下车时要紧闭车窗,随手锁车,注意观察四周,发现可疑之处,请尽快离开。
案例5
中国公民唐先生(化名)一行3人来荷旅游,把租用的自驾车停放在阿姆斯特丹著名商业街的停车场,行李均放在车内。从商业街游览购物结束之后,发现他们的车辆被砸,行李中价值数万元人民币的手提电脑、莱卡相机被盗。
唐先生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意识,为了图省事,把贵重物品连同行李都放在车里,结果发生这样的事,悔之晚矣,只能尽快报警。
提醒:租车游客离车游玩时,应避免将贵重物品置于车内或后备箱。近年来,已发生多起中国游客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城市停车场内所停车辆被砸事件。如遇盗抢砸等突发事件,应及时报警,并注意收集线索信息。
荷兰人十分热情好客。但也有犯罪分子,假装成好心人接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游客,通过圈套骗取游客的财物。
案例6
中国公民张先生(化名)来荷兰旅游,入住某酒店。入夜,两名自称酒店“工作人员”敲门表示要进行例行检查。其中一人与张先生交谈,另一人在屋内各处迅速查看一圈。
两人离开后,张先生发现写字台上的贵重物品被盗,只能立刻报警。
提醒:切勿让不明身份的陌生人进入酒店房间。如遇号称酒店人员“检查”,应先向酒店前台核实情况,贵重物品应安全存放。
案例7
中国公民唐先生(化名)来荷出差,从酒店步行前往火车站准备继续行程,途中遇到一位外籍男子向唐先生问路。
唐先生的手松开拉杆箱,正想在男子的手机地图上指路时,路旁突然冲出另一名外籍男子将唐先生的拉杆箱抢走,再回头看问路的男子也已不见踪影。整个事件过程,前后不过一分钟时间。唐先生见无法追上匪徒,只能立刻报警。
提醒:一些犯罪团伙会利用人们的好心,设下圈套,分散当事人的注意力。旅行时,要对身边突发的情况保持适度的关注,要对随身财物安全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让个人物品离开视线,离开自己的控制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