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8-3-23 15:43 编辑
近日,由荷兰公司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疑似使用了受阪崎肠杆菌污染的原料,而该产品已出口到我国的消息沸沸扬扬。
小编在荷兰做代购的朋友,微信都被质疑的声音轰炸了。
而就在刚刚,质检总局发布该情况通报显示:
该疑似问题产品 并未进入中国流通市场
且该产品为企业自检发现并主动实施召回或自愿销毁。
质检总局:未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放心!近日,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通报,荷兰一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在自检中发现使用了一批疑似受到阪崎肠杆菌污染的乳清粉,导致3个品牌、5个批次的婴儿配方乳粉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风险。
据说,相关产品已出口到中国、越南、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企业已对相关批次产品实施召回或自愿销毁。
质检总局对此高度重视,获悉欧盟通报后立即组织开展核查,现已查明,欧盟通报所涉及产品中,对华出口的为Lypack生产的润贝配方乳粉(Rearing Baby),生产批号为0000011087和0000011079。
该货物目前在口岸监管仓库,尚未进入流通领域,检验检疫机构将会对该批货物依法处理;疑似受污染的其他批次产品没有对华出口,请境内消费者放心。
就在刚刚,Lypack工厂也发布声明表示:疑似污染产品是该工厂代工产品,企业对该产品已采取主动召回措施,未有任何产品进入流通市场。
以下为工厂官方声明全文: Lypack官方声明
我公司确认,欧盟RASFF第2018.0744号风险预警通报的疑似被污染的婴儿奶粉,系由我公司荷兰工厂为第三方生产的产品,此预警系根据我公司向荷兰有关主管机构的报告而发出。
目前,疑似有风险的产品全部受控,未有任何产品流入市场。我公司进行了严格排查,没有发现类似情况。
Lypack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与服务,我公司旗下所有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均严格遵循中国标准进行生产及控制质量,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之后方会销售。
公司投放在市场的产品敬请客户、消费者放心购买和使用。
至此,众多妈妈可以说是虚惊一场了!
值得注意的是, 与此前国家质检总局每月例行通报的 未予以准入的食品信息不同, (那些产品均因中国检验检疫不合格被拒绝入境) 而此次荷兰疑似问题奶粉 是企业自查发现使用了疑似受到污染的原料后、 立即第一时间主动报告。
举报自己?主动召回? 如果这算是荷兰人特有的“傻”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犯傻了
荷兰食品安全标准高
还记得前两年的“毒鸡蛋”风波么?
一时间蔓延欧洲多个国家,比利时、德国以及瑞士的超市已将数千万只鸡蛋下架,荷兰也销毁了数千万只蛋鸡。搞得满城风雨,一时间人人“闻蛋色变”。
荷兰一贯以食品安全执法标准高,监管措施和手段严苛享誉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排名历来都位世界前列,怎会突然闹出这种丑闻?
后来有专家忍不住发声:虽然各国标准不同,尤以荷兰的标准最为严格。在荷兰被大批下架的鸡蛋,在邻国都完全不成问题,照常销售。而由于荷兰的食品安全标准过高,所以才造成这种往自己脸上抹黑的局面。
荷兰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除了欧盟的《食品法总则》及其相关指令为基础,同时也包括荷本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多年累积的一些具体规定和做法,几乎涵盖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方面。
根据不同食品类型和行业特点,荷兰政府制定了有针对性地规定和技术标准。
例如,奶制品行业对于奶源安全、储存和运输中的保鲜、再加工环节的安全性等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和技术标准;而饮料产业则必须遵守关于调味和添加剂、生产工艺和流程及食品包装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食品安全理念:健康第一
荷兰所有食品安全立法均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基础上:
人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只要认为对人类健康存在危害或潜伏危险因素,就要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进行保护,而不必等到有充分科学论证的评估结果,更不用等到发生了危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事实和后果。 这一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食品安全立法理念,即未被证明不安全就是安全或相对安全,未被证明有害就是无害或相对无害。
根据新的食品安全理念,所有立法的原则均为最高程度地保护消费者健康与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任何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发生。
为此,即便在科学上未证明因果关系之前,也必须首先充分考虑产品、程序和行为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性,并采取以预警原则为基础的各种必要措施,直至该产品、程序和行为经全面充分的科学评估得到证实,预警措施才可能修正或撤除。
同样,基于上述理念,对于任何侵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行为,法律将给予最严厉的处罚,并对被侵害者进行最大程度的补偿。
所以,前文中的荷兰奶粉工厂主动报告可能出现的原材料污染,并召回相关产品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荷兰食品安全多方监督荷兰人食品安全意识很高,媒体、中介机构及普通消费者均十分关注食品安全和卫生,他们对政府监管部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在确保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荷兰食品观察组织(Foodwatch),每年还会设置“金软蛋奖”(Gouden Windei),鼓励消费者监督那些名不副实的产品,并敦促他们进行改正。
在荷兰,一旦发现食品质量问题,至少可以选择以下几条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荷兰食品安全监督方式
一是向所在地区VWA派出机构的独立检查员(independent inspector)举报,其有权进行调查取证,如经查证问题一旦属实,独立检查员可作出相应处罚决定,并通报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和主管行业机构。
二是向相关行业中介机构举报,在荷兰,所有从事食品或与食品相关业务的公司和个人均被要求加入相关行业中介组织,并自觉接受行业管理和自律。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的政府监管职能也通过这一方式转移给各行业中介组织。
三是向媒体举报,通过媒体报道和曝光,对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中介机构施加压力,从而寻求问题的解决。
四是在掌握充分证据及产生实质损害结果的情况下,可直接向民事法院等司法部门提起诉讼。
鉴于上述全方位、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网络,加上严厉的处罚措施和高效的执行力度,为荷兰的食品安全和卫生提供了很好的监督和保障,在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上,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十分谨慎和小心,鲜有“越雷池半步者”。
作为一个吃货,坚信吃无小事, 更不要说给婴幼儿吃的奶粉制品! 小到缺斤短两,大到危及健康 都!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需要严谨态度 和严格的执法力度来保障。 对吃的不负责, 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文章资料来源:奶粉关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荷兰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等,荷乐网独家整理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