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美女小编 于 2017-11-9 16:12 编辑
文 | Ying.W
携程亲子中心的虐童视频, 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惨不忍睹的伤痕, 狠狠戳中了很多父母、准父母的心。
那些看得到的伤,可以去控诉,去追究 但孩子们幼小的内心深处留下的阴影,却无处诉说, 而且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你有过给你伤痛记忆的、难以忘记的老师吗?” 98%的回答是“有”。
这个让人难以相信的结果,是一部韩国电影《老师的恩惠》制作组通过街头采访和网络还有电话访问在1000人中获得的答案。 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幼年时被老师伤害的事情,并且若干年后还无法忘记这种伤痛。
(韩国电影《老师的恩惠》海报)
我们说,孩子是一张白纸,一块剔透的水晶。 任何不负责任的随意涂抹,粗心的碰撞, 都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永久、无法去除的伤害。
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一段可怕的童年经历, 可能让一个孩子从此厌恶“老师”这个词—— 可能让他害怕学校,排斥和人相处,抵触原本善意的接触。 还可能带有敌意或恐惧地面对未来的人际关系。 童年的不美好回忆,不是一段经历,过去就过去了。 它可能是一辈子的负担,如影随形。
相反,有爱心、有责任感,真心喜欢孩子, 愿意一切为他们考虑的老师, 对每个家长和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无法选择可能遇到的老师。 他们只能用最简单、直接的表达, “老师”这个形象,带给他们的感受。
那么,你们知道,在荷兰幼儿园里, 小孩子眼中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呢?
“老师会送给我皇冠,让我当真正的公主”
小公主,华裔宝宝,荷兰出生,幼儿园在读。
小公主不会对妈妈说幼儿园如何如何好,但是在幼儿园开心的感觉溢于言表。她喜欢在幼儿园的时候,问到喜不喜欢老师也会笑着点头。
荷兰小朋友在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就是一个字:玩。如果非要说学了什么,那就是跟老师一起学做一个快乐的小孩子。
问起老师为孩子做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小公主的妈妈说:生日的时候给她做了一顶皇冠,她美的不得了,觉得自己成了真正的公主了。
皇冠老师确实是亲手制作的,但是每个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来自老师的礼物。老师对孩子们都很重视,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
“我喜欢玩沙子,老师会帮我把沙子弄干净” 混血小吃货,中荷混血,荷兰出生,幼儿园在读 小吃货是中荷混血,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荷兰人。聊起幼儿园老师,小吃货的妈妈思索再三,说完全没听她提过老师啊!她提起幼儿园就是一件事:
幼儿园有好多好吃的!(果然是小吃货啊~)
说起印象深刻的事,并不是从小吃货自己嘴里听来的,而是妈妈和老师沟通的时候了解到的:
小家伙喜欢在课余活动的时候玩沙子,虽然是女孩子,也有着调皮的一面,喜欢把沙子装到自己的衣服里,再故意给老师看,逗大家笑。老师居然非常温柔的一遍一遍帮她把衣服脱下来,把里面的沙子抖干净,再把衣服穿回去,并且每次都会告诉她这样做是不对的,不可以这样。
说到这里,小吃货妈妈表示老师的耐心连当妈妈的都自愧不如!
“老师是我的好朋友” 路飞,华裔宝宝,荷兰出生,幼儿园毕业,小学在读 路飞2岁入园时家长要填一份“入园须知”,需要填写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以往病史,目前的家庭状况,是否发生过家庭变故,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以及孩子的性格描述等等。
荷兰幼儿园里没有国内那种监控(至少我知道的幼儿园都没有),也没有老师和家长随时联系的所谓“家长群”,但是我不是很担心孩子。
每天接送孩子和老师见面时,(老师)都会主动讲述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基本情况。偶尔去幼儿园会看到老师们抱着孩子、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们读书念绘本,能感受到那种爱,所以我们很放心。
有一次孩子在幼儿园受伤的经历。因为和其他小朋友起了点小摩擦,从滑梯上跌了下来,伤的确实不轻。老师第一时间做了急救处理,给孩子止了血包扎好以后就和我们联系了。等我们赶到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已经安抚得差不多了。
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不会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个小朋友。
路飞现在已经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了,幼儿园老师带给他的良好印象也延伸到了小学老师身上,他很信任老师,。他会把friend book(类似国内的同学录)拿给老师写,“因为老师是我的朋友啊!”路飞这样告诉我。放春、秋假的时候他有时还会说“想回学校了”。
“我用手机和老师说话,荷兰语我听得懂”
菩提子,土生不土长的中国宝宝,来荷6个月,入园一个月
菩提子和我一起来的荷兰,到今天才刚满6个月。以他的年纪在国内还没有到入园的适龄期,所以人生中第一次进幼儿园就是在荷兰。
菩提子在的幼儿园每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他在幼儿园很黏老师,老师叫他“little shadow”(类似“小跟屁虫”的意思吧,笑),孩子能黏老师我觉得应该是很相信她的。
菩提子是班上唯一的中国孩子。有两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入园的第一天,接他的时候收到了老师的一封信。老师知道我们都不会说荷兰语,特意用英语写了欢迎信,让我非常感动。
这样的信件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现在家里已经有厚厚一叠了。这些信记录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做了些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和哪个小朋友关系更亲密,等等。这种贴心让我觉得国内幼儿园的那种“监控”很多余。我们家长所希望了解的孩子的成长细节,老师都帮我记录了。
另一个让我感动的事,因为班上的老师和小朋友都说荷兰语,而菩提子他现在还不会听不懂也不会说。老师就用翻译软件,把自己的话录下来翻译成中文说给他听,再把他说的中文通过软件翻译着听。所以他们在幼儿园交流完全没有障碍。
“老师说爱一个人就是‘拥抱他’”这是荷兰的一个幼儿园,老师正在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
孩子们回答:
孩子们回答:
孩子们回答:
另外一个是荷兰某所小学里,老师在跟学生们一起讨论如何正确的谈恋爱的过程:
孩子们各抒己见:
接着老师又谈到了分手,
孩子们是这么回答的:
我们可以看到,荷兰的孩子们对“爱”和“恋爱”的体会很深,也很有感触。这得益于荷兰专门开展的关于爱的课程。
荷兰幼儿园都很在乎小朋友最细微的心理变化和感受
荷兰的幼儿园一般会在小朋友去上小学时将一些有关他/她的成长信息交给学校,让学校对孩子提前有一个了解,以便老师能更快地找到适合他/她的教育方式。
孩子所在的幼儿园每年还会对一些孩子特别安排面对面的亲自交接,即所谓的“温暖的交接”,“温暖”是指园方亲自去和小学交接,而不是通过书面材料。他们认为很有必要让学校知道孩子的真实表现是如何的,可能对新环境和大班级会感到紧张。幼儿园方会希望学校或高班级能安排一名负责老师来当面会谈,孩子父母也被要求在场。幼儿园方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有必要向小学当面交代,以便让孩子能顺利过渡。(引自公众号:此荷兰非彼河南)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 他们的眼睛是干净透彻的镜子, 可以把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照射出来。
文章由荷乐网编辑,原创刊载于“荷乐网GoGoDutch”微信公众号(微信:HoiGogodutch),如需转载请联系荷乐网及作者并获得许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