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亦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院士开始在社会上走俏。据说去年在成都召
开的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参会的170多名院士一下飞机,就由警车开道,一路
无阻,被护送到宾馆,然后干什么事情都有各级领导的亲自陪同,真是气焰熏天。
(熊艳等:科技"虚火"遭遇院士诘问) 。遥想当年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真是不知今夕何年。

  一、欧美院士制度先例

  "院士"一词来自英文"academician",它实际是指"academy的成员"(a
member of an academy),或"从事学术(或艺术)工作的人"。由于任何一个学术
团体都可以称自己为Academy (它还是很多高级中学的称呼),所以
"academician"这个称呼本身并不带有很高的地位,它可以用来称呼任何一个地
方性的或任何一个专业性的"Academy"成员,就象称政治家做politician、称无
产者为proletarian一样。据说把"academician"翻译成"院士"的人是傅斯年,这
个汉译将西方的"学院" (academy)与东方的"士"结合起来,颇得中西合璧之妙。
在中文里,"院士"是专指一个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成员。语源学研究表明,
"academician"这个名词首次出现于1784年,比欧洲院士的出现晚了一百多年。

  院士是一个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正式成员,而这个学术机构一般就是国家级
科学院。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家科学院是建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它在最
初只有12名成员。但这12名成员中,包括著名化学家玻意耳(Robert Boyle)、物
理学家胡克(Robert Hooke)、建筑大师和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夫·任
(Christopher Wren)、著名学者威尔金斯(John Wilkins)等人。据说这个12人
小团体在最初并没有一个正式名称,但英王查尔斯二世在1662年向它颁发了宪章
(Charter),因此它就成为了"皇家学会",亦称"伦敦皇家学会",其全称是"增进
自然知识的伦敦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

  与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过程相似,法兰西皇家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的成立也是先由一些著名科学家自发地组织起来,然后才得到政
府的确认。法兰西皇家科学院成立于1666年,最初有21名正式成员,其中有著名
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Rene Descartes)、天文学家伽桑狄
(Pierre Gassendi)、数学家及物理学家帕斯卡 (Blaise Pascal)等人。1699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正式确认这个组织在法国王室的保护之下,将它命名为皇家科
学院,院址设在卢浮宫的图书馆中。由于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的研究受到政府的财
政资助,所以它的科研成就也最高,影响也最大,是欧洲其他国家科学院的榜样。
当时欧洲与法兰西皇家科学院齐名的科学院还有普鲁士科学院(Preus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和俄国彼得堡皇家科学院(Académie
Imperial des Sciences de St. Petersbourg)。这两个科学院的建立都与著名
数学家莱布尼茨有关。

  与上述皇家科学院不同,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是由共和国政府建
立的。由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创始人在整体上缺乏世界性的学术声望,并且这个
科学院的成立过程不很光彩,因此在成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美国国家科学院对
美国的科学发展没有起到多少正面的作用。(亦明: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始末)

  二、中国的第一届院士

  中国的国家级科学院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建立,称为"中央研究院",著名学
者蔡元培出任第一任院长。20年后,中央研究院经过评议和选举,产生了中国的
第一批共81名院士。这些院士分为数理、生物、人文三组,每组院士人数大致相
等,其中数理组有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叶企孙、严济慈、
李四光、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等学术大师,生物组有贝时璋、童第周、胡先
骕、戴芳澜、汤佩松、俞大绂等著名科学家,而人文组则更是群星璀璨,有胡适、
陈寅恪、顾颉刚、赵元任、金岳霖、冯友兰、郭沫若、梁思成等一流学者。因此,
中国的第一批院士可以说是一时之选,深孚众望。现在看来,当时中国的院士,
人文组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数理组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而生物组与世界水平的距
离也不是很远(当时的生物科学本身就不很发达)。

  中国第一届院士的产生有两个特点。第一,院士的评议和选举完全是在学术
界圈内进行的,社会力量,尤其是政治力量的介入很少。比如,郭沫若和马寅初
是著名的反蒋亲共学者,马寅初曾坐过国民党政府的牢房,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
当选为院士。当时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产生是这样进行的:民国"三十五年由评议
会筹办院士选举。先由各大学院校、专门学会、研究机构及学术界有资望人士,
分科提名候选人,约四百余人,三十六年由(中央研究院学术)评议会审定候选人
一百五十人。三十七年再由评议会选出院士八十一人。"(吴大猷:中央研究院
的回顾、现况及前瞻。转引自谢泳:从院士到学部委员)。那次院士选举,原拟
选出院士80至100名,但第一次投票仅选出60来名。一连投了五次票,才选足81
名。

  产生中国第一届院士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学术界的权威们非常注重选举的公
平。主持那次选举的主要人物是傅斯年和胡适。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中曾一再强
调要把院士选举"竭力办得公正、像样"。傅斯年和胡适的许多好朋友尽管是院士
候选人,但最后并没有当选为院士。编著有《卜辞中所见之殷历》、《殷历谱》
等"里程碑式" 著作、曾任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并在耶鲁大学讲学的著名考古
学家董作宾就曾给胡适写信,明确表示在考古学领域的院士人选中,他愿意由郭
沫若代替自己,因为"沫若是院外人,以昭大公"。竺可桢在1949年5月30日的日
记中写到:"渠曾阅研究院院士录,见有郭沫若之名,知研究院之能兼收并蓄。"
(《竺可桢日记》第二册第1257页,科学出版社,转引自谢泳:从院士到学部委
员)。

  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选举之所以比较公平,可以说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中
央研究院实际上是一个独立机构,院長由本院评议会选举产生,报请总统批准任
命。因此,它不受制于其他政府部门。三十年代初,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中央政
治会议曾下令要中央研究院新建的物理、化学等所从上海迁往南京,但院长蔡元
培就是抗命不从,结果不了了之。由此可见其独立性之强。第二,当时的学术界
存在一批出类拔萃之辈,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学术和道德素养。学术界领袖的人
格力量保证了良好的制度得以正常运行。

  三、从院士到学部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研究院不复存在,它留下的空白由中国科学院代替。中
国科学院的建立是由具有立法会性质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确定的,在《共同纲领》
草案中,其第四十三条就是"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1949年9月,
在由钱三强等人起草的《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中,曾建议把这个科学院命名为
"人民科学院",以纠正中央研究院"为科学而科学"的偏向,强调"科学为人民服
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1949年9月27日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根据这项法律,"科学院"成为归属于政务院的政府
部门。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院长,陈
伯达、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科学院副院长。
(http://www.cas.ac.cn/Index/0U/Index.htm)。从强调"科学为人民服务",到
任命陈伯达为科学院第一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从一诞生就带有十分明显的政治色
彩。另外,中国科学院的"政府部门"身份,为它的"官学"特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虽然从1954年起,全国人大决定中国科学院不再是国务院之下的政府部门,但它
的具体工作仍旧归国务院领导。

  从1954年6月起,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学部,到1955年6月学部正式成立,前
后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当时中国科学院设立四大学部,分别为数理及化学学部、
生物学地学学部、技术科学学部,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建立学部,其主要内容实
际就是评定"学部委员" ,而后者大致相当于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中国科学院第
一批学部委员共有233名。

  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学部委员的产生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产生有四个明
显的不同点。第一,"学部委员" 不是经过选举产生的,而是经过内部提名、内
部评定(叫做"协商")、最后报请中共中央(主要是中宣部)批准这么几道程序。因
此,这是一个不公开、不民主、并且由学术界以外的势力起决定作用的评选,实
际应该称为"挑选"或"遴选"。

  第二,学部委员的产生,政治因素占有相当的份量。这不仅体现在哲学社会
科学学部(相当与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人文组),在自然科学领域这个特点也非常明
显。当时"学部委员"人选的标准主要有三条,即"在学术上的成就、在推动中国
科学事业方面的作用和忠于人民的事业"。
(http://www.cashq.ac.cn/asp/U/q1.asp?y=1954)。实际上,当时学部委员的标
准只有两条,一条是政治标准,其内容就是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第二条
是学术标准。(刘潞:刘大年忆郭沫若。《百年潮》1998年第4期。转引自谢泳:
从中国院士制度的变迁看国共两党的文化理念)。根据这个双重标准,尽管第一
届学部委员的人数比第一届院士的人数增加了近两倍(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增
长了一倍多,自然科学学部委员增长了两倍多),但留在大陆的中央研究院18名
人文组院士中,有8人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其中梁思永在1954年去
世),这些被淘汰的院士包括出版家、教育家张元济、历史学家顾颉刚、社会学
家陈达等人。也就是说,人文组院士被淘汰了三分之一以上。不相信马克思主义、
因此不符合选拔标准的陈寅恪院士之所以能够成为学部委员,是因为得到了毛泽
东的亲自批准。(谢泳:陈寅恪当学部委员)。这说明,在这样的双重标准之外,
还可以有"御笔钦批"这个标准之外的标准。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央研究院院士、
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的胡先骕,因为反对前苏联李森科的伪生
物学而惨遭淘汰。他是238个报请中央批准的院士候选人中被砍掉的五个人之一。
据说在在一年后讨论这个问题时,毛泽东都认为应该让胡先骕当学部委员,可知
识分子出身的中宣部长陆定一却硬是没有把这个头衔还给他认为"是不用戴帽的
右派"胡先骕。(谢泳:胡先骕为什么没成为学部委员)。

  学部委员产生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大批政府官员成为学部委员。比如,在哲
学社会科学部的61名委员中,就有周扬、胡乔木、吴晗、胡绳、陈伯达等中共高
级官员。除了这些党政官员,其他政治倾向十分明显的半官半学人士构成了哲学
社会科学学部的主体,如郭沫若,马寅初、钱俊瑞、吴玉章、于光远、艾思奇、
范文澜、茅盾、许涤新、汤用彤、杨献珍、翦伯赞、薛暮桥等人。曾任中国科学
院党组书记的张稼夫在回忆录中写道:"科学院党内的一些同志,没有多少社会
科学的著作。但他搞的工作是社会科学,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来不及写多少文章和不会著书立
说,其中有一些人也有不少著作,这些人不进学部也不大合理。实事求是的办吧,
后来还是在这些同志中定了一批学部委员。"(张稼夫:《庚申忆逝》。转引自谢
泳:陈寅恪当学部委员)。这还叫做"实事求是"!而在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候
选人中,在国民政府中做过官的,如曾任蔣介石私人代表、中国驻联合国常驻代
表的历史学家蒋廷黻、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经济部常务次长、经济部政务次长、
中央设计局副秘书长的经济学家何廉等人,都没有当选。王世杰1910年与赵元任、
竺可桢、胡适等人一同赴美留学,是著名法学家。他虽然曾任国民党的宣传部长,
但他以法学家身份当选院士,并且在当选时已经改就外交部长之职。(谢泳:从
院士到学部委员)。

  第四,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的人数比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的人数明
显增加。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共81人,其中有21人在1949年左右离开大陆,因
此留在大陆的院士只有60人。(李扬:多少"院士"留在大陆)。到了1955年,第一
届学部委员出炉,人数一下子达到了233人,比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人数净增173人,
其中"老院士"仅有46人。也就是说,第一届学部委员中,80%的人在七年前没有
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他们当时为什么没有被选上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
学术水平不够。即使考虑到解放后有很多人从海外回国,从院士到学部委员的增
长数字也是相当大的。更何况在1948到1955年期间,并不是中国科学技术高速发
展的时期。人数的增多,其结果只能是学部委员整体学术水平的降低。

  产生学部委员的上述四大特点,为今天的院士制度腐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四、从学部委员到院士

  在1980年以前,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人数除了在1957年增加了18人之外,
再就没有增加过。1980年,国家恢复学部委员制度,有283人在这一年成为新的
学部委员。由于中国科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在197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而后者不选举学部委员,所以这相当于在中国取消了文科院士。这样一来,学部
委员新增加的283人全部是自然科学家。再加上前两届尚存的117名老学部委员
(不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在1980年,中国共有学部委员400名。

  1990年11月,国务院决定从第二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增选学部委员工作。
次年,中国科学院选举出了210名学部委员,除去自然减员和其他原因减员,
1991年中科院学部委员总数为528人。

  1993年,是中国院士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一年:这年10月19日,国务院
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宣布成立中国工程院。一个
月后,中科院选举出59名院士,院士总人数为545人。1994年中国科学院第七次
学部委员大会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每届增选不超过60名。(张
素亮:中国院士制的沿革史)。根据国务院两年一选举院士的规定,中科院在
1995、1997、1999、2001进行了四次选举,分别产生新院士59、58、55、56名,
使院士总数为653人(2001年数字) 。

  仔细分析这些数字,中国的院士人数在1957-1980年间,23年净增了209人,
增长大约一倍。1980-1991年间增加了128人,11年增长32%。而在1991-2001的十
年间,院士人数净增125人,10年增长24%。总的来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在院士总
数和年增长水平上,控制得还是比较合理的。不过,这里面有三个隐性问题。第
一,中国院士人数的隐性增长,即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急剧爆炸(见下);第二,
中国科技相对水平从九十年代中以来呈滑坡趋势;第三,中国院士的质量,包括
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在过去几年间出现严重下降。

  说1993年是中国院士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学部委员变成
了院士,更重要的是中国工程院的建立。中国工程院在1994年产生第一批96名院
士,其中30人本来就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他们是最早的"双院士"),其余为新挑
选的成员。第二年,中国工程院增选216名新院士,一年左右时间,人数增长了
220%,总数达到309人。1996年,中国工程院第三次院士大会通过决议,每届增
选不超过120名。(张素亮:中国院士制的沿革史)。1997,中国工程院增选116名
新院士,院士总数达到439人。1999年,中国工程院进行第三次院士增选,有113
人上榜,院士总数达547人。2001年,工程院再添81名院士,总数616人,这还不
包括24名外籍院士。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七年间,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人数增长了
540%。

  与院士人数猛增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尽管中国经济在九十年代一路高速增长,
但中国科技的高层次创新却呈现了负增长态势。(顾海兵:院士制度--中国科
技创新的障碍)。根据人大教授顾海兵的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
奖、国家技术进步奖的颁奖数量逐年减少,"21世纪前2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年均仅
为20世纪90年代的1/3,甚至更低。"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目前每年的发明专利数
量只相当于韩国的四分之一、美国的四十分之一。但中国工程院士人数却相当于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一切,都显得十分的荒唐、十分的荒谬。

  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术水平之低劣,几乎让人难以置信。这在几个月前的
SARS病原体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亦明:从SARS研究看中国的院士)。目前,
学界普遍的共识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仅及欧美二流大学副教授的水平,而中国
工程院的院士更要低一个档次,很多人连欧美三流大学助教授都不如。中国科学
院资深院士邹承鲁就直言不讳地说,"有些院士,说得不客气些,就是没有这个
水平却被选上了。"(李莹:学术腐败挑战院士良知)。据有人揭露,2003年中国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中,许多人只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了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而有
的候选人根本一篇学术论文也没有发表过。(chinaspine:检索一下中国工程院
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候选人的论文)。其实,中国国内期刊上的论文对世界科学发
展几乎一点儿作用都没有,但即使用这样的论文来充数,对某些院士候选人来说
都显得力不从心。中国工程院岂不成了南郭先生的集中营了吗?

  中国工程院的最大特点不仅是院士学术水平低,而且是它把"院士"这个"中
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授予一些政府高级官员。2001年,铁道部长傅志寰当
选为中国工程院管理学部的院士,据说他的主要学术贡献就是"客运要快速,货
运要重载"这么一句口号。(孙自法: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傅部长的当选,使其他高官如同汪洋大海中的鲨鱼突然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他们
于是蜂拥般地向中国工程院游来。在2003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中,赫
然出现42名部长级高官的名字。(佚名:中国工程院将成官僚院?42名高官竞选
本届工程院院士)。

  五、结论

  院士制度诞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政府的承认来
提高科学家的地位。建立院士制度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在学术界内部建立一个权
威。在21世纪的今天,院士制度的前一个功能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不复存
在,而要院士制度起到后一个作用,其前提就是院士的产生必须是公正的,学术
标准必须是唯一的。

  纵观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可以用"每况愈下"来形容它的发展历程。公正的
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制度被不公正、甚至可以说是落后的学部委员遴选制度代替,
这是中国目前院士制度问题的根源。对学部委员同时施予政治和学术双重标准,
并且以政治标准为主,是对学术公正、学术公平原则的粗暴践踏。不言而喻,双
重标准的实施,必然以牺牲其中之一为代价,就象十项全能冠军一般都得不到任
何单项冠军一样。政治标准的加入,必然导致学术标准的降低。另外,政治标准
在院士选举中的实施,使院士成了政治制度的附庸,使他们丧失了社会良心,这
其实就是院士学术腐败的思想根源。(关于院士的学术腐败问题,将在另文讨论)。

  除了制度方面的问题,中国科学家个人素质方面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多年的
政治运动,将大批有思想、有才华的优秀人材淘汰,而一些科技庸才、政客科学
家却慢慢地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主力。这就是谢泳先生所说的"最好的出局"现象。
(谢泳:最好的出局)。用时髦的话说,这是"逆向淘汰"。我曾说过,在反右运动
中"德才兼备的人被'烹'掉了,剩下的不就是那些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才无
德的人了吗?这么一来,中国学术界目前的学术水平低、腐败程度高的现象不就
是顺理成章的结局了吗?"(亦明:无耻的嘴脸贪婪的心(六):北大校史之易牙烹
子篇)。

  除了反右运动,十年文革造成的文化断裂,使中国目前的新一代科学主力先
天缺乏一个优秀科学家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因此他们在遵守科学道德、在权力
和财富的使用与分配等方面的表现,往往连一个正常社会普通公民的水准都达不
到。由于文革时代成长起来的科学家正在成为中国科技界的中坚,并且很快将成
为中国院士的主体,所以如果不从制度上来制约他们的劣根性的膨胀和发展,中
国的学术腐败现象很快就会出现另一个新的高潮。

  另外,目前院士在中国社会走俏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它是中外科学发
展史上所十分罕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
第四条款,院士的义务和权利包括"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国家规定的有
关待遇"是什么呢?据说其政治和工作待遇相当于副省级(部级),经济待遇是每
年10万元人民币津贴。也就是说,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猛然多出了一千多名吃干
饷的副部长。在一个每一百多老百姓就要供养一个"国家干部"的国度,需要多少
人来供养这些副部长呢?

  除了国家规定的待遇,地方政府和各个单位为了吸引院士,还给予他们额外
的待遇。比如,在中国工程院的网站中,就登有这样一条新闻:"新疆制定'两院
'院士待遇9条规定"。好在全文不长,抄录如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凡是在新疆工作的科技人
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新疆工作期间,除享受国家规定
的有关待遇外,享受下列待遇:一是聘为自治区党政领导的科技顾问;二是参与
自治区重大科技、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决策;三是自治区科技厅优先安排由两院院
士主持的科研项目,保证经费的落实;四是两院院士所在单位根据需要为院士配
备助手或秘书,安排办公室;五是有关单位保证两院院士著作的出版,为院士出
国出境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方便,简化手续,保证经费;六是自治区财政每月给两
院院士发放院士津贴1500元,由科技厅代发;七是医疗保健、交通、外出乘车按
副省级干部待遇执行;八是住房面积可按150-180平方米标准执行;九是院士所
在单位要加强与院士的联系,主动向他们通报有关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http://www.cae.ac.cn/15zh/2003/05-19.htm)。

  所以说,现在中国的院士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荣誉称号,它还是地位和权力的
象征,它直接与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挂钩,它还保证一个人的地位、利益会伴随
他一辈子,永不退休。根据新疆规定的第九条,院士在工作单位简直就是太上皇,
什么所长、什么院长,都要看院士的脸色行事。在中国,还有什么称号比它更值
钱呢?连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都实行退休制,可院士这个"副部长"却是终身
的。难怪院士在中国这么走俏。在官本位的官场,院士是高官;在钱本位的社会,
院士有厚禄;在以知识为本的学术界,院士是法定的权威;而在优胜劣汰的生物
界,院士是永远的胜利者。除此之外,许多院士还控制着国家科研经费的分配权
力。目前,许多大学的校长都由没有任何行政管理经验的院士来担任,其中原因
之一就是,普通大学是局级单位,而院士是副部长级别。院士当校长,学校好像
也相应地升了半级。

  一方面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低劣落后、停滞不前,一方面是院士队伍的日
渐壮大,人数的节节攀升。中国的院士,还有什么存在的理由吗?建立院士制度
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确立科学权威。以中国院士如此之低的学术水平,在中国学术
界确立他们的权威,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只能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
(顾海兵:院士制度--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

参考文献
chinaspine:检索一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候选人的论文。新语丝2003
年6月23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gchengyuan7.txt
亦明: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始末。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history/nas.txt
亦明:无耻的嘴脸贪婪的心(六):北大校史之易牙烹子篇。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ida_yiliu11.txt
亦明:从SARS研究看中国的院士。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news/sars82.txt
佚名:中国工程院将成官僚院?42名高官竞选本届工程院院士。新语丝2003年6
月20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gchengyuan5.txt
孙自法: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新网2001年12月12日。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a/fuzhihuan.txt
李扬:多少"院士"留在大陆。《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
李莹:学术腐败挑战院士良知。《外滩画报》2003年7月9日。
张素亮:中国院士制的沿革史。中国科技史料1998年第2期。
顾海兵:院士制度--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搜狐视线 2002年12月19日。
http://news.sohu.com/62/76/news205077662.shtml
谢泳:从院士到学部委员。《东方文化》杂志1999年第6期。
谢泳:陈寅恪当学部委员。
http://members.lycos.co.uk/sixiang000/auth.../XieYong017.txt
谢泳:胡先骕为什么没成为学部委员。
http://xyhome.freeservers.com/mj0046.htm
谢泳:最好的出局。http://xyhome.freeservers.com/mj0040.htm
谢泳:从中国院士制度的变迁看国共两党的文化理念。
http://members.lycos.co.uk/sixiang000/auth.../XieYong062.txt
熊艳、余斌、李斌:科技"虚火"遭遇院士诘问。《工人日报》2002年9月15日。

(XYS2003071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精彩评论4

愚色之徒  初上贼船  2006-5-7 13: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益阳

回复: 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耐心看完

这文章没人支持呢
是有些偏激么?
不过还是貌似有些道理的呢
kabuer  海贼王  2006-5-7 14: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这也太多了吧?!
快乐anny  海贼王  2006-5-7 15: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回复: 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工程院院士含金量也一直不如中科院的院士。


以前国内老板就是03年新当选的院士,感觉竞争相当激烈。当然国内办事总是连带关系很多,大家都一样,这也是没有办法,又不是光光院士这样。可是学术还是相当被看中的,没有好的Paper,尤其是近些年的,早就被淘汰了。
yezhenyu  见习海盗  2006-6-1 17: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 中国院士制度的演变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中国大陆已经把新语丝给屏蔽了,上不了。用代理上太慢,速度像蜗牛一样。气愤!到了荷兰再看吧。顺便报怨一下国内的新闻封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