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北欧漫记:瑞典王宫 
斯德哥尔摩建筑在波罗的海海滨,全城有大大小小14座岛屿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陆地部分共同组成。各个岛之间建有几十座路面宽阔的桥梁,上面行驶着汽车、电车、轻轨火车,把所有的岛屿紧密联结在一起。让我们根本感觉不到这是被大海分离的岛屿,反而以为曲曲弯弯的海湾和海峡是城市里的湖泊和河流。只是这里的水特别蓝,特别清澈。因此有人把斯德哥尔摩叫做“北方威尼斯”。
    18世纪以前,瑞典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有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陆军海军。直到今天,斯德哥尔摩仍然保留了昔日强盛的辉煌。我们来到瑞典王宫参观,这是一座六层楼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建于1728年,到现在已经270年,仍然保留得非常完好,白色的廊柱,宽阔的玻璃窗,一点也不显得陈旧。广场一侧摆放着漆成红色的古代大炮,游人可以在王宫里面的广场自由走动,随意取景照相。卫兵们身穿浅蓝色的军服,一个个个子很高,身材魁梧,精神抖擞,斜挎着冲锋枪,一动不动地站在哨位上,表现出良好的素养。一位卫队的军官笑眯眯地抱着一大摞画册向游人发放,我接过来一本,他反而向我致谢。这是一本介绍瑞典皇家军队的精美的宣传材料。我笑着向他问好,请翻译问他能不能和他合影,他高兴地答应了,拉拉衣服,挺起胸膛,我站到他身边,天哪,他的身高一米九也不止,再加上雪白的钢盔,比我高出一头还多。我问翻译,这么多有人会不会影响王宫的工作,是不是影响王宫安全。他指给我看,和我们同行的小赵拿着照相机一直走到王宫的窗前取景,一个卫兵迅速走过来,彬彬有礼地请她离开窗户,翻译说:广场四周不开放的地方,都画着醒目的白线,提醒人们不要越过白线。这样就保证了秩序。
    我发现瑞典王宫卫队佩戴的冲锋枪和常见的武器不同,既不是美国的,也不是法国、德国的。再看看画册,里面的直升机、坦克、火炮都和常见的各国武器不同,样子奇特。翻译看出我们的疑惑,解释说,瑞典是永久中立国,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但是这个国家有强大的军队,有自己独立的武器研究和制造业,武器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装备瑞典军队的,全都是瑞典自己制造的武器。
    王宫北侧隔着一道窄窄的海峡,是庄严的国会大厦,通体用花岗岩建成,很有气势。再向北是国王花园,里面有喷泉、花圃,现在是市民和游客们休息游玩的地方。王宫南面是高耸的大教堂。
    瑞典的古代建筑很多,有金碧辉煌的皇家歌剧院,色彩艳丽的马戏院,许多都是一百多年前、二百多年前的建筑。在建筑物正面的显著位置都有一块石匾,上面用闪闪发光的镏金大字写着建筑的时间,许多建筑物的门前还树立着建筑师或设计师的雕像。我们见到较早的是1618年的建筑,相当于中国的明代万历四十七年,正是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反明的时间。大量的建筑建于18世纪和19世纪,至今仍然干干净净,不显破旧。翻译介绍说,12年必须粉刷立面,进行整修,所以房屋虽然古老,没有一个肮脏破旧。街道上好像有过约定,每一条楼房的高度大致整齐,都是五层或者六层。楼房的高度一样,窗户的大小也差不多,但是每一幢建筑的风格、楼房的颜色、窗户的式样、窗框的细部装饰又各自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据说,各座楼房的建筑图纸必须经过区政府的批准才能施工,整个街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像北京的建国门内大街,每一座建筑孤立地都很有特色,说明建筑设计个个独具匠心,但是排列在同一条大街上却互相之间极不协调,成为各显神通的大拼凑。
    瓦萨古船博物馆
    我们参观了著名的瓦萨古船博物馆。这个巨大的建筑里面是一艘建于1628年的三桅战舰,下水仅仅15分钟就倾覆葬身海底,1961年才打捞上来,为了保存和展示这宝贵的文物,特意建成了这座博物馆。
    博物馆里有英文、发文、德文、俄文的介绍,也有中文的介绍,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博物馆的大厅里循环放映瓦萨舰打捞经过的电影,再现了当时打捞军舰、清除泥沙、寻找登记文物、保护战舰的经过。可惜电影的解说没有中文,我一句也听不懂。瓦萨战舰长69.1米,最宽处22米,共5层甲板,当时的国王在建设这艘军舰时一再要求修改设计、增加炮位,在3、4层一共装了64门青铜大炮,都是口径大约200毫米的前膛炮,因为安装的炮过多,炮位太高,压仓物太少太轻,刚刚下水就发生倾覆,迅速下沉在造船场的河口附近。这里的水深只有20米,瓦萨舰的桅杆高50米,从水面露出来很高,过往的船只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瑞典人怕丢丑,匆匆忙忙锯断了桅杆。后来,瓦萨舰被长久遗忘,沉睡在水底。50年代一位日本教授在古书中发现了瓦萨舰的记载,经过3年打捞,1961年才露出水面。
    由于战舰沉没的地方正是河流入海处,舰船上没有长满水生植物,也没有长满牡蛎,很多地方保留了原来的面貌。没有损坏的木材经过加温,去除水分,浸蜡,破损缺少的依照原来面貌补作,还重新制造了全部缆绳帆索,总长度达4000米。终于恢复了战舰的全貌。现在,瓦萨舰放在博物馆里展出,战舰上深褐色的木材,是三百多年前的原物,为了保护而浸蜡,显得颜色深。发黄色的木材,是打捞以后重新补做的。舰船高20米,足足相当于三、四层楼的高度,再加上几十米高的桅杆,非常壮观。舰船的头部和尾部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人物,有威武的武士,有慈样的海神,还有怒吼的雄狮,再现了380年前精采的木雕艺术。瓦萨军舰的重现,是瑞典人的骄傲,也是世界少有的奇观。
    奇怪的是打捞时发现军舰上面原来安装的64门大炮只剩下3门,查遍历史资料,大炮的数量也对不上。1618年到1648年的30年里曾经打捞上来58门炮,还有3门大炮怎么找也不见踪影。博物馆里展览了17世纪打捞大炮时用的潜水钟,是一口金属制造的巨大的钟,里面可以容纳两三个人同时工作。当潜水钟缓缓沉入水里的时候,空气集中在钟的上部。当钟沉到水下20米的时候,空气被压缩,正好占据了钟一半的体积。这个巧妙的设计使工人可以从容地打捞沉到水底的大炮。
    瓦萨舰上有200名军人,150名水手,找到的尸骨只有30具。大约多数人都已经逃生。瓦萨舰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博物馆,里面有当时的军装、衣服、皮鞋、陶器、啤酒桶……大多保存完好。只是衣服是用粗麻布或者粗毛呢制作,相当粗糙,陶器碗、罐更显得简陋。只是金属部件铸造相当精美,有神像,有装饰,还有圆球状的炮弹。一艘船,就像是一个世界,需要各方面的协作配合,包括冶金、铸造、火药制造、帆蓬的织、缝,缆绳、索具、当然最复杂的还是木工,此外还有船上用火(做饭烧水灯具)的管理和防火(战争状态被炸受损)的管理等等,在博物馆里都有画板和实物的展示。让我大开眼界。
    1628年是中国的明崇祯二年,年轻的朱由俭刚刚登上帝位,流放魏忠贤、诛杀客氏、惩办阉党,正是踌躇满志,很想有一番作为的时候。但是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陕西农民大起义已经开始,关外的皇太极已经形成相当实力……在地球的另一边,瑞典王朝也正在秣马厉兵,企图维护自己北欧霸主的地位。瓦萨舰就是一例。可惜,长达二十四年的北方战争终于以瑞典失败而结束,瑞典丧失了元气,大片土地被划给其他国家,瑞典也失去了强国霸主的地位。
    瓦萨古船博物馆的对面,是一座房顶建有尖塔的大楼,是瑞典的民俗博物馆。附近有军事博物馆,民族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等等。瑞典重视文化,也为自己的悠久历史骄傲,所以博物馆很多。
    翻译指着一座漂亮的大楼对我们介绍,这是图书馆。瑞典的公民都可以免费在图书馆里借书,借书的数量不限,需要多少就可以借多少。借期为3-4周,逾期不还要罚款,每本每天罚5克朗,大约相当中国5元钱。再不还书,就通过银行从你的存款当中强行划帐。
    国王夏宫
    国王的夏宫(Drottningholm)在斯德哥尔摩近郊的一个岛上,据市区大约30公里。汽车停下以后,我们仿佛走进了奇妙的童话境界,先是英国式的园林,绿油油的草地上散布着粗壮而高大的橡树,一片一片幽静的水塘里,野鸭子自由自在地游水,一个老太太站在岸边,向野鸭子轻轻地抛撒着食物,四周静谧、安详,没有一点声音,只有蓝天绿树清水。
    然后是法国式园林,绿色的枞树被修建成标准的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好象一个个巨大的几何形体。草地被剪得平平整整,好像一块硕大无比的绿毯子。花坛也规规矩矩,没有一朵花高一点,也没有一朵花矮一点,好像站队一样高低相等疏密一致。草地上的道路笔直,交叉的地方全是严格的直角。当中有4个喷泉,喷出的水柱也是完全一样。真是刻板极了,用剪刀强制地剪去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在草地的尽头,是一座三层的楼房,淡黄色的墙,绿色的屋顶,正中的旗杆上高高飘扬着瑞典的国旗。翻译说:夏宫升起了国旗,说明今天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十六世陛下正住在夏宫里面。但是,周围见不到一个卫兵,只有三个工人低着头,开动剪草机忙忙碌碌地修剪草地,把那些倔强生长的青草再一次剪平。靠近夏宫大约50米远的地方拦着一道绳子,告诉游客请止步。在草地边上,有一个绿色的木箱,里面放着一大摞夏宫的彩页介绍,分别用英文、法文、瑞典文印刷,供游客自取。
    夏宫的北面,是荷兰式园林,这里的花坛是矩形,绿色的行道树也剪成矩形,一律等长等宽等高,好像用尺子比着剪的一样,整齐是真整齐,不许树木和花草自由生长,也就没有了一点生气。
    继续向北走,叫做“中国花园”。我们刚一听说很高兴,以为可以见到中国特色的园林,有人说也许是江南的水乡,有人说也许是宫廷的园林,正在争执,翻译说,到了,你们看像什么?大家一愣,什么?这就是中国花园?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花园两层小楼的建筑是红墙白柱黄窗户,再加上蓝屋顶,好像是童话里怪诞的小屋。在房檐上本来是垂脊兽的地方,用薄木板雕成似虫非虫的怪物。屋顶上应该是螭吻的地方,趴着一条木板做的大虫子,实在没有龙的样子。这是一位瑞典国王送给他自己的王后的礼物。他心目中的中国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其实,他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如安徒生童话《夜莺》里对中国皇帝的描写。
    夏宫建于1680年,当时的国王是年轻的查理十一世,正在从贵族手里收回采邑。中国当时是康熙十九年,正在忙于平定三藩之乱。 作者:江来

精彩评论5

goed  海贼王  2002-6-28 17: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夏季 体验瑞典人的生活 

夏季瑞典
6月上旬,我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时,我的朋友,旅居当地的胡女士说:“这是瑞典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瑞典人在这时候花钱最多。”
对此我并不感到奇怪:阳光在北欧是个稀罕物,这里的冬季漫长难熬,而且冬天的北欧人每天约有十六七小时在黑暗中度过,当然会特别热爱阳光灿烂的夏天。然而在瑞典逗留期间的耳闻目睹,还是让我惊奇不已:瑞典人在夏季竟是那样尽情地消费着、消耗着物质与生命,甚至到了浪费的程度。白天走在街上,大大小小的汽车一律亮着车灯,这是瑞典政府的规定。冬季漫长黑暗中的行车习惯,到了夏天也不改变,依然是24小时亮灯。
入夜后,不论哪间房子里,灯火通明处还会点燃不计其数的蜡烛。餐桌、墙头、沙发、楼道,到处有造型精美的烛台,幽幽的烛光在辉煌的灯光下闪烁,那份宁馨、神秘的感觉真好。那是中世纪时留下的习惯,漫漫冬夜中人们点燃很多蜡烛以代替温暖的阳光,形成了北欧人对烛光的依恋。
尽管自家庭院里鲜花烂漫,但瑞典主妇们每天去集市采购,必得买回成捆的鲜花,在几个房间里里外外插上,一片姹紫嫣红。
夏日里拼命地吃喝,也是斯德哥尔摩的一大风景。那天傍晚我们去毗邻皇家歌剧院的一家餐馆吃饭,事先订了座不算,进去后还得排队等候,因为一个晚上要翻几次台面。餐馆门前正是风光旖旎的梅拉伦湖,只见湖边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坐在那里饮酒聊天,湖滨小道几乎坐满了,据说周末更是喝个通宵。北欧人的饮酒消费占全部支出的1/5以上,啤酒、葡萄酒、烈性酒都喝。难怪只有150万人口的斯德哥尔摩,尽管拥有3000家餐厅和咖啡馆,一到晚上还是人满为患。那天我们吃的虽是被称为“风格简便”的“瑞典饭”,但也十分精致。首先是原料考究,正菜之前的开胃菜是一大盆用各种方法熏制、腌泡的海鱼,有三文鱼、鲱鱼、大马哈鱼等,每种风味的放一小块,还有各色调料;主菜是一道烤得葱香四溢的羊排,吃在嘴里鲜嫩无比;其次是色味多样,每一盆菜都像一件艺术品,绝不亚于中华菜肴。加上幽雅的环境,美妙的背景音乐,服务员迷人的微笑……每一家餐馆无不如此。
瑞典本来人口就少,一到夏天,竟有“万人空巷”的感觉。原来,瑞典人大多要出去度假,远的到法国南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地中海沿岸休闲度假,近的就在国内海滨晒太阳、洗海水浴、钓鱼等。
瑞典人的平均收入早在70年代就处于世界最高水平,加上全社会可靠的经济保障网,使人们毫无后顾之忧,于是一年中抓紧难得的夏季拼命消费,也就可以理解了。
夏季旅游提示:
六月至八月,瑞典夏天比人们所期待的还要好,经常有连续多日晴朗温暖的天气,一般气温在+25℃。以上,夏天日光充足,日长夜短,六月和七月的初夏都没有全黑的夜晚。
住宿:斯德哥尔摩有200多家饭店有旅社可供选择,小巧的、大型的、温馨的、奢华的、简朴的、高级的、应有尽有。要想感受都市的喧闹,可住在市中心,要想宁定心神,可住在城郊。群岛海域滨海的小旅社舒适安宁。如果想在波浪入眠,也可住在市中心的船上旅馆。
goed  海贼王  2002-6-28 17: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瑞典概况  
国名: 瑞典王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面积: 449,964平方公里
人口: 888.5万(2000年)
民族: 瑞典族北日尔曼90%
语言: 瑞典语90%
宗教: 基督新教85%
首都: 斯德哥尔摩
二城: 哥德堡
时区: GMT+01时区,使用夏令时。
国庆: 6月6日
国花: 白菊、睡莲
国鸟: 乌鸫  
国歌: 《你古老光荣的北国山乡》

历史:
  瑞典于1100年前后形成统一王国。1157年后设海东诸道(今芬兰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玛联盟,受丹女王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1654-1719年为全盛时期,领土包括今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丹、波战争失败后王国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结成瑞挪联合王国。1905年挪威独立。
  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未受战火影响。
  瑞典于1949年加入北约(NATO)。1953年创始加入北欧理事会(NC)。1960年创始加入欧贸联(EFTA)。1995年退出欧贸联,转投欧共体—欧盟(EU)。未加入欧元。
地理:KINA.cc,版权收有,转载必究!我网长期公告具体案例,以镇不法!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约有15%的面积在北极圈内。东、南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海岸线长7624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坡,最高点凯布讷山海拔2117米;南部及沿海为丘陵和平原。河湖众多,河流水量充沛,多自西北向东南急流直下,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达尔河、吕勒河等。境内湖泊总面积占国土的8%,维纳恩湖最大,达5550平方千米。大部地区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2月北部-13℃左右,南部-0.7℃;7月北部12.8℃,南部17.2℃。年降水量500~750毫米。
政治:
  ·国家元首: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1973年9月15日即位。
  ·宪法:现行宪法由政府法典(1809年制定,1974年修订)、王位继承法(1810年制定,1979年修订)和新闻自由法(1949年制定)三个基本法组成。此外还有议会组织法(1866年制定,1974年修订)。宪法规定瑞典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作为国家象征仅履行代表性或礼仪性职责,不能干预议会和政府工作。议会是立法机构,由普选产生。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国王的长子女是法定王位继承人。
  ·议会:一院制,共349名议员,通过全国大选直接产生,任期四年。议会组织法规定,政党在大选中需获得全国选票的4%或一个选区的12%才能进入议会。本届议会于…(即将更新)
  ·政府:(即将更新)
  ·司法机构:法院分三级:最高法院、6所中级(上诉)法院、96所初审法院及24所省级行政法院。皇家最高法院由22名终身法官组成,院长土格尔 ·格列格(Torkel Gregow),1998年就职。全国设国家检察院、24个省级检察院和86个区级检察院。国家检察长为克拉斯·贝尔根斯特朗德(Klas Bergenstrand),1994年就职。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现任总监察官为埃克隆德·克拉斯(Eklundh Claes)  
经济:
  经济发达,在木材、造纸、电力、冶金、机械、电信、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有一定特长。实行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险较完善。50、6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70年代末开始向高科技产业转型,80年代经济获得一定发展。90年代初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出现衰退,1994年经济开始回升,此后大力发展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经济一直保持2%-4%的增长速度。
  2000年,人均GDP:26,220美元,排世界第14位,属高等发达国家。
  经济增长率:4.3%   通货膨胀率:1.2%   失业率:6%(2000)
  经济增长率:4.1%   通货膨胀率:1.2%   失业率:5.6%(1999)
交通:
  ·铁路:12,821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7,918公里,准高速铁路1,152公里。
  ·公路:210,760公里,其中有路面公路162,7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28公里。
  ·水路:2,052公里。
  ·管道:原油0公里;石油0公里;天然气84公里。
  ·机场:255个,其中有路面机场147个,其中主跑道3,047米以上机场3个。
  ·首都斯德哥尔摩有地铁、轻轨铁路和一段只作旅游保留的有轨电车。二城哥德堡、中部城市北雪平有有轨电车。
新闻出版:KINA.cc,版权收有,转载必究!我网长期公告具体案例,以镇不法!
  1999年出版图书1.2万种,日报170种,总发行量410万份。主要报纸有:《瑞典日报》、《每日新闻》、《晚报》、《快报》、《哥德堡邮报》等。
  瑞典通讯社于1921年创立,为半官方新闻机构。1925年设立广播股份公司,后改组为瑞典广播电视公司。该公司1993年分为三个独立公司,即瑞典全国广播电台、瑞典电视台和教育台。瑞典全国广播公司还设有25家地方电台,瑞典电视台设有3个地方台。1984年始建卫星有线电视网,现有3家有线电视台。1990年起允许开设私营商业电视台,现有4家
goed  海贼王  2002-6-28 17: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斯德哥尔摩概况

瑞典首都、北欧第二大城市斯德哥尔摩,位于辽阔的波罗的海西岸,座落在梅拉伦湖入海处,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大小桥梁把它们联为一体,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
  斯德哥尔摩在英语里意为“木头岛”。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那时,当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的一个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便抵御海盗,因此这个岛便得名为“木头岛”。关于斯德哥尔摩这个名称,在当地还有传说是,即古时梅拉伦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引导来自锡格蒂纳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这座城市。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海浪冲来的遇难船只的碎片堆满海滩,当地居民便捞取这些木片搭起简陋的小屋。由于这些木片均不成块,只是一条条木头样的废料,因此,搭起的房子东倒西歪。1250年,这种碎木房屋在小岛上形成了一条街,外国船只开到这里进行商贸活动,看见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样,不禁感到好笑,随口喊出“斯德哥尔摩”。“斯德哥”是木头的意思,“尔摩”则是岛的意思,合起来为“木头岛”。由于斯德哥尔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在1436年被定为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最大城市。
  斯德哥尔摩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风貌,又有现代化城市的繁荣。在老城区,那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不凡的教堂和高耸入云的尖塔,而狭窄的大街小巷显示出中世纪的街道风采。在新城区,则是高楼林立,街道整齐,苍翠的树木与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衬。在地面、海上、空中竞相往来的汽车、轮船、飞机、鱼鹰、海鸥,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而远方那些星罗棋布的卫星城,更给人们带来一抹如烟如梦的感觉。
  斯德哥尔摩南区的斯塔丹岛,据说是当年旧城的遗址,座落在这里的富于古香古色情调的斯德哥尔摩老城,是游客竞相前往的地方。老城区大街小巷均采用石头铺筑,最宽处不过5到6米,最窄处不足1米,不但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无法通行,就是两个人对面走过也得侧身相让。街道两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铺,出售古朴别致而精美异常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瑞典王宫、皇家歌剧院、皇家话剧院、议会大厦以及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等都聚集在这里。
  瑞典王宫建于公元17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宫正面大门前,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分立两旁,门口站着数名头戴一尺多高的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的卫兵,显得威严逼人。每天中午时分,卫兵们要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游人可以购买一张门票,通过岗哨进入宫内,参观历代瑞典国王遗存的金银珠宝和各种精美的器皿,观赏宫内琳琅满目的壁画。
  斯德哥尔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内有50多座博物馆,如民族、自然、美术、古文物、兵器、科技博物馆等,分门别类,各有千秋。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馆,有150座从瑞典各地搬来的农家小舍,风格各异,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现出瑞典古代劳动人民所度过的那些简朴而富有意义的岁月。还有藏书达100万余册的皇家图书馆和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等。
  自1809年以来,瑞典一直没有卷入各种战争之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因瑞典宣布为中立国,居民照常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斯德哥尔摩因此被人们称为“和平的城市”。在市区一座古老教堂前的广场上,人们向和平鸽喂面包渣,鸽子在人前人后飞来飞去,有的甚至歇落在人们头上或肩上,犹如一幅安祥恬静的画卷。
  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故乡。从未上过大学的诺贝尔,刻苦自学,虚心求教,以发明黄色炸药和无烟火药闻名于世。他捐献全部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开始,每年评发奖金一次,届时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隆重仪式,瑞典国王亲自给获奖者颁发奖金。
goed  海贼王  2002-6-28 17: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从摇篮到坟墓——瑞典人的人生之旅
出生和洗礼
  瑞典四分之三的孩子都受过洗礼,之后就自动成为瑞典教会成员。这样洗礼就不单纯意味着一个取名仪式。孩提时代未受过洗礼的人日后若愿意可登记成为教会成员。决定权起初在父母,但从15岁起个人可自己作出选择。洗礼通常在星期天的早礼拜之后在教堂进行。中世纪在孩子的取名周年纪念日,牧师会送给孩子家人一支“取名蜡烛”并将其点燃,这一风俗最近又复兴了。若在家里庆祝,朋友亲戚常会送上命名礼物。孩子的出生地不同,庆祝方式也各不相同:直到二战前,人们认为在医院出生是相当“常见”的,而如今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在医院出生。
坚信礼
  过去是天经地义之事,而如今却已日渐式微:如今大约只有55%的11岁孩子受坚信礼。在真正的仪式上,参加者要身着教堂提供的斗篷式长袍。除了领取第一份圣餐之外,坚信礼还包括参加基督教教义的考试,而且通常还要演出一幕“教堂戏剧”。如果坚信礼在当地而非在坚信堂举行,通常坚信礼之后参加者还要在家里开一简单的招待会,提供咖啡和蛋糕,并接受朋友和亲戚送的礼物。有时,尤其在乡村,坚信礼还要进行周年庆祝。
订婚,结婚公告和婚礼
  在过去50年里已渐渐被视为可摒弃的繁文褥节。很长时间里,这些礼节都是中产阶层必须遵循的规矩。瑞典4百多万已注册的“同居者”中,五分之四是已婚人士,目前结婚率在逐渐上升。先养孩子再结婚已是屡见不鲜。订婚时,男女双方交换戒指,结婚仪式上,新郎给新娘戴上一枚婚戒,这样瑞典丈夫们左手婚指上通常只有一枚戒指,而妻子则戴着两枚;在有些国家这会引起误会,她们会被误以为是寡妇。
  有一度教堂会连续三个星期天预先发布即将举行的婚礼。这一项“结婚公告”如今已被政府机关进行的“合法婚姻障碍调查”所取代。但是公告发布的三个星期天仍有社会效力,因而它们并没有完全退出舞台。公告可能已缩短为发布两次,一次在一方父母家中,若有特别请求,公告亦可在教堂里只发布一次。日报上会刊登
  广告宣布举行仪式的时间和地点。若婚礼前并无婚宴,新人可亲自迎宾,或在婚礼后接受大家的真诚祝福。圣灵降临节和仲夏日是广受欢迎的举行婚礼的日子。
  单身男子和单身女子的聚会由来已久(后者早在16世纪已有提到),可是近年来这样的聚会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而且渐渐由朋友同事或同学之间举行。聚会通常从“绑架”开始,游戏者被蒙住双眼,这样聚会就增加了有趣之处。
  瑞典的民事婚姻仪式在1908年已广被接受,如今大约三分之一的婚姻由这种方式举行。仪式有法官和一些高级市府官员主持。婚礼上要求有两个证婚人,婚宴并没有固定模式,如果举行的是旧式婚姻,邀请了许多客人,那么通常两家人彼此分担费用。以前则由新郎的父亲承担所有费用。
取名日和生日庆祝
  在贵族和中产阶层中有很长历史。可是作为一个广泛流行的习俗,它的历史只有几代之远。取名日庆祝几十年前已不流行了,但现在一家大型的日历出版公司将常用姓名现代化,每天推出二到三个名字,这样取名庆祝活动展开了新的一页,现在大多流行庆祝50岁以上的“大”生日,并经常在报纸上登出广告。
  如今,越来越多人不在生日当天庆祝而在另一天——比如说,选在下一个周末。由于大多数父母现在都在外工作,孩子的生日聚会也常常延后。若是过“小”生日,通常寿星早晨醒来之后、家人会送上一个装饰着花、蛋糕和礼物的碟子。
葬礼
  近年来比从前已精简了许多。宣布死讯一般仅用一条广告通知相关人士葬礼事宜,并在报纸上登一讣告。红十字过去是宣布死讯所必备的标记,然而这些年来已频频被宗教的中立标志如花、鸟或扬帆的船只所取代。“私葬”,即仅由家人参加的葬礼已越来越普遍,关于葬礼的公告通常在仪式结束后才发布。奠仪和悼辞越来越少见,悼念者走过棺材时送上一锹土,如此而已。二战时大型葬礼后的餐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追思会”,仅在教区大厅,俱乐部大楼或家里摆上一些小茶点。新兴的做法是逝世后一年,在报纸上刊登一则“悼念”广告,这是瑞典移民们带来的一个习俗。另一做法则是在万圣节和圣诞节在亲戚的坟头点上灯火,这一习俗现日渐流行。
  和人生不同阶段息息相关的各种仪式,在过去表明了一个人的地位,曾十分讲究并盛行一时,如今在本世纪已日渐衰微。过去有些事为人所不齿,如不受洗礼、未婚同居或不公开下葬,后者更是本世纪初对自杀者和死刑犯的一种惩罚。而如今一切正相反,有时这样做恰恰成了地位的标志。
strawhat  ↗贵宾↗  2002-6-28 2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下面引用由goed2002/06/28 06:34pm 发表的内容:
北欧漫记:瑞典王宫 
I had been to there, really beautifu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