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醉梦中的荷兰
文章来源: 刘心武: 于 2002-3-7 18:53:00:
记得5年前的那个寒冷日子,曾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对面的一个旅馆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匆匆离开了。那次旅行虽然没留下太多的印象,但还
是感觉到,荷兰是个清雅浪漫的地方。这次来就不同了,时间从容了许多,自然就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风车之国
世界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东西,标志着这个地方的文化习俗,荷兰当然也不例外了。 提起荷兰王国,人们会联想起风车、木鞋、郁金香、雪茄烟等许多很有特色的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觉得,风车是最有代表性的。
很早以前就看许多描写欧洲书籍,在那插图里,总能看见许多风车。在那些年月里,风车好像童话一般,令我感到神奇,充满了诱惑。那时我不知道风
车是怎么建造的,也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只觉得那一个个浑圆高大的底座,支撑着几个斜斜的硕大的叶片,在那广袤的原野里慢慢旋转着,别有一番
情趣。那旋转的,像梦幻,像诗情,像一个个遐想。我憧憬那种宁静祥和舒适清雅的田园景致,向往那种绿色的风车情怀,心静的时候,几乎能够听见风车古隆隆的转动声。
当我真正踏上欧洲这片土地的时候,方才发现想象里的和现实里不一样,风车并非到处都有,虽然许多国家也建有一些风车,但无论数量和种类,没有
一个能比上荷兰的。这个现象很令我好奇,后来问过一些人,方才知道其中的缘由。
荷兰地势底平,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境内60%的地区海拔不过1米,38%的土地低于海平面,西部处于海平面以下,最低点为海拔-6.7米。海岸线总
长1075公里,有大片浅滩和沙洲。多少年来,荷兰人为了生产生活,也是为了抵御海水的袭击,围海造地,沿海筑起了长长的堤坝,全长有3000多公里。
荷兰是个多水多雨的国家,水面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年平均降水600--800毫米。这样,围建起来的低地里,不断会积攒了大量的水,如果不排到
海里去,那些低地就会被淹没。要把那些水排到海里去,谈何容易,特别是在过去文明尚不发达的时候,排水就是个足够人费尽脑筋的难题。好在荷兰
沿海地带是个风区,风力资源很丰富,聪明的荷兰人便充分利用风能,用风车来排水,以维护低地不遭受淹没。由于水车提水不高,而水的落差又很
大,所以就用几个风车排起来,一级一级地提,排到高出地面的河道里,然后流入大海。由于需要排出的水量很大,因此建造了大量的风车,分布在低地的各处。这样,也就构成了荷兰独特的风车景象。
其实,荷兰人并不是仅仅利用风车来排水,还做了许多事情,最多的用途是磨面。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你就会发现风车也有大小之分。几个排列在一
起,个头小一点的风车,是用来排水的,那些孤单且比较高大的,则是用来磨面的,一个风车就是一个磨房。荷兰人把磨房和风车结合起来,先建造一
个宽大的磨房,还有储藏室以及住房,然后在上部建造一个风车,用风力来磨面,由于需要的动力大,所以风车也大,远远看去,有些雄伟壮观的味道了。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荷兰已经使用现代化的排灌系统取代了原有的风车。风车,已经完成了它在排灌上的历史使命,相继被拆除了,所以
能看到的也就比较少了,目前留下来的,仅仅是一种美好的记忆,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象征。为了继续开发利用风能,荷兰人研究制造了许多现代化的风
力发电机,利用风能来发电。在那些风力发电场,洁白林立高耸的支架,如同海湾里一支支帆船的桅杆,那一片片洁白的叶片,好似朵朵盛开的兰花。
现在,荷兰的风力发电技术已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我国新疆达板城风力发电场,许多风力发电机就是从荷兰引进的。
不管如何,荷兰风车,你依然旋转着我久远的梦。
窗景世界
不论在阿姆斯特丹还是在鹿特丹、海牙,不论城市还是在乡村,在荷兰,只要你来到大街上,就会发现家家窗景如画,构筑出一道很有魅力的独特风景。
记得第一次来到荷兰,我就从车窗外闪过的景物之中,发现这里的房子与其他地方有着不同,差异不在房屋的结构,而在古朴幽静的街道两侧,都是宽
大的窗口,而每个窗口都摆着漂亮的花。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整个荷兰的特色,仅仅以为是那些个街道的刻意修饰,并多次按动快门,记下这生活中的独特景象。
如今我再一次注意到,在荷兰,窗户都做得很别致。不管是现代化的楼房,还是那些传统的木屋,不论房子大小,不管房子是什么颜色,所有窗子一
律都做成白色,而且窗口很大,玻璃窗也很大,给人很敞亮的感受。并不仅仅这样,窗口装着白色纱帘,有的是眉帘,有的则垂到半窗,淡雅精致。在
那宽敞的窗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花,有鲜花,也有干花,有的一盆,有的则摆上几盆,不管怎么样,看上去都是很典雅。
这样,荷兰的街道就变一道长长的画廊,是一个个温馨相聚的飘带,是片片精致的风情。走在这样的道路上,让那美景一个个在眼前闪过,无疑也是美丽的心情。
据一位居住在荷兰多年的导游讲,她刚来到荷兰的时候,也发现这窗口的精美,有时候就到人家的窗外观看。特别是那些大客厅,窗景布置得特别好,
特别吸引人。那些人家常年也不拉客厅的窗帘,晚上灯火通明,人在室内活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尽管住足观看,并没有引起人家的反感。她没想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民族,把自己的窗口当作一幅美丽的画卷,而且喜欢敞开窗口,不怕人驻足观赏。我想,这也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习惯吧。
在荷兰,我常常注意观看窗口,留意他们的装饰。我想,这个民族是多么懂得生活,多么会享受生活,同时,也憧憬着,若是自己有了好房子,也要把窗口改造成这番模样,摆上鲜花。我想,在那窗下读书,一定是香香的。
雨夜餐馆
在我的行李箱,有一只白色的信封,不用打开,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雪茄烟的香味。这是一只雪茄烟,确切讲是半只烟,而它留给我的,则是雨夜里的一段古朴风情。
来到北荷兰省省会城市哈勒姆,第二天傍晚时分,主人邀请我们到当地一家餐馆用餐。可能他们觉得很平常,但是对我们来说,就不是一样的感受了。
餐馆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所以也没有安排车辆,大家相互招呼着,步行而去。
来荷兰之前,就听说荷兰的雨很多,可能是世界上最爱下雨的地方。据说,一年里接近一半的日子要下雨,那雨并不是一直下着,而且说来就来,说去就去,潇洒得很。
出门之前,天刚刚下过了一场雨,在地上布满水迹,由于环境清洁,所以那地上的水也很清,可以映照出天上积存的厚云。我们沿着那些敞快明亮的
窗户,彩色缤纷的墙壁,穿行在古朴的大街上,宛如走在一幅欧洲风情的油画里。
横过马路,经过了一座桥,穿过一道小街,进入了一条有上百年历史的小巷。这种小巷,过去只是在电影里和书本里见到过,是很古的那一种,身临其
境还是第一次。踏着幽暗湿润的石板路,在那一盏盏玻璃灯下,穿过一个狭窄的半圆门,这个古铜色的餐馆。
推开门进来,不用细看,古香的气息迎面而来。待仔细打量过了,看清这是一个木制的阁楼,有三层,室内点着一些烛亮的灯光。楼下,昏暗的灯影里密密坐满了人,熙熙攘攘的。不知是雨天的原因,还是这里小有名气,接待我们的人也说人特别多。在那些客人身边走过的时候,明显感到那些人的身材高大。我听说过,荷兰民族是世界上个头最高的,男人平均在1.83米,女人平均为1.75米,而今天和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理性的认识了。
到一家具有典型荷兰风格的餐馆吃饭还是第一次。我从内心里感谢主人的安排,这到不是因为饭菜比中餐好,因为来到国外,想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所以,在我经过那些人身边的时候,注意观察那些人,注意着他们的举止神态。荷兰人是友好的,人们见我们一行人来临,有的抬起头递来友好的微笑,多数人依然埋头聊天。
我们在3层阁楼上就餐,也就是最上层。看样子是早早联系安排好了,已经为我们摆好了餐具。在这个木制阁楼上也很好,走路的时候,就会发出一阵阵
支支的响声,感觉好像很高,也感觉一下子回去30年,想起来小时候走在阁楼上的感觉。
西方人是怎么吃西餐的,过去知道些,但是体会不深,更不知道他们晚上忙碌些什么。这次和他们在一起,按照他们的风俗共同用餐,也是一种亲临的体会。
西餐实际上是一种很简单的烹饪,没有多少美食可供烹饪王国来的人研究。一般来说,就是三道菜,开始上一碗汤,类似于我们的清汤,第二道菜是正
菜,要么是鱼,要么是鸡或者肉类,量都不是很大,第三道便是水果冰淇淋。如果说还有的话,不过是加一点蔬菜,也就是点缀一下。这些饭菜并没有多少味道,也很简单,要是放到我们国内,兴许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而他们却不是这样,往往需要几个小时。
在我观察,荷兰人晚上出来吃西餐,兴趣所在并不是要如何吃好,如何填饱肚子,而是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沟通。从就餐的人来说,都忙碌一天了,晚上到这里来,是为了消遣,为了交谈。那西餐每道菜之间,也是间隔了很长时间,一般要隔四十分钟还要多。一顿晚餐吃下来,怎么也要3个小时以上。我好像明白一些,他们来对吃什么并不是在意,更多的时间是谈论一些问题,可能是生活体会,也可能是谈生意,这才是真正的西餐。所以,在某种意义
上,吃西餐就是交流,而决不是中国人那样,贫穷多年了,人们总想一个“吃”字。
对于我们来说,不愿坐在那里聊天,这也可能是传统的习惯吧。对中国人来说,家的观念很重,每当下班后,到了夜晚,就回家去了,和家人在一起,固守着家。在这里却不一样,但是,我们不能辜负人家的一番心意,只好在那里耐心等待,等待那道道菜的姗姗来迟。
就在这漫漫等待当中,窗外忽然雨声大了起来,窗口、屋顶被打得啪啪做响,四下一片流水声。在这大雨敲打屋顶和窗户的声响里,在这个幽静的异国阁楼上,我听到一种宣泄情怀的深切感受。
菜是一个个上,我们在无聊和寂静中等待着,品着酒,听着雨。这雨声似乎是很亲切,很诱人,又很遥远,在脑海里渗透成一种陌生而又神奇的世界。
原以为阁楼是上不许吸烟,但有人忍不住了。这时,把那个黑小伙招呼过来,问可不可以吸烟。他笑了笑,点头说,吸烟没问题。说着,他跑到台上,拿来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摆到我们的桌子上。这是一盒比较精致雪茄烟。他拿出烟来来,帮助削好,然后逐一递给我们。荷兰是世界著名的雪茄产地,这烟未必是最好的,也应该品尝一下。于是,我取来一只,刚点燃,空气里顿时弥漫起一股古老的香味。
没等把烟吸完,晚餐提前结束了。这时候,外面下起了大雨,我们打开仅有的几顶伞,簇拥着走进小巷的雨夜里。回来的路上,雨水把那段雪茄打灭了,而我却不愿丢掉,如今依然保留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