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乐网下载手机App | 客服热线:0031(0)104133904
文 | 一网荷兰
0.jpg

明天,就是四年一度的国会大选投票日,各个政党摩拳擦掌,誓作最后冲刺。


叫了十多二十年的“华人参政议政”的口号,本届大选,荷兰华人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虽然,本届大选也有华人团体举办过大选知识讲座,讲讲大选的ABC,华文媒体也尽其所能不遗余力地进行各种大选知识的宣传,但是,我感到,从表面上看,力度大不如前!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华人从什么时候关注荷兰的政治?应该是上世纪的90年代吧。那时候的华人社团没有那么多花样品种,比较单纯团结,一声号召,一呼百应。


我记不起具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但有些模糊记忆,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华人社团会议,有一些健在的、以及已仙逝的侨领参加。那时候我在荷兰电台NPS中文部工作,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之声”电台也刚刚成立,因为他们来过我们电台“取经”,我们见过面。我看“城市之声”那些小姑娘(当时我也不算老)拿着个MD录音机,要把每一段发言都录下来。我还笑着对她们说,你如何整理发稿,是否再听一遍?会议的地方,是个很高档的所在,绝不是普通的中餐馆。有一位英语讲得特好的青年做翻译(后来才知道并认识了的南部某高等学院的胡绍西教授),还有一些荷兰的政治家,当时,就讲的是华人参政议政的主题。因为做的是电台工作,没留下播音稿,录音内容已记不清。


参政议政需要金钱,到本世纪初,直到华人争取进入荷兰少数民族组别成功,华人参议机构IOC诞生,问题才得到一些解决。华人参议机构,全称是Inspraakorgaan Chinezen,简称IOC,2004年初成立,有荷兰政府的津贴。IOC的主要工作,是促进华人融入荷兰主流社会,因此,举办了几次华人参政议政问题的研讨会和活动,其中有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礼堂的一个大规模研讨会,很是正式。


IOC跟一般的华人社团不同,其领取荷兰政府资金,必须要接受荷兰政府监管。这在成立仪式当天,当时的外侨部长Verdonk已经很明确的表示了,只有符合荷兰政府需要、与荷兰政府目标要求一致的活动,才可以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在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的牵头下,2005年成立了一个华人参政议政基金会(CPIPF)的组织,一些侨领慷慨解囊,由年轻人运作,一时之间,活动搞得颇为红火。由于是关系到荷兰政治和选举的,所以IOC和CPIPF以及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等可以合作,解决资金和活动组织等的问题。除了平时的宣传和研讨之外,从2006年开始,荷兰各级选举都搞得颇为有声有色,尽管收效不大,但是,引起了荷兰媒体的关注。


特别是2006年市议会选举和国会大选的两次辩论会,给我的印象最深。
3月份的市议会选举,在海上皇宫邀请主要政党代表参加,出现了插曲,成为全国新闻。当时华人参议机构IOC主席张挺宏,提出在阿姆斯特丹市议会的选举,投票支持自民党的华裔候选人吴远强,马上遭到当时阿姆斯特丹的的工党副市长,也就是现在的鹿特丹市长Aboutaleb的反驳,指责IOC作为一个政府承认的中立机构,不应有政治偏向(注意啊,专业媒体也不能有),提出支持谁支持谁。他说,如果说支持华裔,工党候选人中也有一名华裔,为什么就不支持工党呢?基民盟的何天送,后来发言表态支持张挺宏,支持吴远强,也成为大新闻,次日,在荷兰媒体上出现了“基民盟党员支持自民党”的标题。在场的一位工党一院华裔议员陈英茹,含蓄地没有明确表态,但是,她以自己的经历,说明作为华裔参政的曲折艰难。


当年11月,国会提前大选,华人的参政议政活动时间如火如荼,我已经在星岛日报工作,采访了作为自由党候选人的郑淑卿,参加了在海牙某酒楼有华裔和各政党代表的“火锅论政”,发出系列报道,目睹了杨华根、张挺宏等侨领和华人青年对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视。


虽然华人参政的努力至今没有很大成功,但是,最高峰的时候,共有4位华人进入市议会,而在国会中,毕竟还是有华裔的议员。
2009年4月,荷兰还举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欧洲华人政治研讨会”,在海牙的世界会议中心中举行。这个研讨会,由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荷兰华人参议机构、荷兰华人参政基金会举办,有来自荷兰、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侨领和新生代华裔代表共约150人参加了研讨会。中国驻荷兰大使张军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欧洲及荷兰议会、海牙市政府代表也应邀出席开幕式并演讲。当时,国内主要媒体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还有欧洲的凤凰电视和无线电视,都前来采访了这个会议。


好了,来到2010年,荷兰又迎来大选,这年,出现一匹黑马,一个没有名字的年轻人政党诞生并参选,就叫做“第17号党”,并出现一位华裔少女黄咏芝,还是这个新党的第二号候选人。关于这个党的来由暂且不表,可惜该党也没有取得国会议席,昙花一现,但是,这足以证明,华人当中还是有人愿意参政议政的。


无论2006年的郑淑卿和2010年的黄咏芝,华人参政议政基金会都支持了她们印制海报等的费用。
荷兰媒体,也一直关注着华人参政议政的话题,在参政议政基金会活动期间,在大选前夕,都有专题节目采访华人。


2012年第一任吕特内阁垮台,提前大选,大选前夕,荷兰NOS就组织了四个多小时的华人座谈,邀请荷兰华人中的各阶层人士,包括学者专家、社团负责人、作家艺术家等参加。


2013年,华人社团也再次组织华人参政议政的座谈会。不过,这次座谈会有个小小的插曲,有侨领不经意地说了句“干脆组织华人党”的话,却被某些记者放大了,结果,中国媒体很多用这句话做标题,其实,事后根本就没有实际的行动,恐怕连写作该文的“记者”也不明白在荷兰组党参选所需要符合的条件。


“优先选票”和“策略选民”


这有点像中国足球,喊了许多年,结果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但是,这也跟足球不同,足球有硬指标,而参政某种程度是软指标。只要华人的参政意识增强,关心主流社会的国家大事,就是一种进步,进入政治组织和机构,也是迟早的事。


我们必须整理思路,健全机构。像欧洲的一些邻国,都做得比我们完善。不要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就是苏里南,华人参政的**也比荷兰的强!

荷兰华人参政议政工作,这几年好像消停了。本次大选,不见有什么大动作,荷兰媒体也不大关心华人了。华人参议机构不存在了,华人参政议政基金会换了会长,也只是在其网站上发放荷兰语的几篇文字,而其中略述各个政党政纲的唯一的中文版本,只是“谷歌翻译”的货色。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处于换届当中,似乎没有时间顾及。只有几个小会,组织了讲座,声势不大,但难能可贵。


这次没有华裔候选人,那就向华裔选民多讲些荷兰政治,多介绍些选举知识吧,除了各个政党的政纲等之外,比如说,什么叫“优先选票”,什么是“策略选民”。再有就是,某些荷兰华文媒体,不要闹出标题的笑话。


最后,我想节录我四年前为一份报纸写的文章,作些时间词语上的改动,作为结尾。

荷兰华人多年来一直致力推动华人参政议政,并做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工作,但收效却不能说是很好。无论第一议院和第二议院,都有过华裔血统的议员,如陈英茹、Mei Li Vos,那是她们通过在主流社会的努力而获得的地位。甚至,出现过华裔的部长,尽管任职时间很短。


相信在荷兰的华裔选民已经收到地方政府发出的选票,就是荷语称为stempas的证件。明天,选民可以携带该选票连同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如护照、身份证或者驾驶执照等,到投票站投下自己的一票。


这一票“神圣”吗?一些人宣讲时或者写手撰文的时候,都说这是“神圣的一票”,这好像是具有华人特色的说法,殊不知在民主理念较华人世界更为深入人心的西方主流社会,却另有“用脚投票”一说,还有“不投票就是另类的投票”的说法。所以不要一下子用某个词抬高某个定义的这种举动,这只会吓跑了小百姓,也可以算是一种夸大其词、虚张声势。


如果目的是为了推动投票,倒不如建议帮助选民多点民主政治的意识,来些具体的介绍和宣讲,做些切实的工作,让选民了解具体的荷兰政治;最终选择投票,这可以说既是对民主政治的贡献,也彰显了自己的参与意识。


这一票“微不足道”吗?一些人认为如是。但是当这种“微不足道”的意识在某个群体泛滥的时候,不足道就很足道了。即使从选举的技术层面来看,荷兰选举制度中国会议席的分配,排名较低的候选人能否以“优先选票”当选、余额席位的分配等等,都有数字的门槛,一票不足,门槛就过不去。所以,当你决定必须行使自己作为选民的权利之时,要知道这一票在某种情况下很重要、很足道,不要随便放弃或是掉以轻心。


笔者是投票派,因为觉得这次大选十分重要。可以透露的是,在这次大选中,笔者做了一次“策略选民”(据报道本届大选有200万这样的选民),以我个人政治见解,并不是投心仪的政党一票,投下的并不是喜爱的政党的票。




新闻来源:文章原创刊载于“荷兰一网”(微信:hollandone)。本文经作者许可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获得许可!

精彩评论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于此网站上的Cookie

我们使用 Cookie 来个性化和改善您在我们网站上的使用体验,了解您如何使用本网站和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广告或咨询。 如果您继续使用我们的网站,即代表您同意我们使用 Cookie政策。 请访问我们Cookie条款隐私条款,了解最新内容。

接受